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可以定义应为:由单个企业首先开展或几个大型企业联合开展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通过扩散成为整个产业的共同创新的过程,或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开创新产业的过程。
产业创新是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的创新所引发的整个产业创新,或者根据需求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如果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起码包括:1原料、材料和燃料技术创新;2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3产品构架创新和零部件技术创新;4产业技术创新中标准锁定和主导设计;5产业共性技术创新;6产业主导型工艺创新;等等。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是第一位系统提出产业创新理论的人,他于1974年出版第一部产业创新方面的专著《TheEconomicsofIndustrialInnovation》。弗里曼认为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含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Freeman,1997)。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许多产业的创新做了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产业,产业创新的内容是不一致的。如化学产业主要是流程创新;仪器仪表产业主要是产品创新;电力产业主要是市场创新。弗里曼同时也是第一位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人,1987年,弗里曼出版在《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表述。《TheEconomicsofIndustrialInnovation》书中,也渗透了“创新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系统因素是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 波特的创新理论中提出“技术的商业化”,即以获取商业价值为直接目的创造性技术成果的。英国罗艾·劳斯韦尔(RoyRothwell)认为“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综合创新模型的出现,标志着产业创新开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与马克·道格森(MarkDodgson)教授合编的《产业创新手册》(1994)对产业创新的本质、源和产出、创新的部门和行业特征研究、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产业创新论著。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主要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而对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产业创新的内涵、特征、动力有少量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也尝试构建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式,但对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和机理的研究还很少,产业创新的理论体系还远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系统建设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究,因此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将是创新研究领域兴起的新兴前沿领域。 一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是关键,那么,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就至关重要。我国诸多产业技术一直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造成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因此,为了加快自主创新,实现依赖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全面剖析产业技术进步机理、研究产业创新规律、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探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路径方法和策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系统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由若干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要有特定的关系,即结构;③结构使系统成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④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 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是指产业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或关系模式。在产业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中心位置,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但这些互动关系受产业创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供应链和战略联盟。表现为产业聚集和“产、学、研”的结合。从联系的内容来看,主要是资金、技术、信息及文化方面的联系。 (2)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联系。产业创新系统中除了创新主体外还包括运行各主体有效运行的诸多因素,即环境。受波特的钻石模型(Diamondmodel)的启发,本文认为影响和制约汽车产业创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以及政府因素和国际环境,如表所示:
表1 产业创新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