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笔者到湖北、江西、湖南、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对电动车市场实地考察。业界认为电动自行车技术2004年全面成熟,电动车产销量大增,价格战悄然打响,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没有象摩托车那样形成10多个全国性品牌。四季如春的云南,电动车品牌有100多个,市场竞争已在云南号称“六大平坝”州、县一级展开。市场战取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从大环境看,电动车产业面临的是: 1、中国政府电动车产业政策尚未出台。 2、电动车产业技术标准滞后。 3、“禁放令”让消费者心存疑虑,举棋不定。 4、资本市场很难介入。 5、研发投入资源不足。 6、全球化策略不明。 7、产品设计缺乏想象力。 8、市场营销乏力,区域市场难领风骚。 电动车产业发展大环境要靠“政府造”?还是“市场造”?还是二者共同打造?离不开政府但又不完全依靠政府,电动自行车市场打败自已的正是业界自己!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 ⑴电动车质量保障:稳定性 ⑵电动车安全性能:续行里程和动力特性 ⑶电动车售后服务 ⑷、款式、价格 对电动车生产厂家而言:成本控制显得尤其重要。以国内轻型电动车平均价格为2000 元人民币,行业平均毛利润率为15% 计算,我国轻型电动车标车边际利润每辆100元人民币,豪华车250元,厂家每月销售量2000辆才能赢利,目前全国共有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4100多家,有多少企业能销售2000辆呢? 不过我对中国电动车市场9个字评介:“有信心,有市场,有困难。”

轻型电动车比自行车轻便、快捷、看起来有档次,深受上班族、年轻白领、富裕后的农民、妇女的喜爱。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电动车技术性能提高,城区短距离交通电动车市场大,农村市场更大! 台湾《财讯》月刊文章]题为“十大绿色概念商品最具潜力”,电动车是其中之一,据估计,2006年全球轻型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达252万辆,约为2002年的5倍。此类电动车多以两轮为主,离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动力来源。据统计,台湾机车50%以上日均骑乘距离低于10公里。续航力30公里、低噪音与低污染的电动车已够用。目前美国、日本与中国是全球电动车三大市场。 营销的本质不仅体现在资源整合,更重要的是利益分配。厂商制订的营销政策涉及厂家、经销商、销售人员、消费者四方利益。判断销售政策好坏关键两条: 一是能否调动经销商积极性; 二是能否调动销售人员的潜能。 营销政策要点是 1.先款后货,款到齐发货。 因为厂家配套体系全用现款现货,厂家又负责研发,不能把风险累积到生产厂家,厂家和经销商应双赢。 2、厂家视市场情况收取经销商保证金 3、返利政策。为激励经销商,销售达到一定量时给予的奖励制度 4、经销商广告支持:在报纸、车身、电视做广告;经销商造计划,厂方核实;厂家、商家共协商分摊费用。 5、售后服务。质量、信誉、售后服务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 售后服务主要包括两点:零配件的及时供应,及时维修很重要。 技术指导和维修。这是知识性营销。 最重要的是:市场怎么做?如何建网络? (一)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 城市电动车可吸收摩托车和自行车市场分额。 农村正在推行个人消费贷款,乡镇、郊县农民有能力消费。把农村市场和农村新金融服务结合起来。 (二)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 (三)熟悉市场和陌生市场 熟悉市场指大中城市已建立的电动车市场。 陌生市场指尚未开发的乡镇一级农村市场。 (四)生产厂家资源和经销商资源配置整合。 营销无定式,信息时代,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不是比小聪明,比的是谁拥有的信息最多,比眼光,比资源整合的能力,一个有思想、有理念、有责任感的企业,一定会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及科技创造价值,一定会吸引更多资源做大做强。反之,用赌博的心态去圈钱,终究会昙花一现而已! (未完待续,相关文论参见:cailv.bokee.com) 蔡律200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