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商场现代化》
三、 民族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1. 政府的公平对待和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
政府的公平对待主要是指给予外资零售企业和民族零售企业同等待遇。所以应当取消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所出现的给予外资零售企业“超国民待遇”的现象。不该免的税不要免,如城市建设维护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说等;不该优惠的税收不能优惠,如企业所得税。不能再让外资企业享受超低税收优惠,应当把其放在与民族企业相同的起跑线上。另外,为了加强对零售企业的监管,有必要制定各类法律法规以促进民族零售业的发展。如法国、德国对开店选址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我们国家却出现了外国大卖场愿意开哪儿就开哪儿的现象,这容易出现外资零售业在短期内的过度膨胀,不利于民族零售企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学习日本能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条件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外国企业在日本不至于主导本国的零售业。所以我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中小零售企业保护法》、《大型零售企业进入法》、《大卖场选址法》等来规范外资零售企业的行为。
2. 追求规模优势,发展多种业态,合理安排网点布局
当今零售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规模和速度之争,没有规模就没有主动权,获利很困难,没有速度就无法抢占有利的店址,无法实现应有的市场占有率。我国的民族零售企业在这一方面正加紧努力,如2003年4月上海物资(集团)公司、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合并创建一家销售额超过700亿元的大型零售集团——百联集团,以迎接日益逼近的外资零售大鳄的挑战。
在发展业态上,我国零售业应从超级市场、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家居广场发展。在发展业态的时候,完善业态的功能是当务之急,要调整店铺网点结构,因地制宜调整店内商品结构。如家乐福青岛店因有15%的顾客是韩国人,所以干脆就用韩文做招牌。家乐福上海虹桥店,因周围高收入群体及侨民比较多,所以其店内的外国商品较多,如各类葡萄酒、奶酪和橄榄油等。[9]如家乐福武汉武胜路店,因周围是全国知名的汉正街商贸批发市场,所以以中低档商品居多,以吸引到汉正街购物的顾客。
3.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无论是信息网络建设,还是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都是为了通过科学化管理,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信息网络的建设主要是及时了解门店和仓库的商品销存情况,并把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配送中心。信息网络建设不仅节省了信息搜集的成本,还是建立高效物流配送体系的关键。现代化物流中心要着眼于高标准、现代化,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具有分拣、加工、组配、包装、储运等功能。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必须发挥好如下技术:一是仓储运输技术,包括商品检验、分析、保养、防护技术以及流通加工的相关技术和仓库物流的装卸、计量、储存、发货和进货的调度、检测、控制等相关技术。二是发展流通加工技术,如肉类分割与小包装加工,蔬菜水果小包装加工;日用工业品的分检、配货、包装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等等。三是发展标准化、计量与质量管理技术,并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
4. 发展企业自有品牌,增加认同感
商品是吸引顾客的原动力,因此销售特色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是赢得顾客的主要方法。自有品牌由于具有独特的利润优势、价格优势、差异化优势、自主权优势等引起了零售企业的关注,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新的竞争利器。自有品派是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零售企业为了突出自己的形象,维持竞争地位,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而采用的一种竞争策略,其核心价值是企业名称或企业自己确定的名称作为品牌的商品在本企业销售,而不是使用制造商品牌在店内销售。国外不少大型零售企业都经历了从一般品牌为主逐步发展为自有品牌为主的过程,有的大型零售商的自有品牌达到了20%至25%。[10]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等优势,可以形成系列产品,尤其适合特定顾客的需要。当然要发展自有品牌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2)较强的商业信息搜寻能力;(3)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网络优势;(4)较好的商誉形象和资金实力;(5)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管理能力。
5.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无可辩驳的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由于零售企业越来越集中,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企业对技术和管理的依赖越来越强,为此,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发展之道。在对企业的成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使之吸收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以后,应当对企业成员分层次分岗位进行培训,对高级管理员工不惜重金,进行专门培训;对一般员工培养其忠诚感、产品知识、零售知识。同时做到人员的提拔和淘汰机制的合理性。在企业内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用各种方法吸引和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晋鸿 刘炜 王晓莉.打造“国商”航母 迎接入世挑战. 新华网.http://www.sd.xinhua.org/zt-3/sd-sy/shangye-1.htm. 2002-3-30.
[2] [5] [7] [8] 张金萍. 解析我国零售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94-97.
[3] 曹立生. 多位专家访谈:零售业全面开放将带来什么(下). 联商网http://www.linkshop.com.cn/cgi-bin/dw/news.d2w/newsinfo?nsnbr=20002. 2004-11-05.
[4] 齐欣. 2001-2002年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搜狐网. http://business.sohu.com/87/35/article204273587.shtml. 2002-11-12.
[6] 张 吉 隆. 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商 业 经 济. 2004,(6) :7-8.
[9] 殷博益. 论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2004 ,(3) :25-28.
[10] 张书瑞. 商业自有品牌——大型零售业新的竞争利器.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7) :18-20.
周浩杰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