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竞争 电信业的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



   从哲学的角度讲,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纵观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笔者认为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无法形成的主要矛盾是产权问题。虽然中国电信业在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经历了数次拆分和重组,但是新的市场进入者基本上还是国有企业,结果是仅仅打破了厂商界面的垄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即使是已经上市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其公司可流通的股份在其资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可流通的份额和可用于市场化决策的权力是不对称的。例如,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BVI)有限公司,[1]间接持有上市公司75.7%的股权,而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则属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实际上中国移动集团持有上市公司75.7%的股权,剩余24.3%的股份由公众人士持有;中国联通集团公司通过中国联通(BVI)有限公司和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中国联通上市公司62.9%的股权,上海A股市场公众人士持有14.52%的股份,香港、纽约公众人士持有22.58%的剩余股份;中国电信继2004年5月在香港股市增发新股、实行全球配售以后,2004年6月从母公司回购湖北电信等十省电信公司的资产。尽管与上市之初相比,股权结构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仍然拥有上市公司72.09%的股权,国内其他国有股东仅持有10.76%的股份,公众人士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只有17.15%。因此,国内电信企业无论上市与否,股权结构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股权构成相对单一,国有股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且一股独大现象严重,所引发的是预算软约束下的国有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滥用支配地位。[2]虽然各公司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标,但从所有权主体上看,都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如果在竞争中任何一个公司受到重创,遭受损失的只能是国家。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经营可替代性电信产品的运营商的业务越好,就意味着另一个同类电信运营商经营的国有资产的损失,电信市场频繁的恶性价格战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单一国有资本导致所有者事实上的缺位,行使所有权的政府官员为产生“寻租”行为,必然赋予企业许多非经济目标,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行为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市场行为,它并不能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更不能把履行企业的公民义务和维护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作为自己责任。 

  从国际电信业的产权结构看,国外电信企业已经意识到单一产权结构带来的弊端以及在产权多元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先后有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在内的五十多个国家的电信业引入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世界范围内的电信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因此,中国电信业要引入真正的竞争机制,必须实行多元的产权主体,并实行公平的游戏规则,例如取消不对称管制,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等。因为竞争的前提是产权主体和结构必须是多元的或不同的,否则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进垄断行业产权多元化的建立。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决定》同时指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3] 按照中国政府向WTO的承诺,到2004年,外商在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股权可增至到49%,到2007年,外商在固定电信领域的股权也可增至到49%,且两大领域均没有地域的限制。笔者认为,国家在允许国外资本介入中国电信服务业之前,应先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介入。2006年1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规定:下一步要将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方式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呢管理jingzhengli竞争呢管理jingzhengli竞争呢管理jingzhengl竞争呢管理jingzheng竞争呢管理jingzhen竞争呢管理jingzhe竞争呢管理jingzh竞争呢管理jingz竞争呢管理jing竞争呢管理jin竞争呢管理ji竞争呢管理j竞争力。但是,对基础电信业等7大领域的中央企业,《指导意见》要求国有资本将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4] 笔者对基础电信业的独资和绝对控股的模式有三大担心:

1、中国基础电信业的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会影响电信市场效竞争的形成。[5]事实上,中国电信业需要的绝不是几家国有的电信控股公司,而需要的是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成为有竞争力的运营企业。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拉丰曾所讲的,竞争首先需要的是有足够实力的竞争者,否则就会造成无效竞争和重复建设。

2、基础电信业的独资和绝对控股会影响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的引进。道理很简单,只有对方控股时,其利益更大时,才能把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源源不断地配套进来。实际上,公司谁控股无关紧要,他赚钱,我收税,他获利,我就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引进的是企业而不是国家;而且这些企业大多是私有的,只要我们有完善的监管措施,是不会影响我国的主权和安全的。

3、基础电信业的独资和绝对控股与GATS的规则相悖。按照GATS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成员方对于承诺市场准入的服务,除了承诺表所规定的条件和限制外,不得对外国资本的参与限定其最高股权比例,或对个人的或累计的外国资本投资额进行限制的措施。

同时,笔者对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实行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模式还有两种疑虑:

1、国家电信控股集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由政府任命,公司的决策与政府的决策的区别就不大,这又如何能减少政府对公司业务活动的行政干预呢?那么如果是这样,政企分开就是一句空话。

2、国家电信控股集团所控制的子公司不止一家,这些子公司有盈利的,也有亏损的,国家控股集团从全面利益出发,很可能把盈利的子公司的利润抽走,用于补贴亏损的子公司。这样又形成了新的“大锅饭”。

应该指出,电信业的有效竞争是基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理性竞争的市场效率。在中国谈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一个不能回避的矛盾就是基础电信业的产权结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基础电信业的多元投资主体,才会解决上述矛盾。首先,由于多方出资,新增投资或技术(主要是外资和非公有资本),有利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增加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其次,由于多方出资,董事会的成份多样化,从而政府的行政干预就会减少,董事会的独立就会扩大;再次,由于多元的投资主体,各个投资主体都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因此,便于公司扩展业务,开拓市场。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电信市场仅由几家独资或绝对控股的国有电信公司经营,那将是一个没有实质性竞争对手和缺失有效竞争的市场。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对国有电信公司进行拆分的问题了,而是如可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有效竞争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电信业改革就不能深入,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

 


 有效竞争 电信业的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

[1] BVI全称:British Virgin Islands(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世界上企业注册数量最多的三大离岸公司注册地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百慕大 (Bermuda)和开曼群岛 (Cayman Islands)。注册BVI公司的优点是:董事可在任一国家举行会议,或通过代理参加这样的会议;BVI公司董事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不是公司股东;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免除任何在英属维京群岛以外从事的经营活动及商业活动的税收。

[2] 参见刘湜:《电信价格战的经济学分析》,载2003年第4期《中国电信业》。

[3]来源:2003 年10 月22 日 新华社。《决定》要求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

[4] 来源:2006年12月18日 “新华网”。这七大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

[5] 《电信条例》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为:电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5319.html

更多阅读

小型饭店管理制度 饭店管理制度与方法

如何才能制定出适合饭店自身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了解各种制度产生的背景,深入研究各种制度适用的条件适合,不要先入为主。管理方法一定要适合饭店的环境,由于各饭店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可能有那一种

餐饮采购管理制度 餐饮管理制度与方法

  如何才能制定出适合饭店自身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了解各种制度产生的背景,深入研究各种制度适用的条件适合,不要先入为主。管理方法一定要适合饭店的环境,由于各饭店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可能有那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健全农地产权制度与全面开发土地市场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明了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和准则。其中特别指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声明:《有效竞争 电信业的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为网友梦过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