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浙江在中央领导 “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的指示下,积极开展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各地市、县全面开花,在各级政府管理下,真抓实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地,使科技工业园区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占了一席之地。
(一)科技工业园的由来
据资料记载,科技工业园在北美叫“大学的研究园区”,在其他英语国家叫“科学园”,在法国则专门创造了一个新单词“技术城”,在日本有“科学城”的说法,我们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科技工业园”,这种说法始自硅谷。他们兴办科学工业园是在50年代末,由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一片果园谷地开始的。创办的原因是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有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的日益强烈的要求。斯坦福大学在学校附近买了大片谷地,校方当时同意把这些果园无偿地提供给想搞产品开发的师生们,于是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产业就把“果谷”变成了“硅谷”。
“硅谷”的出现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大学发展形成研究生院,工厂发展形成公司,研究生院与公司如何结合呢?就是科技工业园。它实现了科研、开发与生产的结合。
硅谷一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1985年硅谷已从斯坦福大学所在地伯罗阿鲁托延伸到谷地另一端的圣·何塞,有几千家企业,100万雇员,成为绵延150公里的高科技产业带。
科技工业园在欧洲的大发展是80年代初,随后在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发展,至今全世界已经有大大小小900多个比较规范的科技工业园,从业人员数百万。其发展的动因与硅谷基本相同。
(二)如何创建科技工业园
科技工业园是按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创建科技工业园要有客观条件,绝不是圈一块地,挂一个牌子就能解决问题的。正像某人在自家厨房前挂一块饭馆的牌子,不会有顾客,不成其为餐厅一样。
我认为创建一个科技工业园必须考虑以下这些条件。
(1)以一所以上的名牌大学或科研院所为依托。它不仅是科学工业园的技术源和人才源,而且一般在地理位置上也很靠近。美国硅谷的起步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
(2)有一片具有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一般在大城市近郊,环境优美,交通方便,信息灵通。
(3)有一批科技创业人才。既有经营管理型的,又有技术开发型的,两者要搭配得当,并致力于把人才培养成全才。
(4)有一批高技术企业,其产品应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特征。
(5)园区内有一个新型、高效、精干又廉洁的管理机构,不仅行使许多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而且协调技术、金融、培训和市场等各方面为企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
(6)有一个以上的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扶持技术创新和高技术创业。
(7)和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对其有促进作用。
(8)不破坏周围环境,并逐步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周围环境质量。
(三)科技工业园的管理机制
从查阅的资料看,科技工业园起步阶段是依托大学发展起来的,后来,由于大学受到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并且缺乏对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科技工业园逐渐发展成为由政府、企业界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三方参与管理的实体。这三方的目的各不相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目标是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全面培养人才,不断发展教育。企业界的目标是改进和创新生产技术,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获得更大的利润。而政府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实现执政纲领。在这三方里政府处于协调的地位,政府通过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协调,管理委员会和一般新区的政府既有相同之处,在机制和功能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我认为,这种管理机制的要达到管理的目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新型思想、丰富科技和企业知识及管理经验又敢于创业的人才。不但如此,还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号召力,才能吸引一批新型人才加盟,这种机制才活力,实现其功能。
比如:葡萄牙是一个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中等发达国家,是西欧的不发达地区,然而,葡萄牙欧拉斯市的塔古斯科技工业园区居然在1992年建立以后,于1996年创出了员工人均20万美元的年产值,这一产值为葡萄牙劳动力人均产值的10倍,超过了美国硅谷员工人均产值,接近世界第一大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员工人均26万美元的年产值,这是一个奇迹。其基本原因是:利用当前世界高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趋势,在一些特定区域内,集中一些高素质人才,集中信息、知识和高技术,采取新型管理方式,就能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做一些发达国家还没有做到的事情。
(四)科技工业园的未来
科技工业园是社会的新细胞。80年代末以来,西方经济一直处于长期衰退之中。但同时期科技工业园却蓬勃发展。这期间,美国达300多个,法国有35个,日本有22个。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工业园也蓬勃兴起,中国有53个,印度有19个。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如1989年法国劳力人均产值为37900美元,而索菲亚·安第波利斯科技工业园达135000美元,为其3.6倍。1996年中国劳力人均年产值约为1180美元,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20000美元,为其17倍。科技工业园必将在21世纪蓬勃发展,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社会细胞,展示出塑造新社会的广阔前景。
(五)科技工业园的各种类型
目前世界上的科技工业园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而且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和规范,然而,科技工业园还是因地制宜,有不同类型的。我认为科技工业园的创建者可以参照以下这些类型,或模仿某种,或取其综合,或者在现有各类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之上创建新型,因为科技工业园本来就是一种创举。
从资料收集来看,目前世界的科技工业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松散联合型
松散联合型的特点是:
(1)建园之前并没有统一规划,园区的开始是自发形成的。
如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都是这样,前者在50年代中从旧金山斯坦福大学的空地发展起,后者在80年代中于中国科学院附近的海淀街开始,都是民间的,自发的。
(2)占地面积比较大,没有特定的园区,只有一片地域,区域内各种产业混杂。
美国的硅谷先沿自伯罗阿尔托开始至圣·胡塞长达400公里的谷地发展,后又沿圣·弗朗西斯科湾开拓,总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中国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沿北京西北发展,扩大到北京整个西部和北部近郊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在上述两个区域内都不仅仅有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是新兴高技术产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一般没有作为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以行业协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松散的管理,促进各方协作和相互交流,并提供服务。
这类自发松散联合性的科技工业园一般是某个国家科技工业园初创时采取的一种形式,好处是省去一大笔建园投资,上马快,政府包袱小,但它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不是各地都可以效法的,其基本条件是:
(1)在该地区有强大的技术源和人才源。如硅谷地区有列世界名校前10位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西北郊地区有世界闻名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一般在大城市近郊,区域内有较好交通、信息、金融和商贸等基础服务设施,利用这些设施才能不单独投资建设又较快发展。
(3)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2、创建新区型
创建新区型的特点是:
(1)在大城市近郊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单辟一块农田或荒地建立集中的科技工业园,它又分两种类型:一是作为新城的一个部分,目前大城市另辟新区时一般在规划中有一个科技工业园在内,来带动新区经济发展,如上海的浦东新区,法国蒙彼利埃市的新城区。二是单独建一个科技工业园,如法国在地中海的“蓝色海岸”尼斯附近建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工业园,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和韩国的大德研究城。
(2)有集中的行政管理机构,一般成为一级政府。如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工业园的管理委员会就有行政、经济、财政等多方面的管理功能。
(3)有政府的较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些新区一般距技术源和人才源较远,必须有风险创业资金才能吸引创业人才,这些新区一般不具备足够的基础设施,只有大量投资才能建设科技工业园。
这种类型的科技工业园是科技工业园中最规范的一种,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但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地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旧区拓展型
旧区拓展型特点是;
(1)在原有经济技术区或大学科研区的基础上拓展新区,开发高技术,实现高技术创业。如以原有经济技术区拓展的德国斯图加特科技工业园和原有大学科研区拓展的英国剑桥科技工业园。
(2)筹集资金一般采取地方政府、投资银行和民间集资等多种形式,资金不很充足,但投资者多为内行,因此风险投资比较容易取得,项目较易获得技术支持。
(3)由于是拓展新区,资金又不够雄厚,所以一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新区因陋就简,如利用旧厂房,改造旧工厂或租赁场地创业。
(4)一般没有单独的行政管理机构,由原区延伸行政管理,因此给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带来一些不便。但中国这种类型的科技工业园一般都单独设有了管理委员会。
4、“孵化器”类型
单独“孵化器”类型一般有如下特点:
(1)通常是在大学里或附近,辟出一小块园地甚至只有一幢楼,作为“孵化器”,成为一个最为简单的科技工业园。如瑞典哥德堡的乔尔马斯大学“发明者之家”,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科技工业园和中国北方工业大学将办的科技工业园。我们浙江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科技工业园等等。
(2)这类科技工业园只完成科技创业的前期工序——“孵化”。一旦“孵化”成功,就要从孵化器中迁出,“孵化器”再接待新的高技术创业者。
(3)“孵化器”式的科技工业园,由于精力集中,工作较单一,因此孵化效率较一般科技工业园为高。
“孵化器”不失为在投资、园地等条件不具备、高技术创业者力量不强、队伍不大时,办科技工业园的一种因陋就简的有效方式。
以上只是科技工业园的几种基本类型,或者叫基本模式,我觉得有不少科技工业园是兼而有之的混合型,如许多旧区拓展型的科技工业园都是先从一个大学的“孵化器”不断发展而成的,亦称“小鸡不离巢式”。
(七)浙江要创办一大批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我们浙江自从八十年代开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全省各地已遍地开花,触角已深入到乡镇一级。每年地方科技工业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大致占整个国民收入一半左右。地方科技工业园区的生产总值也是人均产值的10倍以上。但从科技工业园区条件来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和葡萄牙相比我们则有比较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浙江完全有可能把科技工业园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浙江要创办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关键不仅要把产值抓上去,更重要的是要有我们自己的高技术创新能力。
中央领导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工业园区又如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认为创办科技工业园区的本义是为我国的高技术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法律、市场和国际联系等一切服务,让他们要什么有什么,在条件良好的园区内不断创新,创造自主的知识产权,并使之产业化,才能使我们浙江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使我们浙江在经济的一体化世界中独立自主地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们浙江的绝大部分科技工业园区远未像上个世纪末“工厂”吸引无地农民一样,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业者。大部分科技创业者自生自灭,退回到研究的“象牙塔”,一部分科技创业者四处求人借贷资金和市场支持,向多方面反映问题,也未能真正解决,原因是科技产业化不是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能实现的,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只能依靠一种新的社会机制。目前我们浙江科技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1)对全省科技工业园区尚无统一规划,各级科技工业园区各自为战,既不能形成拳头,也没有组成网络,反而造成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甚至互相影响。
(2)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业园区没有以大学和研究所为其主要技术源,因此缺乏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而容纳了许多非高技术项目;不能产生高效益,浪费了为高科技产业化专门配置的土地等资源。
(3)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业园区没有国际上科技工业园区的灵魂——规范的“创业中心”(孵化器incubator),因此对高技术项目的技术鉴定和产业转化能力十分薄弱。
(4)大多数科技工业园区没有风险投资机制,难以支持缺乏资金的优秀项目和创业者,对大项目更是无能为力。
(5)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能给创业者或新产品提供国内外的市场服务。
(6)缺乏长期、有力的国际联系,名称、统计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和国际接轨,如“技工贸产值”的统计难以反映企业的高技术特性。
显然,我认为上述问题的产生有的是研究不够、经营人才缺乏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力度不够。因此,我们浙江要创办国际标准的科技工业园区,就必须要实现规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而要做到这三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科技问题。目前的管理机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必须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以产业化为核心,统筹协调解决高科技产业化所涉及的经济、社会、高教、金融、外事和外贸等诸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就当今世界经济的态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能够像80年代抓特区和抓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样来抓这种新产业,那么我们浙江就可望在几年之内进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