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外贸顺差的再创新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及多年居民储蓄的累积,流动性过剩现象已经相当突出了,逐利的资本像饥渴的野兽四处“攻城拔寨”,于是社会上“泡沫论”四起。
此时不做待何时
惊慌,是没有必要的。对这股洪流如果我们用其来扩容股市(以扩大股市容量而非提高股指为目的),启蒙外汇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善加疏导其入直接融资市场,而非一路围追堵截,将会是解决一些多年来梦寐以求解决的经济问题的历史性时机。
欲穷千里目,须再上层楼
从国际上看,英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历来主要依靠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2000年,世界各国直接融资占总融资的比重平均值约为56%,马来西亚则达到了80.8%,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为78%、41%、42.5%和48.1%,而且近年来有趋向平衡的发展趋势。在我国,长期以来,直接融资比重一直仅有15%左右。2006年,以券业崛起为主要上推动力,才首次突破20%,具体到我国各个主要细分金融市场,巴曙松说:“从整个金融资产的分布看,银行体系大约在40多万亿元,证券业和保险业则仅仅分别为1.1万亿元和1.9万亿元.”.差距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在这个时机说要端平这两碗水,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发展促进步,解决长久以来经济发展的顽疾,社会更一个新台阶!
投资效率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直以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可这两兄弟一般被学者认为都差不多,就国体选择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而且在我国间接融资出世以来就“块头大”,而直接融资则“先天营养不良”,“条理”直接融资成本显然要高,所以一直以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也仅仅是从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手段,从丰富的角度提。既然这是“可丰富可不丰富”的,那就没有立即执行的迫切感了,撂一边,给社会打打雷不下雨就得了。
可是,近几年,“直接融资对中国投资效率的改善对当前中国经济更有效”说法从谈谈到已经开始有人认真的关注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2006年初,北京大学的学者通过动态模型实证发现:我国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中长期贷款) 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具有负作用影响,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逐步降低;相对来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换句话说,直接融资的扩容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了,而且是在当下中国是应该执行,因为我们一直“宠爱”的间接融资没有使投资效率得到显著改善,反而在使投资效率有所下降!饱受人诟病的中国投资效率低下一直是经济运行的地雷,拆除它,直接融资扩容应该是当仁不让了。
传导机制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中,目前已经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这个机制的目的就是中央银行希望通过对货币市场的调控达到影响实体经济的行为。但是,人们发现在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依然难以有效影响到实体经济,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就像“两张皮”,它们之间的联系甚弱。其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发达,导致了政策传导机制的弱化甚至扭曲。顺势而为,把直接融资市场的“偶然爆发”随手推一把,将会起到理顺传导机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从而避免经济硬性的起落造成元气大伤。
中间业务
2006年5月份以来,由于股市上涨较快,成交量较大,财富效应明显,分流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导致了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明显减缓。据央行统计,2006年全年,金融机构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在个别地区和个别月份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有专家据此指出,金融脱媒即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的作用弱化的趋势已经日益的明显。
另一面则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直发展不起来。据统计,1997年美洲花旗和大通银行非利差收入就已经占到总收入的比重为44%, 51.8%,52.7%。与之相比,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低、效益差,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在6.7—9.6%。中间业务一直被看作展示银行综合营运水平的一个重要舞台,可直接融资市场的先天弱小带来的宽松环境,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常常带来这样的看法:传统的资产负债可以吃饱,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往那个舞台上跳呢?就算碰到“外来的狼”,中间业务这个“奔驰”在我们的山地也用不上。可是,去年直接融资市场的突破性发展如果又得以通过决策层表态,形成一种中期信号的话,将会很强烈地迫使商业银行去考虑更快发展的中间业务,提高“舞技”去多样化经营了。美国当年直接融资市场的惊人发展,也就得益于传统业务的急剧下降,从而使其不得不破釜沉舟似的发奋于中间业务。从这个层面上说,直接融资的扩容是对改革迫切的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中小企业
据2005年数据显示,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在“抓大放小”指导下对中小企业“惜贷”严重,已经到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制约的瓶颈的地步了。据专项调查,40.4%的中小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不容易。近年来,个私经济已经出现萎缩的现象和高科技企业的海外上市潮就是对国内直接融资市场不满的“用脚投票”。如果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容并在扩容的同时扩容它的多层,如建立创业板,壮大风险投资,增强产权交易等将是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甚至在解决产业调整和就业问题上带来满意的结果。
有道是“好时光,匆匆过”,又有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流动性过剩给我们带来了烦恼的同时亦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春天"还是"冬天"皆在一念间,相信这一次我们一定能把握这个"春天",创造关不住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