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媒体说海南要打造继台湾后的第二个“硅岛”,以为海南又发现什么重大含硅矿物或者大面积人工养殖乌“龟”后称打造“硅岛”,原来是要发展信息产业,打造成“硅谷”或者台湾那样,实属振奋人心之事。 本来整个“硅岛”出来应该让我们高兴才对,但静下来想想,喊要打造“硅岛”未免口气太大了吧。为什么口气这么大?梳理了相关资料我发现这样的一个结论:之所以敢豪壮地喊出打造“硅岛”是因为“海南环境好”。 理论上,无论是资源禀赋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无法解释“海南环境是打造‘硅岛’的最好条件”,“海南环境好”与信息产业乃风马牛不及之事,况且“海南环境好”作为打造“硅岛”的主要条件不是最优选择,至多只是个次差策略,还不如来个打造“旅游岛”、“农业岛”或者别的来得现实些。 或者有人不满说,你这小子总与别人唱反调,鼠目寸光,人家硅谷、台湾、大连不也是从基础打起的吗?虽然海南薄弱环节还很多,但政府慢慢投入,将来也会像台湾一样发展成为第二个“硅岛”嘛。

倘若真的那样,打电话免费不是更好?我作为海南的一员为啥与“硅岛”过意不去?我没有病,是的,凡是总得有个过程,其实“给‘硅岛’泼泼冷水”并不是反对海南打造“硅岛”,而是觉得这个“硅岛”太响亮了,超过我的承受能力,总觉得有点痴人说梦话。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是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高层次人才尤其重要,而以海南目前的状况来看,人才方处于空白,唯一的优势是自然环境。但倘若仅依靠海南的自然环境就能吸进高层人才,那么只要政府扶持,海南什么岛都可以打造,比如什么金融岛、什么生命技术岛、什么飞机岛…… 人家西安、成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市民,街上随手抓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我们海南有吗?事实上,没有本地人才仅依靠引进,成本过高。单枪匹马上阵显然过于单薄,力不从心。 诚然,你海南要发展信息产业我不反对,相反我道高兴,但总得结合现实脚步踏实干吧?时代不同,今天的发展决策应该比较科学,要投入一个产业,则须经过多方面的谨慎调查与论证,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说某某人给启发。就仅一个启发,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梦想就高歌涌进,这难免让人想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时候。所以啊,海南发展谨慎啊,再耽误十年,海南真的要变成刚从椰子树爬下来的怪物了。 记得05年回海南,手里拿个小小的U盘,好多人问我这么小的东西咋用?然而如今,听说海南要打造“硅岛”,非常震惊,莫非海南仅因为觉得它神秘?如果没猜错的话,确实有其神秘的成份,神秘在于它的稀缺性。以市场常识来看,凡信息产业发达的地区信息价格相对低,竞争激烈。不过海南则相反,就目前来说,海南通讯费最贵,连人家西部地区成都、西安市话费就1.2(左右)毛钱,海南凭啥就4毛?人家大城市复印一张A4纸仅1毛钱,海南凭啥就5毛?人家大城市打印一张A4纸仅2毛,海南凭什么就1元?况且海南人均收入不如人家。 信息产业精英们打动政府从中获利,但没必要这么大的口气。“摸石头过河”已经过时,现在水也越来越深,每一次的决策实质上是一次利益的博弈,从中得到好处的同时也希望多多关照下老百姓,适当降低海南的信息的产品价格,因此而已。 既然打造“硅岛”锤声落定,那只能用时间来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