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邮政系统全国31个省局的负责人北上京城,除了进行2007年业务的研讨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节后即将正式扬帆起航的"邮储银行"最后一次打点"家务"。长达十年之久的邮储改革终于要迈出重要的一步,对这个即将诞生的中国第五大银行,它的成长之路其实并不平坦。
“下乡”与“进城”的迷局
截至2006年底,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6万多亿元,全国第五;邮政绿卡发卡量达1.4亿张,全国第三;邮政储蓄网点超过3.7万个,可以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携如此庞大的"身家财产",人们会认为邮政储蓄转向商业化经营的"邮储银行"一定会有华丽的转身.可实际上这些庞大的“身家”中农村存款占50%以上,它的涉农成分相当浓厚,而且因其商业化之前存贷的特殊性,常被学者冠以农村巨大的“资金抽水机”加以批驳。
既然钱来自于农村,那么反哺农村也就理所应当。因此,银监会给邮储银行的商业化定位是"面向农村",在农村地区开展零售业务.而且在今年的“一号文件”更点名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等资金返还农村”。邮储银行的商业化转身的同时亦被国家赋予了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政策性厚望.可是,如果按市场化的方式操作,面对当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收益不理想导致已经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机构纷纷在业务和网点上"农转非"、"脱农",邮储银行如何在资金和业务上“下乡”而不是“进城”,成为"尤努斯穷人银行"而非又一个农发行,这就要考量邮储银行的新官们在政策性与商业化中的平衡术了。
硬币的两面--3.7万个网点邮政储蓄有着遍布中国城乡的3.7万个网点,搭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金融网络,即使四大国有银行也难忘其项背。在新闯入的外资银行拼命在中国跑马圈扩大网点,打出一副"得网点者得天下"驾势时,同样一家新立的商业银行诞生之初就有如此的网点,人们怎会对它未来发展予以小觑?
可是,实际上这3.7万个网点的2/3在农村,相当一部分规模小,设备旧,存在安全隐患大.其次,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网点存在着一人多岗现象严重,风险控制形同虚设等严重的风险隐患。此外,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学历素质并不高,缺乏放贷经验和专业金融人才。有专家称:这3.7个网点中大部分的农村网点是邮储银行的希望,却又是邮储银行软档。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网点设备和治理制度,如何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这张全国第一无二的城乡网,对邮政银行来说都显得异常繁重和紧迫。 3.7万个网点的“盈利潜质”和“引爆长相”成了邮储银行手中硬币的正反面。温室下的花朵?
“ 邮政储蓄的资金一直存放在人民银行,没有进行过放贷业务,没有一分钱的坏账”邮储的有关人士如是说.正是在邮储的"只存不贷款,坐吃央行息"的金字招牌下,长久以来邮储几乎不需要任何财技,就可安安稳稳地获其中的巨额利差收益。其近乎迷人的坏账率和"邮政汇款"的传统理念也使得它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与农发行、农信社的吸储竞争中显得游刃有余。尽管从2003年8月以来的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开始自主运营,但总得来说资金的运用经验并不多,而且由于核算方面的问题,外界始终无法看到邮政储蓄试水市场运作的成绩单。可以说,面对商业化后的“花花世界”和其金字招牌的失去,邮政银行如何打理高达1.6万多亿元的储蓄存款,避免干干净净坏帐率“节节高”,人们更多是担心而不是放心。
邮储商业化之前更像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从观念到业务创新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高资金运作技术,也就是财技,它才能在参赛选手已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的中国银行市场经风雨而屹立。
现在暂列第五的交通银行在他们的网站上有着这样的描述"百年交行已启动新的航程".邮储银行------这个即将夺去百年交行第五的"年轻人"能否克服成长的烦恼,成功起航,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