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赏析 文化迷失的“酒文化”品牌族群



瞧瞧眼下的白酒广告,都争着抢着打“文化”牌,不管是不是真正有资本。这文化那文化,一些企业简直把“文化”当成了品牌的命根子,原本没根的,到处寻根;有一点根子的,千方百计要“把根留住”。可是拙劣的广告创意和浅俗的诉求之下,没“文化”的面目一览无遗。更奇怪的是,本来具有很好“文化”资本的品牌,却弃之如敝履,自己变着法儿的糟蹋祸害。

为什么有人一窝蜂似的全都冲着“文化”使劲呢?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中国有5000年的酒文化史啊,多少文人墨客和酒结缘啊……其实呢,仔细探究起来,酒本身和“文化”之间,似乎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血肉关系。当维系酒和“文化”之间亲密关系的纽带缺失,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似是而非了。这时候,似乎不是为自己的“文化”寻找历史证据、甚至捏造历史杜撰故事为品牌所用的时候,而是要探究这“文化”到底是何本相?“文化”牌到底该是何打法?

 

酒的“文化”气,很大程度上似乎是拜古人所赐。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他们或对酒而歌,发出“人生几何”的慨叹;或斗酒吟诗,流觞属对,把酒问月,斗酒诗百篇;或一笑醉红,酒掩病颜;或长亭系马,席地而对,把盏依依话别;或以盾当案,剑斩生肉,卮酒罢飒然而舞;或琵琶声里,一罄革囊,沙场醉卧……或豪迈、或风雅、或潇洒、或天真、或悲壮……当真不负世间好酒。其时酒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甚至是全部寄托,没有了酒,这一切简直都不成体统。于是酒渐渐有了“文化”气,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而,酒的这股文化气息,透过皇皇文籍史卷,弥漫后世。

可如今呢?似乎再也没有那样和酒关系自然紧密、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流传于世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学,日渐势微,“文学”操刀者们纷纷亮出下半身,高呼着“有了快感你就喊”,招摇过市,完全没了那份风雅和从容。这种情况之下,或者洋酒可助其风骚,壮其胆气,没我们自己的“酒”什么事儿了,没“文化”什么事儿了。即便谈“文化”,后面还接着一个“需求”,功利味道像臭狗屎,挥之不去。

酒的纯文化气质就此逐渐剥落,缺少了文学这个重要依托和传承与弘扬的手段,酒,事实上几乎回归为一种二两醺然、半斤眩然、再喝下去教授变禽兽的劲辣的酒精饮料,酒就是酒了。除了少数具备历史文化渊源的品牌以外,其它的大多是断章取义,或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硬生生制造出“文化”味道来,用“文化”往脸上贴金。但多数情况下嫁接的痕迹非常明显,经不起细品。操此术者,大多也是底气不足,只好提高嗓门虚壮声势。

 

在逼“文化”就范为其所用的同时,这些“文化”品牌也发现,时至今日,很多的“文化”赖以存在的观念已经不再被这个社会所普遍认同,人们对很多原来奉为圭臬的东西,越来越不屑一顾。“传统”被逐步扼杀,以传统文化为溯源的“酒文化”本就纤弱,失去传统文化背景的依托,更显单薄。可如果把眼光从传统上移开,直接放到现代,又发现完全脱离传统去挖掘“酒文化”,赋予品牌内涵,更是捉襟见肘。

 

酒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流传下来,但是附着其上的传统文化气质,并没有理所当然一脉相承。眼下被很多品牌追捧甚至捏造后再行鼓吹的所谓“酒文化”,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传统文化投射过来的一个“影子”。它们死死“抓”住这个虚无的影子,努力保持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核,并试图从中找到可以迎合现代人文化品味的“新”东西,结果却是左右支绌,最后有点找不到“北”了。多数情况下,它们把“文化”看成了历史陈迹中可以拿来说事儿一点把柄。为此它们煞费苦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偶有所得就如获至宝,借题发挥,大肆宣扬。以为这样就可以赋予品牌以“文化内涵”。它们却忽略了,有“文化”的表现,是不经意间流露的一种气质,一种品位,一种雍然从容的气度,而不是剖开肚子晒书,不是书呆子般大掉书袋(如我),不是显摆身上的儒生冠服或者红袍紫绶,那就像现在有些人,凭着有几个糟钱穿金戴银挥霍斗富,俗不可耐,身价形象不升反降,弄巧成拙。

 

举两个例子,以为印证。

一、自我阉割、方向迷失的“国酒”——茅台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摔成名,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荣登“国酒”宝座。茅台可谓生逢其时,近百年来,挟“国酒”之威,稳坐酒类市场国产品牌头把交椅,近年来虽然遭受过冲击,地位却依然牢固。按理说,这样一个“国”字号品牌,在品牌形象上,在广告传播上,应该名副其实,不负“国酒”这样一个响当当金不换的招牌吧?应该赋予品牌一种雍容大气、尊崇不凡的气质吧?

 

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我曾经看到过“国酒”的一幅平面,画面上一个老外男子赫然在目,旁边一个中国女子巧笑倩兮,两个人各举一杯“国酒”,摆着生硬的POSE,单调无味,毫无品位感。我说“国酒”大爷,您犯得上吗?您犯得上以“国酒”之尊,屁颠颠拿个老外来说事儿吗?您非得死乞白赖制造个世界人民都爱喝、地球人都喜欢的印象吗?您这平面搞成这德行,是要降低身价搞个“微服私访,与民同乐”?你还别说,“国酒”大爷还真就敢喊出了“要走平民化的道路”的口号,别人跪求不来的高端资本和至高荣誉,他老人家自己倒不稀罕了,随手就要扔掉,简直匪夷所思。

 

微服私访还不过瘾,“国酒”大爷兴致一来,又憋出一句“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摆出一副慈心济世的崇高姿态,一家伙把“国酒”丢到了功能性概念的烂泥坑里,眼睛都没眨一下。

 

文化?扯球去吧!“国酒”大爷几乎是毅然决然弃“文化”而去,捧着金碗,拎着打狗棒就上街而去了。至此,“国酒”大爷成功地完成了文化气质的自我阉割,完成了文化品味的自我摧残,完成了身份地位的自我亵渎。身后,有人哭倒,有人笑倒,有人以头撞墙,百思不得其解。

 

在端着金碗拎着打狗棒的过程中,即便是抽冷子整出一半句诸如“世界之醉”这样虽然蹩脚但尚显余威的说法来,却因为被自毁的形象所累,已经于事无补了。仗着“国酒”大爷底子好,身子板硬实,几番狠折腾之下,还能不致倒卧不起,已经是万幸。但是“国酒”的名号,似乎再也不那么令人景仰敬畏了。

这是典型的老败家子型。在“文化”的皇宫内院找不到“北”,索性自贬为民,另寻出路去了。手里端着尚能看出一点不凡身份的金碗,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步履蹒跚。

 

 中国酒文化赏析 文化迷失的“酒文化”品牌族群

恳求贵茅的掌权者们,别他妈的胡搞乱搞了,学会用脑袋思考吧,因为排泄器官集中的部位似乎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堂堂“国酒”就要败坏在你们这些王八蛋手里,你们对得起谁啊!

 

二、偶得异宝、借局部势的白酒新贵——水井坊

“水井坊”这个品牌是“挖”出来的。聪明的“水井坊”品牌打造者们,借局部势,让“文化”借助尘封了几百年的遗址得以“还魂”。

 

而它的所谓“文化”,也只不过是披在“中国白酒第一坊”名号之下的“文化” 外衣,只是个“皮”而已。值钱的就这“第一”两个字,树上开花,借势炒作,仅仅凭着这层“外衣”,水井坊火了。

 

水井坊的“文化”气质,来自“中国白酒第一坊”给人的历史感,水井坊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品牌借力腾飞。水井坊的成功,就好像从地下挖出一件尘封了几百年的龙袍,马上找了个现代人给他穿上,然后到处巡演。

 

但是演出宣传方面,已经不是针对这件衣服,而是针对衣服还有穿上衣服的人,打了个包,一起推销。给人造成不光是衣服,那衣服下面的人,也都和几百年前衣服下面的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会有人在印象里认为,那就是几百年前那个皇帝本人。

 

现在这样红口白牙说起来,你当然会有质疑,马上作出否定判断。但是想想你刚刚接触到水井坊广告的时候吧?你认真追究那个“中国白酒第一坊”和摆在面前的瓶里的酒,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吗?还是下意识地感觉这是“很有年头,很有历史”的酒?感觉这是一瓶“有文化”的酒?

 

如果是后者,那正是品牌打造者的本意所在。

除了借用历史外衣,水井坊在品牌定位、目标群定位、包装设计、定价策略、广告传播等方面,也做足了功夫。水井坊虽然没有正面叫喊自己“有文化”,但是文化气质透过历史感扑面而来。凭借一系列运作,水井坊迅速杀入高档白酒市场的第一梯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一个抱着一本上面根本没有自己名字的皇室族谱的毛头小子,硬是让人们相信了——他是有着正宗血统的皇室贵族。现在,这个小伙子正站在高高的宫城上,面带微笑遥望那个端着金碗、手拎打狗棒的“国姓爷”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563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酒桌上的礼仪大全 酒桌礼仪及说话技巧

中国酒桌上的礼仪大全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各种礼仪。它渗透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在酒桌上,这种礼仪变成了潜规则。酒席上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主与次,贵与贱有严格的等级。首先,你不能单独入席,而要同其他客人一齐步入。进门的对方是上席

中美文化差异——英国人日常交往礼仪 与英国人交往的禁忌

中美文化差异我们读书那会儿,教材上有篇文章是讲一个小学生,为了救集体的一只羊,而牺牲了的故事,号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为了国家为了集体不吝惜自己的生命,这样一来的教育还有很多,比如我在中行上班时,上级要求在有歹徒抢劫银行的时候,要坚决

中国酒文化转帖连载27 王绩和《醉乡记》 醉乡记戴名世阅读答案

人喝酒后神志不清的境地叫醉乡。唐王绩《醉乡记》云:“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

中国酒·外国酒对比 中国酒的分类

中国酒·外国酒对比l酒之精神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

浅谈中国酒文化 诗的象形字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最基本的功用是体现在其饮食功能上,在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文化里酒是必不可少的,人

声明:《中国酒文化赏析 文化迷失的“酒文化”品牌族群》为网友爱情徒有虚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