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频道童一个梦想 闪亮2006梦想成现实--发生在新农村的故事



   多少年来,一个梦一直埋藏在农民心里———

  梦想有朝一日,种地可以种出“金元宝”;

  梦想有朝一日,摆脱农村脏乱差,住进整洁、舒适的社区;

  梦想有朝一日,不受医疗条件的困扰,看病有医保……

  这些梦想在烟台的农村,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市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乡村建设规划科学,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发生在一个个农民兄弟身上的故事,正向我们诉说着烟台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土地里刨出“金元宝”

  ———莱州种粮大户曲召宏

  时值隆冬,我们来到莱州市沙河镇岳里村。

  聊起今年的收成,种田老把式曲召宏一脸的阳光:“种了半辈子地,数今年收成最高,俺种粮户的确得实惠了!”接着,老曲掰着指头给我们算起了种粮“新账”:“今年小麦平均亩产1200斤,比去年增收200斤,每斤价钱7毛2分钱到8毛钱;秋玉米亩产达到1300斤,比去年多收近200斤,每斤7毛2分钱,比去年整整多1毛钱。光靠俺的100亩地,今年多挣了4万多元,土地里真能刨出‘金元宝’。”

  “农民种粮增产又增收,得益于今年的好政策。”曲召宏又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今年,莱州市小麦补贴标准提高到15元/亩,良种补贴标准10元/亩,他是被补贴的19.5万农户之一。另外,加上政府对农业、林业、渔业和交通的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这些好处是很难用钱来计算的。

  “订单农业”,粮食产业化协会也在农民增收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据了解,莱州市依托粮食产业化协会,用“订单农业”这个纽带连接千家万户的粮食生产,实现产销对接,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全新组织模式。“订单农业”不仅规避了一家一户农民的市场风险,还为种粮会员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订单收购,统一代存粮食”的系列化服务。同时,在莱州153个种粮大村设立了农村粮食服务社,开展粮食代购、代销、代存、代兑换的“四代”业务和农用物资配送服务,初步形成了跨粮食生产、收储、加工、流通、科研等多个领域,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大粮食”产业格局。

 新农村频道童一个梦想 闪亮2006梦想成现实--发生在新农村的故事
  “有这样一道粮食产、供、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粮食销售终端稳固,粮食产业链顶端延伸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莱州粮农增收有了可靠的保证。”曲召宏高兴地说。目前,莱州粮食产业化协会已在全市设立了12个分会,据曲召宏估算,种粮大户会员有10250个,会员经营粮田面积20多万亩。今年,莱州粮食协会以每公斤高出市场10%的价格收购“订单小麦”,粮农会员仅粮食增产、订单加价两部分就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

  “绿色山村”呼之欲出

  ———莱山区农民姜庆菊

  230万!这是一个小山村一年投入的旧村改造资金。

  “人在村里走,犹如画中游“,当记者再次来到莱山镇解格庄村时,看到纵横干道平坦笔直,村居规划整齐划一,原先的那个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建房屋的小山村早没了踪影。“这都是旧村改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姜庆菊,这位解格庄村“嬗变”的见证人欣喜地说,“过去我做梦都想到城里买套房,现在还是觉得住村里比住城里舒适。”姜庆菊说。

  18日,我们走在如今的解格庄村,看到村民们正利用冬闲时节,加紧整修尚未改造的路段,整治村容村貌。虽然姜庆菊已经47岁,但她也加入了这支热火朝天的队伍。“我们村位于莱山区最南端,三面环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以前虽说都过上了好日子,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夏季蚊蝇满天飞,村民根本不敢到街头乘凉。”

  新农村,要先塑新环境,要让农村硬件“硬”起来。

  新一任村领导班子上任后,首先雇用了5吨的铲车,三辆汽车,对村内垃圾堆、土堆、草垛、粪堆等四大堆集中清理了3天,村里统一设立了垃圾箱,成立专门的环卫队,负责垃圾的清理清运。

  紧接着,解格庄村投资120万元,完成了村内主要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对村内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新建了4处拦蓄河坝,在村内荒山植树造林7万株,初步绣绘出一幅“碧水环抱青山、绿树掩映红瓦”的秀美山村风貌;投资80万元,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同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投资30万元,建设了1个标准篮球场,搭建了1处固定戏台子。

  解格庄村只是莱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改善村庄面貌的一个缩影。围绕新农村建设,莱山区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的拓展和延伸,全区投入3000万元推进农村“路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工程已经完成。投入村庄整治资金4394万元,完成路面硬化31.5万平方米,绿化12.8万平方米,河道治理23公里,新上路灯1578盏,新建垃圾中转站48个,垃圾压缩站1个,垃圾箱800多个,全区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撑起农民医疗“保护伞”

  ———龙口市农民王永良  

  王永良是龙口市曲家村人。18日一大早,王大爷因身体发烧感冒,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村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检查,开药方,挂吊瓶,由于治疗及时,王大爷的病情很快好转。在最后交医药费的时候,手持合作医疗证的王大爷拿到了按25%比例报销的费用。今年86岁的王大爷拿着医疗证给我们看,“有了这把医疗‘保护伞’,看病现在不难了。”

  “以前,农民就怕生病,为看病常常要跑个十里八里路才行,而且医药费也不是‘小数目’,小病小灾一般不去医院。”今昔对比,王永良感慨万千,“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到了家门口,不光看病方便,还能省下不少钱———只要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交上10块钱,就能报销25%医疗费用。”

  龙口为42万农民撑起了医疗“保护伞”!

  今年以来,龙口市在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过程中,在农村建立了1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保留村级卫生室193处,村级医疗机构覆盖率基本达到了100%,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针对群众在大病补偿上的需求,龙口市还把最高补偿标准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同时门诊报销比例也由20%提高到25%。 截止到目前,龙口市共有4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民总数的90%。自2005年7月至今年6月份,已有30.7万农民领取了报销金,占参合人数的74.7%,参合农民人均报销28.6元;大病统筹累计报销711.7万元。

  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龙口市实施农村“六保”工程的一部分,龙口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农村养老、最低保障、五保供养等六个方面的保障。其中仅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龙口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配备资金,按农村人口每年1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5324.html

更多阅读

藏在《世说新语》里的动人爱情故事 世说新语的故事

王献之的爱情故事丁启阵《世说新语·德行》有如下一节文字: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白话今译:王献之病重,道士为他举行消灾度厄的仪式,需要病人自己说出所犯罪过。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我有一个梦想的手抄报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孟庆焕 柳发艳《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11期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世说新语的故事原文

司马绍是东晋元帝的大儿子,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很通事理,元帝非常喜欢他。司马绍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父亲跟前玩耍,正好有位官员从长安来到京都。那官员同元帝谈了些长安的情况之后,两人又逗着机灵的小司马绍说笑。因为刚刚谈到长安,元

声明:《新农村频道童一个梦想 闪亮2006梦想成现实--发生在新农村的故事》为网友请客拉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