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商场上最有杀伤力的销售武器,通常也是最后才使用的武器。然而,新渠道一登场,就气势汹汹地拿起了价格武器!为了给消费者留下“不赚钱”和“微利”的形象,新渠道精心策划了种种理由:直接从制造商那里进货,减去了中间商利润;批量采购可以拿到最低折扣;仓储式经营模式省掉了库存管理费用和租金……
但我们认为,这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实际上都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有三:
1.仓储式的经营方式只是缩短了货物的陈列时间,所节省的仓库费用平摊到每个商品上,可能不到一厘钱,这样的价格折让能吸引消费者吗?
2.批量采购当然可以拿到最低价位,但制造商的产品是有成本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另外,除批量外,制造商还要考虑结算方式,现款现货可以最低价出货,大批量订货若是月结、季结,依然拿不到最低价。如果新渠道按现款现货的方式结算,势必会影响其现金流,而且万一货卖不出去,风险就大了。所以,新渠道一般是拿不到什么便宜货的。
3.与传统渠道相比较,新渠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零售终端纳入自己旗下,采购部门则担任了传统渠道的“媒婆”角色。从制造商那里直接进货,的确可以得到传统渠道所获得的那部分中间利润,但一个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不是运营程序设计得合理与否,而是运营结果的成本与毛利比是否达到投资者的预期。绕过中间商的差价利润真能扛住卖场里疯狂的价格跳水和办公室里老板殷切的利润期望吗?
事实上,新渠道赚钱不是靠产品的差价,而是掏供应商的腰包。新渠道成功地跳出了传统零售商靠赚取差价获取利润的赢利模式,通过资本营造公信力,形成 “低洼效应”。于是,消费者因低价涌来,旺盛的人气又吸引供应商纷至沓来,进而以账期牢牢控制住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供应商货款,为其扩张和投资注入了足够的资本,然后以各种通道费保障其卖场的运营。
一般来说,大卖场收取的陈列费远远高于房租——商品的陈列面积是商场的3倍以上,每平方米的陈列费用又比房租高出几十倍。一个条码的费用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卖场条码费甚至超过5万元,这笔费用足够维护其电脑系统或理货的费用了。进场费少则2000元,多则上万元,一般卖场都有超过1000个厂家和经销商开户,这笔费用足够支付员工全年的工资,加上还有15天、10天,甚至7天为一期的堆码和端架费用,一个堆码或端架每期费用少则500元,多则5000元,还有每月300元~1000多元的促销员管理费、每个节日几千元的节庆费……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新渠道10元进货,卖9元都还有钱赚!这就是新渠道为什么一出生就使用价格武器的根本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他们是不敢向公众宣传的。但是,这种模式能长久吗?如果新渠道只是想通过建设庞大的终端网络,在市场上形成相对的垄断地位,进而盘剥上游,那么新渠道想什么都“独吞”的贪欲一定会把它自己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