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亲戚最近从老家来上海找工作,然后告诉我很不容易。其实我以前说过,你真要找工作,如果在大家都过年回家的时候你来找工作,可能就很不难找。而现在是啥时候,是个人都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就是人比工作多的时候,你就很难找到工作。我的一位学生想找实习机会,本来也给她联系了几个的,但是她觉得先要象其他学生一样在家里过好寒假以后才来实习,结果等到一切假完,人家的实习机会就不在了。今天我们普通的人都是一种正常的周期生活与周期机会选择法,就是好的时候跟着大家热闹,不好的时候跟着大家倒霉,所以最终就很难获得属于自己的机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不使用反周期动手法。
股票到高位的时候,大家都进;股票到低位的时候大家都等。穷困之人多不能得到人的帮助,而富贵起来的人大家都会趋炎附势。这些都属于周期法。我曾经遇到一位跨国公司的老总,他说他们的公司长达百年,就培养一种很独特的反周期生存发展方法,在企业最好最繁荣的时候,他们总要保留适当的现金流,在发展的机会上做适当的节制;而到了危机的时候,他们就有足够的子弹去获得合适的资产,比其他的企业有更加积极的扩展。会做人的人也一样,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应当适当低调与谦虚,而在你资源有限的时候应该更加积极主动采取高调的进取策略。反周期动手法往往超越常规,具有冷静的心理素质,但也不是不可企及的神技,因为在你尝试几次之后,你就会自得其中妙处。
法国有位出名的群体心理学家勒庞先生,他的著作很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人们混杂在社会行动之中,如何成为失去理性与作为一个个体本来应该具备的正常智商的,而群体化行为恰恰是构成周期性行为的一个关键机制。成功的周期化操作是时尚,我们可以把流行色、样式与风格操作成为人们普遍追捧的目标,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期望获得独特,而实际得到的是一种普泛,关键的妙处还在于我们眼睁睁地看见却又浑然不觉。群体行动产生一种下意识的压力,使得我们为自己不去追随而感到不自然和尴尬,而最后又只能自个去面对追随之后而产生的尴尬。反周期法,在一旦成熟多次操作之后,我们就逐渐站到了一个社会群体活动的设计者的位置上,就会产生前后台分离的感受,那些前台的热闹与追随是可以被操作出来的,而真正对于导演者有攻击力与制约力的恰恰是那些能够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与反操作者,真正的核心受益者从来不是那些在群体行动最热闹与最拥挤在人数上是最多部分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