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企业吸引人才的诱饵



该话题提及的主要公司:第42名思科;第49名爱立信;第61名SAP;第10名Google;第16名三星;第34名华硕;第27名强生;第2名IBM;第3名中国移动;第31名百事可乐等。

“选择”一直是毕业生和企业同时面临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除了经常被毕业生挂在嘴上的就业难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同等重量的问题就是企业选人难。时下,各大企业伴随着应聘高潮的到来也进入了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人才?

大企业靠平台

aihuau.com

尽管各界人士对学生“要选择最合适,而不是最出名”的忠告也不是现在才提出来。但是,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不能否认那些跨国公司在文化、品质和形象上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这也是社会舆论的导向。大家比较喜欢‘炫’的公司。”Hiall团队的首席运营官曾舒煜说,“别说小一些的公司,就是国内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司在校园招聘的时候,风头也依然盖不过那些跨国公司。”

毕竟,这些大跨国公司,经过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有成熟的选、育、用、留人的体系。加之有跨国的背景,能提供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海外深造的机会。同时,这些大跨国公司多数是行业内的领先者,无论在技术、产品还是营销上都首屈一指。这些自然都是打败其他企业、吸引优才的好诱饵。

小企业靠感情

这时候,那些众多小企业、创业型公司怎么办?“主人翁的感觉,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且让员工在工作中感觉到创造性和舒适。”华兴资本高级合伙人谢屹景说,“很多公司都在谈团队精神,我们认为团队精神是体现在工作中的点滴。在投行,加班是家常便饭,在华兴资本,却很少看到一个人孤零零在办公室工作。当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他团队中的所有同事都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包括合伙人、CEO。你可以看到,下班走得最晚的往往是我们的合伙人,而且,合伙人和CEO都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员工工作有任何困惑、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联络到我们。这就是我们团队精神的体现。”或者这就是创业团队的好处,上下级可以基本无缝对接,感觉像是一家人。

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诱饵

保持新鲜感

年轻人总是对新鲜的更感兴趣。在强生,与培训相辅相成的是公司利用工作轮换的方式使新员工进入“角色”,从而了解公司的整个运作过程;他们会从市场部到销售部,从上海到外地,从单一职责到多项职责。在这样的锻炼中,新员工会感到本身的进步,体会到公司在真正利用人才。很显然,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有成就感,环境又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更多的信息反馈

对年轻人来说,沟通很重要。但大家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还是希望能得到反馈。正在筹备这期稿子的时候,听到了其他部门同事与思科联系并得到反馈的事情,“那么多公司中,他们是对短信或者邮件反馈最快的。”只是同事无意间说起来。但是却又很好地佐证了我们对于反馈的描述。思科是一个主张“人性化”的公司,近期公司Logo的变化,把人性化的主张推到一个新高度。

再多点弹性

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工作,很多人并不介意加班加点。当然,这方面很多IT公司做得很不错。在SAP,所有的工程师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上班。在Google,则有著名的“20%”魔法时刻。Google充满创意的产品大都来自其工程师20%的私人时间,用来进行“头脑体操”,当然,也会为Google和Google的爱好者们不断制造惊喜。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企业吸引人才的诱饵
2006年,我们很惊异地看到3000人争抢一个岗位的公务员录取之战。这个比例已经远远小于高考的录取率了。究竟是现在竞争得太厉害,让人没有安全感,还是我们本身就缺乏安全感?虽然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是待遇不错,工作相对稳定,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这也使得这些年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不断飙升。

如果,在工作稳定上寻找不到真正的安全感,那就多挣些吧。其实,企业还有一个很实际也很重要的吸引人才的砝码,那就是有竞争力的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在智联招聘的一份名为2006大学生就业年终盘点的报告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和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薪酬”。收入虽然不是工作的全部意义和首要意义,但却是生存的基本保证。

“咖啡角”环境

创新的点子往往以灵感的形式产生于不经意间,发生在交流频繁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头脑风暴能够产生好点子的原因。那些非正式的、轻松的交流环境更容易产生思想火化。

在SAP中国研究院,四个大楼的交合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咖啡区,员工随时把咖啡时间切换为灵感时间。而且办公室的隔板设计也极尽巧思:4个相对封闭的办公桌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小组入口处的办公桌玻璃隔板较高,而组内成员之间的隔板是前一种的1/2,小组之间的封闭区域为共享空间的一半——细微的差异直接对应着组织里多层次的交流需要。

三星总部的研发中心24小时开放,当有灵感出现时,可以随时回来工作,当毫无头绪时,也可以自由离去。华硕在台湾的研发大楼设有24小时提供服务的恒温游泳池,研发人员随时可以跃入泳池,放松或思考……

多些宽容,少些指责

现在的毕业生多是Y一代,“顺”是对他们从小到大状态的最好形容词。怎么对待他们的错误是最好的办法?在《职场》杂志曾举办过的“Y一代的挑战”的座谈会上,华信惠悦的北京副总经理伍刚说过:“我认为还是批评为辅,鼓励为主。但不要一点儿都不批评,也不要太过刻薄。”

爱立信就是一个让员工“不怕犯错”的地方。公司充满开诚布公、坦率的工作氛围。有问题就问,有意见就提,无须任何顾虑,有的只是一个畅所欲言的氛围,可以很大限度地容纳新想法。在这里,你可以对做错的事情反思检讨,也可以把新得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这种坦诚来自爱立信健全的沟通机制,爱立信通过多种渠道让员工把意见和建议说出来:“10minuteswithMats”、“Talktomanagement”、“Dialogue”等都是爱立信畅所欲言的制度。

赋予他们更多责任

对于年轻人而言,有机会从事项目执行工作或者开发自己的项目非常重要。能在同一维度做更多的工作,对吸引年轻人起着有很大的作用。百事公司允许有前途的员工在半年内担任小组负责人。而一些创业型的公司则更是这个方面的代表,它们会用责任心、成就感来吸引年轻的优才。

再亲近些

人总是离自己觉得亲近的东西格外近,所以在年轻人中间有足够的亲近感也是更多企业开始使用的办法。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在校园的推广活动,可口可乐在大家生活中的普及性——因为亲近而选择,对于企业的选择不少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上升空间至关重要

这是被几乎所有求职者关注的,一个明朗的上升空间对一个人的激励作用来自心底最深处。在IBM,叫“Fasttrack”,即很快地升上去。如果IBM认可你,会给你很多参加培训的机会。而“上升”的梯子就是培训,IBM在中国的薪金可能不是外企中最高的,但是IBM的培训却是最有吸引力的。

“最适合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最佳场所”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机构:数字100

问卷样本来源:《职场》拟定问卷,新浪教育频道、北森测评机构为推出平台

如今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每每此时,提到“招聘会”,人们想到的都是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和毕业生谈起找工作的话题,每每听到的也都是“今年就业形势太差了”的论调。而从企业那里也经常听说招来的应届毕业生能力太差等等。一面是大批求贤若渴的企业,一面是大量无从去处的学生,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到底怎么看待走出学校大门后的第一份工作,他们寻找的是什么样的企业?

“最适合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最佳场所”网上调查活动用以了解应届毕业生对首份工作的态度和看法。此次分析结果以有效问卷2155份为基点,其中男性比例为69.4%,女性30.6%;专科生24.7%,本科生63.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1.5%;26.8%为应届毕业生,14.3%为在读学生,已工作者58.9%。

一、“求稳”和“求新”两种求职观念同时存在

此次调查中,毕业生最想进入的行业是金融业和政府机关,其中金融业主要指的是银行。银行在我国特有的地位给人以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印象,这和政府机关类似,可以看出“稳定”的行业对目前毕业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毕业生最想进入的企业中排在前列的有中国移动、微软、IBM、国家人事部和联想,其中最重要的是近几年兴起的通讯业、IT业,这些行业快速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无疑对毕业生也充满了诱惑。

这些反映出毕业生对“稳定”行业和“新兴”行业的不同态度:“新兴”行业极具发展前途,如IT业;而以公务员为代表,选择国家机关更多追求的是稳定。可见在毕业生中,“求稳”和“求新”两种观念同时存在。二、第一份工作是基石,学习知识更重要此次调查中,69%的毕业生都表示非常在意第一份工作,而从其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心态、最看重的方面和希望的状态三个角度都反映出毕业生更渴望从第一份工作中获取知识,而得到知识是福利待遇的重要部分。

来自北森测评的另一项有关毕业生就业的调查问卷回收了12860份有效问卷,其中发现“职业定位不明确,对前途感到很茫然”是目前毕业生最大的职业困惑,因此培训对他们意义重大。在第一份工作中,他们最希望得到“针对个人特长发挥”的培训,以解决他们“对前途茫然”的困惑。

三、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从“上手快”转向“综合素质高”

以前很多企业常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绝应届毕业生,而应届毕业生却说“企业根本不给我们工作的机会,又怎么会有工作经验”,这形成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的门槛。但此次调查结果发现,这一矛盾的规则似乎在弱化,企业用人的标准也在转变。

对企业来说,对“是否有经验”和“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远远低于“是否有工作激情”,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毕业生抛开自己的专业、凭着一腔热情进入一个未知领域且取得成就的原因,而这也是企业越来越看重的。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的用人标准从“有经验”、“上手快”的要求转向态度、热情,综合素质更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专业知识不再那么重要;同时毕业生的个性在就业中也得到体现,“发挥所长”和“兴趣所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第一份工作,在“糊口”的基本要求下,他们更看重自己未来的成长。毕业生是社会的栋梁,希望他们能够应时而变,在学校中就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愿他们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能如愿以偿,找到他们想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4386.html

更多阅读

中小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中小民企要留住两种人

中小民企要规范、要发展,必须想办法留住两种人:第一种是一线的生产主管,第二种是技术骨干。为什么要留住一线生产主管?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苦练内功,方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一线主管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基层员工的积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和谐性

     导语:  烟草企业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当前为了实现“卷烟上水平”,加速烟草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安全工作必须得以加强。烟草企业要构建安全文化的和谐性,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就要把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文化的高度,引入“无形

中小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中小企业企业留住人才的三招五式

    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安德鲁·卡内基  企业成功靠的是人才。一个人在进企业之前只是一块“材”,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塑造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小公司如何吸引人才?

创业期的小公司因为资金有限很难采用高工资来吸引人才。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公司是不稳定和没有保障的代名词。但是这些“硬件”方面的弱势真的意味着小公司不能拥有合适的人才吗?也许,提升自身“软实力”是突破人才瓶颈的法宝。程瑞看

声明:《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企业吸引人才的诱饵》为网友昨夜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