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际棉商开始挺进中国腹地,与中国棉商争夺中国棉花资源,中国棉花本土国际化竞争已经拉开序幕。这回狼真的来了,中国棉企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笔者将从一个假设开始,分析国际棉商与中国棉商竞争优势与劣势,并简述中国棉企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个可能成为现实的假设
这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假设,在你看完下面的假设内容之后,就会明白这个假设不是没有道理的。
下面是笔者提出的几个假设条件:
1、假设在8-9月,中国棉花主产区天气进一步恶化,不仅仅淮河流域棉花减产,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也遭受重创,中国棉花大幅减产。
2、假设新年度中国籽棉开秤价格为2.8-3.0元/斤,随后很快被国际棉商拉升到3.5元/斤,甚至更高(国际棉商已在近年进入国内收购市场)。
这个时候,作为一名中国轧花厂或者贸易商的负责人,你是否愿意入市收购籽棉或皮棉?
如果你不收购,中国棉花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国际棉商就会大肆买进,直接控制中国棉花资源。
如果你收购,棉花资源争夺十分惨烈,高价收购者势必面临巨大经营风险,一旦棉花价格大幅回落,你是否能够承受?
而作为资金成本高且紧张、成品库存积压严重的纺织企业,是否会采购16000元/吨甚至更高的棉花补充库存?如果棉价开始暴跌,纺织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当然,以上情况还是假设,但这并不代表它会发生。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目前的国内棉花市场机制下,以上情形在未来三年内发生的概率并不低。
现状:中国棉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国际棉商巨头优势十分明显,表现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全球经营经验丰富以及完善的避险工具等。同时,经过几年来与中国市场接触以及大量高薪聘请优秀中国棉花经营人才,国际棉商已逐步适应国内人文环境。
而中国棉商又具备什么竞争优势呢?
中国棉商在与国际棉商竞争时,最大的软肋就是资金实力。目前,中国棉花企业采购资金的60%以上是由农发行提供的棉花购销贷款。而且在每年的6月份前后,农发行要求棉花企业归还贷款。在籽棉收购价格高涨时,农发行往往会收紧贷款规模。另外,中国棉花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在避险工具运用上显然不足。唯一的优势就是对本土市场的了解和与纺织厂形成的长期信任合作关系。
国际棉商的中国经营策略
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大豆产业的教训,来判断国际棉商可能采取的操作手法。国际棉商可以凭借它雄厚的资金实力与中国内地的轧花厂合作,一方出资、一方加工,大量收购国内棉花。同时,在郑州棉花期货上建立大量头寸来规避可能出现的亏损风险。在国际棉商控制一定资源后,将大量进口棉和国产棉一同抛售到中国市场,导致中国棉价大幅回落,大量的中国棉企则会在棉价大跌中遭受重创。经过三到五年的这样“过山车”式行情,中国棉花企业可能出现大面积倒闭或破产,国际棉商和幸存的少数实力雄厚的中国棉商将共同掌控中国大部分棉花市场份额。
国际棉商操作的例子,在2006年8月份21世纪经济报告《中国棉花行业的“外资忧虑”》一文有所提及。某国际棉商试水中国的第一年,也和大部分国内棉企一样,经历了“高买低卖”的尴尬。棉花收购平均价格是14500元/吨,平均卖出价格是13800元/吨。但是依靠熟练准确的套期保值操作,不仅摆脱了亏损的局面,而且还有盈利。
在2006/2007年度,某国际棉商以12700元/吨左右的价格大量收购三级棉,同时在郑州期货盘面上大量抛空。虽然该年度现货价格一路稳步上涨,而期货由于抛压太重,从2月开始不断回落,两者基差逐步缩小。他们不仅在现货上取得了盈利,还在期货上大获全胜,总体利润可观。
中国棉花企业的应对策略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中,中国棉企在面对国际棉商的竞争时,确实处于劣势,那是否就拱手相让中国的棉花市场呢?答案是否定的。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笔者认为,针对国际棉商可能采取的操作策略。中国棉花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运作模式
国际棉商很注重利用棉花期货市场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并形成了严格的现货结合期货的运作模式。中国棉花企业也必须要构建这样的规避风险的运作模式,壮大企业的棉花经营规模。自从2004年6月1日诞生以来,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已经逐步显示出其价格发现的功能,每年交割注册10万吨以上的优质棉花,为众多棉花加工企业提供了套保套利规避风险的场所,并日益成熟。
2、扩宽棉花收购贷款的渠道,丰富棉花资金来源
棉花收购资金一直是中国棉企的软肋。仅靠农发行棉花贷款,企业的经营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每年6月前后农发行催还贷款将迫使棉花企业抛售库存来归还农发行的棉花贷款,而且极有可能在年度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棉花企业经营的风险就会扩大。所以要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棉花贷款,也替代部分农发行的贷款,丰富棉花收购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3、加快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分工协作和资源整合
中国棉花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协作和资源整合能够提高运营的效率和风险的抵抗力。从籽棉收购、加工到皮棉销售,根据企业资金实力、人脉资源、质量控制等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创新经营模式,整体提高竞争优势。
4、加大对优秀的棉花经营人才的培养
棉花经营人才是市场竞争核心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没有优秀的棉花经营人才,棉花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据笔者的了解,中国棉花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经营人才流失严重。所以棉花企业要提高优秀棉花经营人才的新酬福利待遇,并及时大量培养和储备棉花经营人才,保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5、学会借助外部的棉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
棉花行情走势研究是棉花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不但要自己培养棉花行情研究人员,还要学会利用外部的棉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为企业发展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购买棉花行情咨询服务,并经常开展行情研究,及时调整棉花经营的思路和策略。
当然,以上仅仅是笔者一点建议。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国家并不是没有责任为中国棉花行业提供必要的保护和调控措施。其中,促进国内棉花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农发行棉花贷款政策以及棉花进口配额及其关税,还有国储棉的收储与抛售调控都必要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完善,以适应棉花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避免棉花行业再现大豆产业悲剧。(董淑志/海富期货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