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你才是主角 这一次我决不瞒你



——曹操“商业狼性”九段修为

大家都看过很多名扬四海的超级企业家的传记吧?你们认为那都是真的吗?是不是你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把其中的某个人当成偶像,崇拜他、学习他?之后发现根本他们就是神——你永远学不到他的境界?

那是因为,虽然这些传记基本上是真实的,但只是“真实”的表面,不是“真实”的本质。

罗贯中会长给我们做了一个商业调查,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一半的人喜欢我,有一半的人讨厌我,而刘备,基本上是百分之七十的人对他有正面评价。为什么?因为我太真实,真实得吓人!

什么叫真实的表面?一个人“一穷二白,艰苦奋斗”;“碰到困难,百折不挠”;最后“迎难而上,功成名就”——这就是名人传记的“三段曲”,千篇一律,这些我们都不怀疑它们是假的(虽然都有所美化),但这只是“真实的表面”。“大耳贼”(刘备)刚刚和大家上过创业10堂课,就是“真实的表面”,我不多加评价。

aihuau.com

那么什么叫真实的本质?西汉国有控股集团的卫青、霍去病将军伟大吗?伟大。如果说,他们“伟大”的真实表面是“战功三段曲”;那么,真实的本质则是:尸山堆军功,血河流战绩。同理,世界煤矿大王成功的真实表面是“挖煤三段曲”,真实的本质则是:“黑金白骨”。

——不可否认,成功的资本家,必定有他卓越的一面;但成功的资本家,也必定有原始积累的残酷一面。一金铸成千滴泪,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真实的表面让你觉得偶像是“神”,真实的本质让你看到偶像是“魔”,人人都尊神抑魔,所以成功人士不会也不敢告诉你“魔”的一面,所以你不能了解帝商之所以成为商帝的全部,所以你无法通过模仿获得成功。只有既了解“神”的一面,又了解“魔”的一面,你才能在“神”与“魔”之间把你的偶像复原为“人”,你才能通过有选择的学习,走向成功。

而我,就是太过于去彰现“真实的本质”的一面,所以有一半人否定我。但是,我还是要在今天创造一个第一:在所有成功者中,第一个公开自己“魔”的一面——帝商“商业狼性”的九段修为。当你学完我的九段修为,再回头去看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人士的传记时,你就会透过那些“真实表面”所写的历程,去思考它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你就会懂得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帝商第一段修为:借——善借者贾

怎么样做到不付一分钱吃到鸡蛋?——“借鸡生蛋”。对,大家很聪明,一下子就回答上来了。其实成为帝商的道理也是这样简单。比如说,怎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世界鸡蛋大王?

商学院学到的模式是:借一只鸡,生一个蛋,然后蛋生鸡,鸡生蛋,蛋又生鸡,鸡又生蛋……当然其中包括一些“管理创新”,例如到一定阶段,用10个蛋去雇佣10个人借鸡,实现规模效益……这种模式,1亿人中只有一个人成功,或者每个人要经过1000年才能凑到那个数量。

而我的模式是什么呢?很简单啊,同时借一亿只鸡,生一亿个蛋,不就成了!

你说我瞎扯?不可能?嘿嘿,这可不是用IQ题逗你乐。

你会反驳我,借一亿只鸡,根本就是不可能。呵呵,本质就在这里:帝商与普通小商贩的区别就是“没有不可能”,专门做“不可能”的事情。

“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听说过吧?皇帝我都能借,何况区区一亿只鸡!你知不知到,中国多少地产大王就是这样“借”出来的!

帝商都是商业跆拳道的黑带九段。帝商原始积累的第一段修为,就是一个“借”字。

你看我一辈子什么时候都在借,什么东西都敢借,什么事物都能借:我睡觉的时候借梦,封人嘴巴借鸡肋,借完鸡肋又借刀,想耍人我就借头发,借头发觉得不刺激,就借人头,人头都敢砍了,还有什么我没借到的?我就借帝,以号令天下:

借刀:别人在讨论怎么征集20万人杀董卓,我借了把刀一个人就去干——借了天下正义。

借马:事情没干成,我借了他的私人轿车,跑了,以后一直没还他——借了逃生机会。

借势:董卓侵吞国有资产时,大人物没人敢吭声,这正是我这个小人物的机会,我在互联网上群发邮件,得到十八路诸侯响应——借成自己的名声。

借梦:我是趁董卓睡觉的时候去杀他的,我怕别人依样画葫芦,就借梦游杀人,从此没人敢在50步距离内靠近我——借得安全。

借人:徐庶帮助刘备,令到我的市场竞争成本太高,我就把他借来,哪怕他一言不发

——借了别人的竞争优势。

借鸡肋:杨修口太拽,我借了一个鸡肋塞住他的嘴巴。曹魏集团从此就没人敢和他一样拽了,这叫借鸡封口——一个鸡肋就封了数百万人的口。一个鸡肋在我手中就发挥这样的作用,还不用借全鸡呢!

借发:我割发代首,使得公司制度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借了公信力。

借头:我在军需供给危机中借了粮官的一颗人头,加以“克扣军饷”罪名,稳定了局面——借了军心士气。

借力:我“唯才是举”——借天下英才,成就霸业。

借帝:最后,我借了董事会主席,“挟天子以令不臣”。

一个人要出来混,首先不是想你能干什么,而是你能借什么。刘备不是这样吗?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干,结果什么都干不了,直到有一天他借到荆州,就什么都干成了。孙策也是靠借3000旧部做本钱,建立起江东霸业的,为什么只有他们两个和我能成功?就是因为在整个三国市场,只有我们三个人“借”的能力登峰造极。

上完这堂课,大家从今天开始就要尝试到处去“借”了。学习“借”的目的,是要看看你能借到多少(借完不用你可以马上还给对方),过一段时间再借,看看借到的是不是比以前多了。如果是,证明你的赚取力、你的信用、你的价值在提升。

你“能赚到什么”,不表示你的价值;只有“借到什么”,才能表示你的价值。为什么用一栋楼抵押就能借到1个亿?因为按照某种资产评估方式,那栋楼值1个亿。所以,你能借到多少钱,就证明你的个人价值是多少。

别批评我,谁批评我我找谁借钱!

历史链接

借刀:189年,董卓篡权,曹操自告奋勇,借了七星宝刀,趁董卓休息时行刺,被董卓在镜中看到,翻身疑问曹操,曹操急中生智,诈称献宝刀,吕布刚好牵马过来,曹操随机应变,请求借宝马一试,趁机骑马逃脱。

借头:193年 曹操攻打袁术,不料军粮接济不及,军心动摇。曹操急中生智,命令仓官王垕用小斛代大斛发放口粮以应急,士兵因此大发怨言。这时曹操密诏王垕入帐,对他说:说:“我要借借你的头平息军心。”于是曹操将王垕斩首示众,稳定了军心。

割发代首: 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当兵马经过一片麦田时,曹操下令三军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无赦。但他的坐骑受意外惊吓,踏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当即拔剑假意欲自刎,被属下“劝阻”,遂割发代首以严肃军纪。

借人:曹操为了得到名士徐庶,知道他是个孝子,就计骗徐庶之母,再以庶母之名送信给徐庶,迫使他到麾下服务,但徐庶拒不侍曹,后人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借梦:曹操害怕在睡梦中被人暗算,一次假装梦游,拔刀杀了卫士,醒后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自此没有人敢太过接近他。

借力:曹操致力于搜罗天下人才,三次颁布《求贤令》,并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帝商第二段修为:跑——善逃者生

三十六计最绝的一招是什么?“走为上”。但是现代人讲速度,“走”太慢,要“跑”。

有哪个老板是百战百胜的?一辈子做生意没亏过?没有!既然没有,就要修炼撤退的本领。因为大多数老板都是赚了数百次,结果在一次亏损中就垮了。所以,帝商的第二段修为就是:跑。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赚了钱固然开心,亏了本也千万不要面子上过不去,发现投资错了,马上撤,别顾着伤心,别犹豫还有没有余地,因为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逃跑。我是三国资本家中的王者,这首先取决于:我是三国的逃跑冠军:

我第一次成功的逃跑就是借刀杀人,借马逃跑。我想“做”了董卓,结果发现这笔生意风险大,马上毫不犹豫的撤资,还和吕布这个杀人王擦肩而过。好险!如果稍做犹豫,就血本无归!

  之后我还有很多次投资失策,果断“斩仓止血”的记录:

攻击董卓反遭伏击时,我马上撤退,虽然被徐荣射中肩膀,但还是跑掉了。还有一次就是中陈宫的市场策略,攻打濮阳却困在城中,逃跑时吕布就在我前面:险啊!我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杀人王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在我头盔上敲一下,问我:“曹操何在?”我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纵马向前追赶。超悬啊!我最闻名的一次逃跑就是流传千百年的商学院案例“割须弃袍”了。以后进攻东吴市场,平汉中市场时,我也有不少“逃命记录”,三国市场中,恐怕没有人比我逃跑的次数多了,跑得多,经验也多,而且我逃跑选择的时机也越来越准,逃跑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重整旗鼓就越来越迅速!

  跑是一种修为,不是每个老板都能做到的。跑的经验是:

1、 做任何事情要做最坏的打算,投资要设止损线,要不然就越陷越深,进了“黑洞”。

2、 发生危险,需要撤退时,要坚决,不能犹豫。

3、 不要顾面子,失败就是失败,没有“其实不会很失败”的。该割须就割须,该弃袍就弃袍,只要不割脑袋,不弃老本就行。

4、 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机会就是有机会,没机会就是没机会。宁可不相信“可能还有机会”。勇敢面对耻笑,只要你有一天翻身,就没人敢再笑你,而且会更加觉得你了不起。

董卓、吕布、袁绍、张鲁、马腾、公孙瓒……这些老板为什么都破产了,消失了?就是因为一亏损的时候,他们不懂得跑。

很多经理人也是这样,关羽就是不善跑,平时也没学习,一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又爱面子,打了一辈子胜仗,唯有一次败跑麦城。平时没逃跑过,一下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跑,结果一盘清光,连老命都搭上了。

我是短跑冠军,不过还有一个更厉害的高手刘备,他是长跑冠军,几十年都在跑,投奔很多诸侯,发现都投资错了,马上就跑,只要保存实力,抓住一个机会就翻本了,而且还暴涨几千倍利润。他那跑功真是天下无敌,自己跑,还能拉上一帮老百姓跑,别人是一边跑一边止损,他还能一边跑一边捡小便宜。孙权也不错,在攻打合肥时,打不过,他不会觉得以多胜少,不赚点路费没面子,而是马上就跑。

因为只有我们三个人懂得跑的艺术,结果那么多老板就我们三个人做大做强。善跑者生,我们都是“常”跑冠军。

帝商的第一段修为是“借”,但是善借还要善跑,要不然你通过第一段修为借到的都会打水漂,没打水漂的,又要被逼债还给人家。

领兵打仗的水平不在勇于进军,而在善于撤军;炒股票的水平不在懂得买进,而在善于卖出;做生意的水平不在懂得投资,而在善于撤资。

帝商第三段修为:快——速度决胜

练好了跑功,懂得掌握进退的分寸了,就可以勇往直前的进攻了。进攻就要有速度,因此,帝商的第三段修为就是:快。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就是快。

刚刚起家的时候,我就是采用以骑兵部队快速移动的作战方法取胜的。别人还来不及部署市场战略,我的产品已经铺天盖地的到达终端市场了。我凭借销售部的高速度进攻,以狼驱羊群的方式,以少胜多,以轻驭重,将黄巾三雄的销售部和产品围逼到山谷里,让他们集体“跳曹”,成为我们新员工的主力,曹魏集团迅速得到壮大。

之后,我继续以速度决胜,全速前进,打垮那些睡大觉的竞争对手,荡平北方市场。紧接着,当刘备还在扭扭捏捏的推却荆州的时候,我日进300里,直抄宛叶,迫使他抛妻弃儿逃跑。那个时候,没人敢叫我的名字,因为他们说“曹”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兵临城下,说“操”的时候,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科技日新月异,商业的创新和进攻就要如此神速。

  但是生活中,世界上并非永远是速度决定一切,有时候人就是太急于求速,而忽略其它得失。

高速公路上行走,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也许你回答“速度”。

长途司机却会告诉你另外一个答案:“安全”。

而赤壁大战后,我认为最完美的答案,就是“安全前提下的速度”——我相信这是人们修高速公路的目的。

对于我们曹魏集团来说,开车(马)已经是家常便饭,我们集团有的是F1高手,但是开船我们还缺乏经验。夺得荆州之后,我就是太急了,大家还在晕船,还不懂得怎么开船的时候,我沉不住气,马上发动名为“赤壁大战”的营销推广计划,进攻东吴市场,结果被周瑜放把火烧光我们的产品,我只得又发挥第二段修为,跑。

好不容易跑到华容道,被关羽拦住了,我不得不又使出第一段修为:借,向他借路(可见帝商的九段修为是环环相扣的)。

以上事实说明:帝商的快不是一般的快,是有艺术的,是一种很难练成的修为。“光速前进”不是快,“箭速前进”更不叫快,用孔明的话说,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不能像蒙眼的驴子强闯,而是首先要确保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在修炼这个“快”字诀之前,要先修炼逃跑——懂得逃跑,进攻起来才安全。

所以,快不等于急,快的内容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而快的本质是:保持安全前提下的速度。

帝商第四段修为:犟——“弹”而“簧”之

能为帝商者,必百折不挠。

但很多人总把“百折不挠”和“誓不低头”对等起来。因此,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曾经每战必胜的知名企业家之所以突然销声匿迹,不是因为他们失败太多,而是跟本不能接受自己会失败。

因此帝商的第四段修为就是:犟。犟,就是要有韧性,要做弹簧,压下去,又弹起来,压力越大,弹起越高。

我是一个实干派的人,我做事的犟就像在拳击,每次被打,马上回缩,把损伤减到最小,然后根本顾不得伤口,就用最快的速度站起来,然后给对方狠狠的回击——除非你能打死我。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口气直到把北方市场统一为止。

我和吕布在大拼价格战,夺回兖州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的每一场市场进攻,要么就不发动,否则就一定要打到底,就算遇到多大的打击,决不半途而废。即使一时有后退之举,也是为了保存实力,稍做重新组织后,我又会猛烈攻击。

有些老板总是以为自己是号人物,发起商业竞争,失败了,不懂得像弹簧一样先缩,再弹,而是不顾一切继续攻击,自己亏损累累,直到把弹簧拉成一条直线,才发现自己动不了了。比如刘备,成为帝商之前,他的腰梁骨可以九弯十八曲(要不是张飞揪过董卓,刘备还可能投靠他),但是一成为知名企业家,就牛起来,低不下头了。关羽失败了,他无法接受,结果发动彝陵之战败得更彻底,没脸见记者和投资者,钻到地缝里不出来了。结果也被商会吊销“帝商”执照。

事实上,真正胜者总是在发动价格战、规模战之前,就做好两败俱伤的准备,但是绝对不能两败俱亡,更不能打不倒别人,自己却死掉。而是每次有输的时候,注意保存实力,这样才能连翻出击,直到打倒对手为止。

我开始连败连战,但不愿意浪费太多的时间去伤心、去后悔,别人擦伤口的时刻,就是我缩回蓄力的时候,调整市场策略,迅速投入新的市场竞争,不断争取扩大市场占用率,一旦成功,也决不停留,以别人难以反应的速度,迅速扑向下一个机会。

当然,这和第二段修为:“跑”字诀是不矛盾的,当被打败时,为了不被打死,一定要跑,有多快跑多快,保存实力,然后当竞争者认为你刚刚败退,没有任何警惕时,你以更快的速度卷土重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帝商之犟,不是牛脾气,不是“誓不低头”,如果“誓不低头”,只能像关羽一样引颈就刀,换个“小名节”,那是毫无意义的。帝商之犟不是金刚掌,而是太极拳,在摸爬打滚中成长、成熟。

历史链接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攻打徐州,陈留太守张邈造反,伙同陈宫拥护吕布,占领了曹操老巢兖州。 曹操全军开赴濮阳,即刻亲率精锐乘夜突袭,将吕布濮阳城西的偏师完全消灭。陈官判断只有曹操才会如此主动出击,吕布全军出击围歼,曹操大败,杀出重围。刚刚突围立刻又组织进攻,吕布为之吃惊,双方展开惨烈的巷战。吕布军队素质高,曹操兵迅速溃败,曹操当机立断,放弃本阵,快速撤退。混乱中,曹操几乎被吕布抓获。曹操逃回本营后立刻亲自劳军,然后命令全军马上制造攻城武器,再度攻城。吕布和陈宫猜测曹操伤亡惨重,遭此败后必然士气大挫,结果发现曹军又来了。似乎失败的不是曹操。畏惧之下,吕布根本不敢出战。双方相持了百多天,这时遇到了蝗灾,双方退军。

兴平二年(195年)春天,缓过气来的曹操再次亲率军攻打吕布,迫使吕布后退。夏天,吕布反扑,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败而逃。曹操对吕布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败退中的吕布与陈宫部会合,聚集到一万多部队,转身又来战曹操。曹操大胆的采取了“空城计”虚张声势,吕布不敢贸然进攻。曹操连夜调回了大量的部队。而吕布知道曹操昨天的举动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第二天一早便主动进攻。结果曹军伏兵大出,大败吕布。吕布连夜逃走,放弃了兖州,投奔刘备。在这场战争中,曹操的表现非常出色,他在连续失败中没有气馁,屡败屡战,以燎原烈火一样的疯狂热情激励出了全军的斗志,虽然身处逆境,但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吕布,最终取得胜利。

帝商第五段修为:笑——苦中作乐

帝商的第五段修为是:笑。

你笑了——你觉得人人都懂得笑,“笑”这么简单的动作,都是“修为”?你觉得可笑而笑。但是,如果正当你的事业如日中天,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在一个事件中亏掉一大半,或者你老爹、儿子被人杀了,面对仇人,你笑得出来吗?

我做得到!

三国市场的老板,很少人像我这样大起大落,并经历过那么多惨败。多少老板都是一蹶不振,再败而亡,他们的名字和品牌从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只有我,一次次顽强的站了起来,心里流着血,脸上露出笑。

即使赤壁大战这样的全面溃败,我仍然会哈哈大笑,每逃出一个伏击点,我就捡回一条命,难道不值得开怀大笑吗?失败已经是失败,难道伤心有用吗?

任何失败,我都能面不改色,笑声依旧——只有笑傲挫折,不沉溺失败,才能使得自己一次次坚强站起来,卯足犟劲儿,迈向新希望。“笑”和“犟”,也是帝商修为中相生的一对。

——只要你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只要你不击垮自己,没有人可以击垮你!所以你要笑,而且要常练习。今天股票跌停了,今天项目挂了……你要对着镜子笑,不是苦笑,一定要看到自己坚强的笑容为止。然后把失败抛之脑后,把烦恼抛之脑后。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只要失败的时候你能笑。

像孔明那样日子过得多痛苦?连《出师表》都像开帐单。我就不同,闷的时候就唱卡拉OK:“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人生不过百年,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弄得员工也过不去?钱是赚不完的,有去也有来,人要懂得享受生活,要偶尔“对酒当歌”,才能更有精神工作。

除非你能像刘备那样黑,黑到哭功胜于我的笑功,可以哭到地动山摇。你就可以不笑。但可不要哭也哭不成,笑也笑不起——社会上百分之九十的平庸人就是这样。每天都哭笑不得。

但我总觉得,学笑难,学哭更难,笑得好难,哭得好更难。所以建议大家学笑不学哭。

帝商之笑,最高境界就是:把成功写在脸上。

哪怕你败得一塌糊涂,你都要让看到你笑容的人感受到——你无时不刻把成功写在脸上。

心里流着血,脸上露出笑。把成功写在脸上,投资者和机会就都不会离你而去。

历史链接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退军时,曹操号召大家凭借绝对兵力优势追击,“一战而定”,但是大家各怀鬼胎,只有曹操带少量部队攻击,在荥阳遭董卓大军反扑,十八路诸侯居然坐视不救,曹操几乎面临了家破人亡的惨境。但逃出来后,曹操仍然笑对各路诸侯,并耻笑他们。后来,他的父亲被陶谦杀死了,但为了战局,他还是可以面不改色,强作欢颜,跟陶谦握手和解(但后来兴兵屠城);在宛城,儿子和最心爱的大将典韦被张绣杀了,但为了战局,他仍可以笑迎张绣,跟张绣结盟,并且之后也没有诛杀张绣。曹操是一个非常坚忍、打不垮的军事领袖。

208年,曹操在赤壁溃败,孔明派张飞、赵云等在曹操必经之处的险要地方设下埋伏,曹操逃到每处设伏点,都放声大笑周瑜和诸葛亮的错漏,说在此处设埋伏,必然可以擒拿自己,每次笑后,伏军就杀了出来。诸葛亮料定曹操会走华容道,派关羽把守擒拿曹操,关羽为报早日曹操收留和知遇之恩,放了曹操

 这一次你才是主角 这一次我决不瞒你

帝商第六段修为:忍——以心为盾

前面的五个修为,使我成为一个商界高手。但是,在赤壁,我使出这五段修为,最终还是失败,如果不是我平时敬重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曾经放了关羽一马,那么,“跑”字诀在华容道也发挥不了作用。

这段经历,使我陷入了深思。其实一路快速挺进,我还没时间坐下来好好思考。赤壁大战是我人生的一个低谷。而这次坐在谷底思考,使我修炼成帝商的第六层心功:忍。

赤壁大战使我认识到:经济规模不等于规模经济。

过去我是怎么胜利的?袁绍集团天下九州有其四,具备有无可匹敌的经济规模,但是由此他骄傲自满,不把天下小企业放在眼里,急于扩张,想大鱼吃小鱼,结果倒是先让我这快鱼在官渡之战咬了一口。如果这时候我也是见钱眼红,去和他拼斗,可能赢的还不是我,因为他只是受伤,但是实力还是最强大。我接受了运营总监郭嘉的建议:忍。我忍,忍到最后,袁谭、袁尚分裂了,最后他们的财产也是别人送上门来,我不费一兵一卒。

而赤壁之战,我就是不能忍,犯了袁绍集团相同的错误:自以为财大气粗!

每一次新的市场机会来的时候,抓住机会的人为数是不少的。但是,市场上绝大多数赚取第一桶金的人,都会过于自信,盲目扩张,所以最终只有少数人成功。经济周期低落的时候,经济政策不明朗的时候,竞争对手太强大而不断挑衅的时候,利空消息开始出现的时候,要忍;经济过热的时候,跟风如潮的时候,利好消息漫天飞的时候,更要忍。

打垮竞争者的方式有两种:一、集中优势,密集打击,直到打倒为止,这是击其优势;二、发现其弱势,针对弱势进行牵制,静观其变,让敌人从内部打垮自己。面对孙刘联盟,既然我不能击其优势,何不就牵制其弱势呢?既然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我曹魏集团都能够在与袁绍集团竞争中“忍”,那么,曹魏集团现在已经是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应该更加能够忍得!

以心为盾,是为忍。我不相信“命”,但我相信“命运”,命是可运的。我喜欢看股市,因为人生就像一只股票。人的命运,像股票一样,总有起落波折,总有“蓄、守、发”三个阶段。这不是迷信,这是规律,认识这个规律,命就能运起来,就可以豪情万丈的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赤壁之战后,就是我们的“守、蓄”周期。

于是,曹魏集团从赤壁大战后,开始从全面的战略进攻,转为全面的战略防御——忍。我们实力强大,虽然在他们的频频进逼下,偶失一村半县的市场,但是不伤根本。其间虽有主动出击的小打小闹,那都是宏观战略行为而已,我们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市场扩张行动。于是,我们忍来了孙刘联盟的分裂,忍来了孙刘大战,忍到了诸葛亮退休,忍到孙、刘的后代都没有危机意识。

而那个自以为是的孔明则和我相反,烧钱做推广,曹魏集团就等着他们消耗殆尽,然后反手“以心为刀”,尽屠傻猪。

“忍”,不是说你处于困境,没有任何力量,仰人鼻息,要忍气吞声,那只是普通之忍。普通之忍,是认为“忍字心头一把刀”,是被动的,无奈的,始终你会觉得痛;而帝商之忍,是“以心为盾”,先“铁了心”,再主动用心去做盾。你“以心为盾”都没人能耐你何,当你有一天以心为刀时,则天下利器,尽如刀泥。

历史链接

从历史事件分析,足够的耐心常常使曹操取得胜利,而过于急躁是他每次失败的原因之一。

官渡相持的时候,兵力和袁绍相差很大,只能勉强保住城池不失。曹操怕支撑不了,派人问荀彧对策。荀彧替曹操下了决心,并且以超凡的远见指出“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果然不出所料,形势真的发生了变化,曹操也抓住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赢得了官渡的胜利。官渡之后,袁绍病死,袁尚继位。袁氏实力犹存,曹操急攻不下。郭嘉指出“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提出“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果然,曹操一退兵,袁谭、袁尚就内斗。袁谭失败,前来投降曹操。后来曹操西进乌桓,郭嘉病死。留下遗书,这就是著名的辽东战略:“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停兵耐心等待。不久,公孙康献上二袁首级。至此,北方完全平定。曹操的这些胜利,几乎是在忍耐等待中取得的。赤壁大战之后,曹操放弃了南下据点,全面进入战略防御,发展北方生产,继任者也基本沿用这一战略:凭借强大的优势,敌人无可奈何,不必担心威胁更本;而按兵不动,等待敌变,再集中力量击溃。而蜀汉则不断消耗兵力,导致两国的人口和经济不断拉开距离,最终蜀汉败亡,而孙吴采用类似曹魏的以守为攻战略,但毕竟实力远远不如曹魏,在内部腐败情况下,曹魏出兵一举灭亡吴国。

帝商第七段修为:狠——无狠不帝

如果狼对羔羊不狠,就要变成青草;老板对市场不狠,就就要变成乞丐;成功的企业家在商界不狠,就不可能成为帝商。

  所以帝商的第七段修为就是:狠。

无狠不为帝。我在前言部分已经讲过:一金铸成千滴泪,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人来完成。

你说我残忍,是的,我认了,但是每个企业家,都是一样的,借全体员工的智慧,借全体员工的血汗,积累财富。一个国家的政权也是如此。

我借王垕的人头,世人都说我狠。我在和袁术火拼市场的时候,发不出工资给员工吃饭,没办法,得开除王垕。但是,下棋都知道,两害相侵取其轻,弃车保帅。成功的战争都是这样——利用小部队,吸引对方主力,然后集中自己的主力,打击对方命脉。而在作出这些行为的时候,注定“小部队”是要牺牲的。这叫牺牲小利益,完成大战略——市场上多少老板,都是通过利用某些经理人,或者牺牲员工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超额利润的。比如说,钻空子,出篓子,被人捅破了,找个替死鬼浸笼子。

大家还说我在选择接班人上“狠”:对曹植太狠。如果是赤壁一战我成功,那么继承大统的必然是曹植,大家都知道一开始我很看好我最聪明的儿子曹冲,而后我看好曹植,重点培养的也是他,但是后来为何给小丕当董事局主席?因为曹植不够狠,我不能选他——刘备、孙权的那些儿子们身上你就可以看到了。那就是教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刀,什么是血,什么是业绩。

狠字不必多说,也不好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世间铜钱一样臭。成功的商人都是狠的,只不过狠的方面各有不同。大家不要笑企业家狠,也不要怨企业家狠,因为能成为帝商者,都是狠字上面一个点:狼。

历史链接

曹魏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曹操起兵陈留、讨伐董卓、夺衮州,建立了根据地;后平青州、占许昌、挟天子,为争雄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政治上的主动权; 之后,曹魏采取了先近及远,分化瓦解、先弱后强的原则,逐一击破了盘踞于中原各地的陶谦、袁术、张绣、吕布等诸候势力。官渡一役,一举铲除了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袁绍军,乘此席卷乌桓、南吞荆襄,完成统一北方之举。及后因在军事上胜利不断,从而使曹操一度放弃了原有的战略原则,企图一举消灭孙权及刘备二集团,终致赤壁大败。赤壁一战后,曹操再次以各个击破为指导,并西凉、取汉中,解除了关西之制,汉中虽后为刘备所夺,但此举为曹魏与蜀、吴“逐鹿”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阶段是曹魏发展、壮大、成熟时期。

第二阶段:从失汉中至姜维十一伐中原止。这段时间中,曹魏集团看到蜀吴结盟,势力最强之际,开始从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坚持采取守势,接连挫败诸葛亮、姜维的频繁北伐,以持久战的形式,迫使蜀汉长年屯兵于野,国力空耗,同时,利用蜀吴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行分化瓦解,终至魏击蜀而吴不救之境地。

第三阶段:魏军灭蜀、晋朝吞吴。这一时期,魏晋乘蜀汉将帅不和、姜维避祸、国力日弱之机,用奇兵,取西蜀;及后,晋兵出蜀、荆,合击吴于下游,一统天下。从魏武至司马立晋,七易其主,但其战略方针和原则基本能够一脉相承,魏晋在鼎立三分中始终保持着力量上的强势,是魏晋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帝商第八段修为:反——背常叛规

众生随大流,我独逆流上。

出类拔萃者,必卓尔不群。所以帝商的第八段修为就是:反——反其道而行之。

为什么我能够在市场战争中经常胜利?为什么我能够在每次失败后很快又重新崛起?为什么我每次进攻看上去都投入所有的筹码,但是失败了却能够主力犹存?

因为在商界,绝大多数人的竞争思维观是:我如何能打败竞争对手。而我曹操的竞争思维观却是:竞争对手将会如何打败我。

——第一种方式,你只会考虑自己的优势,或者别人的劣势;而第二种思维,会使你系统的考虑自己的优势劣势,竞争者的优势劣势。

这就是帝商心功修为之“反”。

正因为这一点,世人都说我多疑。其实多疑的背后,就是这样一种思维。

我曹操有四“反”:

1、 胜败之反:

我为什么失败的时候还是呵呵大笑?就是因为“反”。比如在败走华容时,换成别人,必哀鸣疾首,只顾夺路逃窜。而我却反过来设身处地,处处在想:如果我是诸葛亮,我将怎样在哪里埋伏杀曹操?结果我就笑了。虽然一笑完我设想的结果就不幸出现了,但是最后我还是没有不开心——因为我觉得,诸葛亮想到的我都想到了,我虽然输了钱,但是没有输了智。而我的实力还是他们的数倍,只要我不输智,我就还有机会成为胜者,成为笑到最后的人。这就是每一次失败我能若无其事的秘密。

2、 利益之反: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我迎来东汉董事局主席的时候,袁绍见我功大,不满,我不封自己做大将军,把大将军的牌照发给他,不仅满足了袁绍的虚荣心,也让所有争名夺利的人将妒忌的目光投向了他,这些争名夺利的猪,真是蠢。

我代理行使东汉集团董事会所有权力的时候,从没打算过自己坐上那个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其实坐不坐,没什么区别,可笑世人却常常为了一张有名无实的凳子,和自己过不去,和别人也过不去,结果大家就都和他过不去——袁术就是这样。

纳谏之反:

我进攻乌丸市场的时候,绝大多数行政和策划人员都提出反对,但是我还是听了运营总监郭嘉的话远征,结果胜利了。之后,我对所有当初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都给予现金奖励。而赤壁大战失败了,我更是没有忘记赞扬和表彰当初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前者,是因为我是一个很有霸气的人,难免比较独断,大家提的意见,都是为了公司好,如果不表扬他们,他们会觉得我胜利了,等于他们提意见错了,就惧怕我的权威而以后不敢提意见——这些意见可以避免我很多细节的失误。后者,等于老板勇敢的向公司员工承认自己错误——失败是由于自己没有听取意见。这两者的做法,百分之九十九的老板都无法做到。这需要大气,大度和大魄力。任何意见都是应该表扬的,哪怕看上去多么错误,错误的只有你的选择。

3、 用人之反:别人是学历招人,我则“唯才是举”。

反,不是逆。反,是要用大魄力 “背常叛规”。反是一种智慧,反是一种创新。要赚大钱,绝不能随大流, 思路决定出路,这是帝商之道。

历史链接

让大将军之位于袁绍:(建安元年)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战胜而重赏反对意见人士:曹操远征乌丸,条件恶劣,当时几乎所有的谋士都反对,但他仍然坚持了郭嘉的战略,大获全胜。回到易州后,却重赏先前劝谏不要攻击的谋士。曹操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帝商第九段修为:诡——无商不奸

哪个老板敢说自己不奸?没有,绝对没有!有的话,我把头批下来给你(当然,是割发代首。嘿嘿,诡吧?)。

商界之诡,九转回环。比如关羽从荆州出师攻我市场,我们就怂恿孙权去拿回荆州公司,这是很损的。孙权砍了他的头后,快递给我——等于告诉刘备,他打荆州、杀关羽是奉我的命令(因为关羽正是攻打我才离开荆州的),嫁祸于我,这更损。我呢,则把关羽的人头风光埋葬了,群发QQ哀悼,还在网上给他扫墓,表示事情与我无关——刘备想起以前我曾经五关放关羽,关羽又在华容道放我,在加上我把这人头一葬,会相信我是敬重关羽的,不会杀他。那么无论夺荆州,还是杀关羽,都是孙权趁人之危。结果我们曹魏集团就坐在家里看三国电视台现场直播真人真事的《彝陵大战》!哈哈!整个三国市场的矛盾转移之诡,没有比这桩事情更损的了。

商界之诡,无奇不有。比如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开始的时候要拉拢刘备?刘备那么矫情,一早就应该除掉。我为什么拉他?第一,我让董事局给他发了“皇叔”特级资格证,是想让舆论知道,我是没有夺取国有资产的野心的,还处处尊敬善待他们家族的人。第二,他像一个保险公司的主管,很多老百姓都以为跟了他就买了养老保险。其实他靠的是手下有几个销售精英,我要的不是他,当时他一跳槽,他手下那些打工的也会跟着跳到我这里,明白不?第三,刘备狼子野心,他手下兵不过千的时候,就梦想夺取东汉全部家产,当世界第一富豪——他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禅,一个叫刘封。“封禅”二字,只有九五之尊才敢用,而且一般不敢轻易放在名字中,皇帝以外的人用,是要夷九族的。我是要世人知道,这个家伙心里想着什么。不过,我的诡,还算正诡,刘备是阴诡,“皇叔”牌照居然被他利用上了,而且令得不少人都认为“封禅”就是他们家的事儿。

我觉得我奸就奸。不像刘备,刀心佛口,从来不承认。

比如市场竞争,我就常常以诡道取胜。

  举例来说,官渡之战后,我们的和袁绍集团在仓亭又对碰上了。程昱献上十段埋伏之计。袁绍几十万人一起攻上来,销售经理许褚假装打不过,不断退缩市场,他们不断追铺市场。逼到河边,我们没退路了,要么跳到河里(我挑选跟许褚的人都是不懂得游水的),要么和他们拼了。大伙肯定就是背水一战了。许褚转身就砍了十几个人,袁军就退,一退,我们预先埋伏的人就一段一段截杀,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形:追了一天,前面追到许褚的袁军,人已经很少了,抵挡不了许褚,他们觉得后面有他们大队人马,就有依赖性,想退而汇合,而我们的人不懂游水,都死拼了,突然见到他们退,就更勇了,用力砍了。后面的袁军呢?所谓“劲者先,疲者后”,他们觉得前面年轻力壮的都拼不过,都逃回来了,以为前面有很多魏军,就更加退后,而我们十段伏兵就逐步补充进来,造成魏军越来越多的错觉,所以我们越来越勇,而他们就更加怕了,于是心理崩溃了。军倒如山崩,当他们倒退的时候,就是“劲者在后”,等于排成“优良中差”让我们按循序追砍(进攻无序,倒退却在我们的“诡道”上很有次序了,哈哈。),有作战能力的都先砍掉了,非常有成就感啊!其实我们人很少,如果不是分十队,就会被几十万袁军围起来“切瓜”。

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虽然亏损,还不至于清盘,而经过这次,袁氏百年老店的招牌就被我拆了,而曹魏集团,则一下子威震四海。

“兵者,诡道也”,(《孙子》),商者,也是诡道也。正所谓无商不奸。因此帝商的第九段修为,就是:诡。

历史链接

公元200年底,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公元201年4月,两军再遇仓亭,首次会战不分胜负。而袁绍兵力占绝对优势,如相持对曹操来说是很危险的,操与诸将商议破绍之策。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绍追至河上,“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绍矣。”操然其计。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预备次第截杀。中军许褚为先锋,至半夜,操令许褚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许褚回军便走。袁绍引军赶来,喊声不绝;比及天明,赶至河上。曹军无去路,操大呼曰:“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众军回身奋力向前。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袁军大乱,遂致崩溃。败退路上,曹军连续追击,十队埋伏,五次截杀,终使袁绍军马死亡殆尽。

总结:九不离十,瞒行天下

修完了这九段心功,你就可以登峰造极了。不过,这九段心功,还不是帝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我小名叫阿瞒?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自己达到这心功的最高修为,第十段:瞒。

可是我太真实了,我做不到“瞒”,我只是练了点皮毛,还没来得及深入掌握,就退休了。为什么人家讨厌我?就是因为我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个“负”,大家都理解成“辜负”,但是如果我练成“瞒”功,大家一定会理解成“背负”。我的确是背负着天下人啊,皇帝都背了,担子多重!如果不是我,天下还不知道几人会称皇称帝。可惜我没练成“瞒”功,无法美化这个“负”。

刘备则一开始就懂的“瞒”,他是倒过来练这十段心功的。虽然这样做最后根基不扎实,并且经脉逆行,“笑”练成“哭”,“犟”练成“软”,最后在“忍”字诀上走火入魔,忍无可忍而死于彝陵之战。但是,至少刘备窃了天下(兵不过千思封禅,汉室未亡先称帝),天下人都被瞒了,而我,却被骂为“汉贼”,“国贼”。如果我能练成此功,则“天下无贼”!

刘备真是高手啊!因为事先练成这“瞒”字诀,他每逆练成前面的九段的任何一段,就都会被化于无形,比如“狠”,我的狠是“正狠”,而刘备的狠是“阴狠”。刘备杀人放火屠城淹州,都是让别人去干,接受徐州、荆州、甚至坐上董事会主席的位置,都要变成是诸葛亮“逼”他的,世人的眼中,他还是正派的,他手下的人帮他承担了道德责任。他下面的经理人也多少学了点“瞒”功,比如诸葛亮,整个赤壁大战他做了什么贡献呢?只是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做的,他却瞒了天下人,把功劳归到自己名下;另一个就是“借东风”,其实赤壁之战的胜利当然主要是周瑜的功劳,现代科技已经证明“借东风”是一场SHOW,他借不借都会有。诸葛亮练成了“借”字诀,而借字诀一加上“瞒”字诀,就威力无比,刘备就靠这两招索取“业务提成”,他们本没多少兵,手下的这些兵也没帮东吴做过什么,只是趁火打劫,拿了不少好处!好在他最后是“走火入魔”(走进陆逊的火中,入地为魔。呵呵)。要不然,我真咽不下这口气。

最后真正集成十大心功者,是司马懿,佩服啊!在我的眼底下,他天天偷拳,学习我九段修为,而后练成“瞒”字诀,瞒过了我这个九段高手,瞒天下之人,瞒天下资本,成为真正的天下狼王,商中之帝。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唯才是举”本是好事,企业起步初期,用其才而不问其德,发展才快,这个问题不大,因为老板自己可以控制得到。但是,企业大了,就一定要用符合自己价值观和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的人,德才兼备,否则,就是养虎为患。我曹魏百年基业,兴于此,也毁于此。这是我的教训,切记!

所有现代名人的传记之所以能够流传,就在于“瞒”——懂得进行美化,或者用非常手段赚取第一桶金后,“金盆洗手”,改做正当生意,而后只展现自己正当的一面、艰苦奋斗的一面,百折不挠的一面;不展现他们欺诈、奸险的一面,糊涂、蠢败的一面——哪个“成功人士”会承认他是靠挤兑工人的血汗提炼金子的呢?如果不把这些瞒掉,你就缺乏仁义道德,你就不能当上“劳模”,哪怕你说的都是真话。中国二十四史都是老板的历史,不是员工和顾客的历史,更别说普普通通的一个什么商人传记。

上面说的都是真话。真的,在三国市场,我为了练“瞒”功,也瞒骗了不少员工,但这一次我决不瞒你!希望你能有所启发,也不要再被那些美化了的表象所骗。多用心听,而不是耳听;多用心看,而不是眼看;多用心说,而不是口说,多用心做,而不是手做,参透其中奥妙,则天下之道,尽在不言中。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于许都 (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 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许劭《魏书》: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6676.html

更多阅读

旗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体裁衣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旗袍是中国的,适合东方女子外型的丰腴圆润,气质的含而不露。旗袍不宜排骨美人,更不宜骨架粗大的西欧女子。高跟鞋是旗袍的最佳拍挡,二者都是挺胸、收腹、提臀的有效器械。旗袍是说明身份的,庭院深深的大家闺秀,书香门第的小家碧玉,从石板小

声明:《这一次你才是主角 这一次我决不瞒你》为网友王晨正发光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