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会不会消亡 《华盛顿邮报》的专业主义不会消亡



     《华盛顿邮报》以区区2.5亿美元的身价,被电商巨鳄—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个人名义买下,令世人哀叹:传统媒体末日已然来临。

  我也感触良多。2010年11月,应邀到美国访问,参观《华盛顿邮报》总部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那是美国国务部的“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IVLP),首次有中国的新媒体代表组团。拿到日程安排表,“华盛顿邮报”几个字早已让人心生期待。去之前,随行翻译已经带我们去过肯尼迪艺术中心。她不经意间随手一指旁边一栋圆弧形建筑,说那就是水门大厦。简直难以相信,“水门事件”就是发生在这栋不起眼的大楼,《华盛顿邮报》两位大腕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等到真正拜访华邮总部,进门就被一台巨大的印刷机吸引住了。漆成红色的古董机械,如此骄傲地立在百年老报的门口,仿佛在无声宣告自己的高贵血统。上到楼去,却是另一番氛围。接待我们的是华邮的网络编辑,几乎每一个话题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广告下滑,裁员,等等。后来去到纽约、佛罗里达、西雅图、旧金山,东西海岸的报人莫不如此,在我们看来,焦虑的他们比中国的媒体人危机感强太多了。

  这不过才两三年。今天,《华盛顿邮报》就已经不姓格雷厄姆了。人们担心,华邮身上的东海岸报业传统不再,新闻专业主义也将随之而去。但贝索斯在公开声明里面说得很清楚,他承诺一方面不改变华邮的新闻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依靠创新来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闻业剧变,他还表示将学习格雷厄姆家族在新闻操作中的勇气。

 报纸会不会消亡 《华盛顿邮报》的专业主义不会消亡
  我个人认为,传统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方式将面临革新,传统媒体必须面对这种变化。但无论如何,公众始终是需要专业的、负责的、有公信力的媒体机构(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存在),道理很简单,亚当·斯密在几百年前已经告诉我们了,劳动分工更有效率。新媒体对普通人的“赋权”,不代表遍布大街的自媒体能够取代一家严肃的专业媒体。华盛顿邮报式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会消亡,必将传承下去。

  其实,我和格雷厄姆的华邮在2008年就结缘了。那年4月,我离开之前的媒体单位,加入华邮的北京分社,成为一名外媒“中方秘书”(也有人称为新闻研究员或记者助理、新闻助理)—按照我国的法律,中国公民不能在国外驻华新闻机构担任记者。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这份报纸教给我的东西更多。

  首先让我称奇的就是我的老板,北京分社社长爱德华。爱德华已六十好几,精干的瘦高个,头发灰白,走路如风,从来不走电动扶梯(因他认为一堆人一动不动地站在上面太“stupid”)。老先生娶了个中国太太,女儿已经十几岁了。常常在办公室听到他和女儿在电话里飙法语。一天,他拿出一张粗糙的设计图纸,告诉我们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房子要装修了—他已经在为退休生活做准备。爱德华是个做了一辈子记者的人,他自嘲说,那是因为自己实在干不了其他的活儿。他似乎也没有其他爱好,衬衣口袋里永远装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报道和写作是他生活的全部。从1970年代以来,但凡世界上打过仗的地方,他几乎都报道过。这练就了他无比敏锐的新闻嗅觉。

  这年5月初,因为之前厦门“散步”的先例,我们一直在密切跟踪成都彭州的PX化工厂项目,但爱德华一直没有说是否要去现场。5月12日周一上午到了办公室,他突然过来说:颂杰,我想还是先去一下成都看看,你就不用去了。于是,中午12点,我们一起去建外的机票代售点订了下午2点北京飞成都的机票,然后爱德华就回家收拾行李去赶飞机了。

  爱德华的飞机起飞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在北京办公室里感到一阵眩晕。等震级一公布,全北京的外媒都在疯狂订购飞成都的机票。很快,华邮另外一名记者带上助理,一边订机票一边扑向首都机场,加入排队大军。将近六点,我才接到爱德华的电话:颂杰,发生什么事了?飞机为什么降落在昆明?

  航班最后改飞重庆,爱德华从那里租车赶往震中灾区,成为首批抵达的外媒记者之一。事后回想起来,我在惊讶之余,认为爱德华在地震前飞成都纯属巧合。但他之前长期合作的一位助理告诉我,这种“巧合”在他身上实在是司空见惯。新闻老兵就是这么神奇。

  从报社其他记者对爱德华毕恭毕敬的态度,能看出他的江湖地位之高。华邮有大批像爱德华这样久经沙场的新闻老兵,他们是报社的“明星”。报社让他们一辈子到老,生活无忧,而他们也凭借老到的笔杆子,为报社写出业界数一数二的高质量故事。这在胡舒立女士1987年访问美国之后写下的《美国报海见闻录》的一章《华盛顿邮报:新闻人的向往》中有生动的描述(此书最近再版题为《访美记》)。在中国报道了波澜壮阔的奥运年之后,2009年初爱德华举家搬迁到法国,过起了惬意的退休生活—但邮报上还常常能看到他发自巴黎的报道。笔还是闲不住。

  “5·12”之后,我曾先后六次飞到灾区报道。华邮在整个地震报道中,有两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地震几天后,一些热点地区如北川、什邡、都江堰等,已有不少报道。前方的一位女记者带着一名女助理,竟然在不间断的余震中,自己徒步翻山越岭,夜宿帐篷,进入救援部队都还没有到的擂鼓灾区的山区乡村,发回独家报道。我在和她们通电话时,一方面暗暗谴责自己居然还呆在北京后方,一方面也不由胆战心惊,为她们的安全祈祷(顺便提一句,这家被长期视为“不友好”的报纸在“3·14”之后被骂得狗血淋头,每天接到无数的谩骂传真和电话,但在地震后,从北京后方对中国人当时踊跃的捐款热情发出了相当正面的报道)。

  映秀是重灾区,但外国记者很难进去。我们一直想找个办法。我之前采访过成都的民间救援队,问能否坐他们的车进去?不行,因为车上会挂着“救援”或者“志愿者”的标志,我们搭顺风车有伪装身份的嫌疑。最后,报社让我和一位华裔记者租了一辆车进映秀。但行前已经明确原则:在关卡上,如果不被查问,我们就往前开;但如果被问及身份,我们不能说谎,必须表明《华盛顿邮报》的身份,让不让通行就让对方决定了。这是媒体诚信的底线,不可突破。

  考验一家媒体是否足够自律,往往就在这种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大家都在抢新闻的时候。是不是大报,就看具体的个人,在一念之间的举动。这种基因恐怕需要长久的培育,也因其难得,更应当传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660.html

更多阅读

转豆瓣上一篇《巾帼枭雄》的评论,非常精彩 巾帼枭雄豆瓣

巾帼枭雄: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妹妹爱看美剧,每次我推荐港剧给她,她总是说港剧节奏太慢。她喜欢紧张刺激的剧情,悬吊着一颗心从开始到剧终。身边的朋友以前喜欢TVB的也不少,但是很多年过去以后,都已改换了喜好。  只有我依然坚持。坚

《作曲大师》的基本用法 风雅作曲大师免费版

《作曲大师》的基本用法我对简谱知识只是粗略的了解一些,尤其是专业名词说不上来,有朋友需要,还是要硬着头皮介绍一下有关使用《作曲大师》做歌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1. 设置:进入软件后,设定歌名、作曲等等,设定声部(单谱或二声部、四声

日版《蓝色大门》的插曲-风色夏恋 夏恋

很老的片子了,再看一遍,还是一样温暖和美好.那时候还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男生穿着花衬衫,骑着单车,一路露出美好的微笑.干净明丽的青春物语,理不清的少年情愫,都随风回荡在那年夏天.你站在蓝色的大门前,对着我说出的心事.喜欢,就是这

声明:《报纸会不会消亡 《华盛顿邮报》的专业主义不会消亡》为网友雨落水心涟漪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