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我,留守变飞升近年来,出国学习和工作的一些人才,既拥有双向文化背景,没有语言障碍,又了解国内的商业惯例和国外的竞争环境,并具备一定的国内外资源,“入世”后,他们会在国内大有用武之地。但“海归派”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也并非战无不胜,他们同样会碰到职业危机。而在本乡本土的职场精英,认清自我,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有可能在与“海龟”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利。
![美国航母全部回本土 《白领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章之本土资源锻炼成功白领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414664265296.jpeg)
案例:aihuau.comRyan是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取了计算机系博士,在一家外资软件企业任工程师。半年前,IT出身、从国外回国的Sam也加盟了该公司。Ryan明显感到了来自Sam留学背景的压力,因此他不放过在上海举行的任何一次高水平讲座,并且至少两星期就会去书店找寻一本新书来攻读。半年以后,当手拿高资质证书的Sam还有点水土不服时,Ryan 已经成为了上司面前的红人,很快被提升为项目经理,薪水自然超过Sam好多。原本期望值很高的Sam,在遭到首次信心打击后,感到非常郁闷,难道“土洋”之争,“海龟”竟会败北?案例关键词:高材生、本土化、海龟变海带分析发现,Sam一味看重自己曾经拿到的高级资质证书,而没有了在国内继续学习更新软件开发知识的紧迫性。在进入公司后,他主要精力竟没有放在软件开发上,他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与公司员工磨合工作方式,与客户的沟通也很让他头疼。在国外呆了几年的他很注重生活质量,很少加班,也不像许多IT人经常更新知识。他认为凭借自己这几年在国外学的东西,应对目前的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与那些国内留守人士、在公司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相比,Sam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在公司工作着,没有任何紧迫感。类似Sam这样的海归人士在职场中败北的情况也并不少,他们错误地以为留过学就意味着在职场竞争中十拿九稳,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