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 《儒家管理思想论·导言》1



这部《儒家管理思想论》是我十多年来研究儒家管理思想的总结。本来,应该在2004年就与读者见面的,但是,由于我“被迫”当上了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分散了我的许多精力,再加上腰疼,眼睛不适,以至延误至今,现在能把这部原创性很强的著作奉献给读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一件十分令人愉快的事情。

研究儒家管理思想,是为了要建立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建立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作出深入的探讨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总结、借鉴和吸取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儒家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并且结合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进行创造,不断地、反复地进行实践、总结和提高,方能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

有的学者预测,儒学将会成为21世纪管理的主流。中国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在《儒学的复兴是21世纪的管理主流》一文中,引用澳大利亚学者雷吉·利特尔和沃伦·里德所著的《儒家的复兴》中的话说:“儒学正在复兴。儒学的复兴已经明确地指出,它将在世界文明的核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将带领世界进入21世纪,即将成为21世纪的管理主流。” 从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管理科学阶段、管理哲学阶段和管理伦理学阶段来看,澳大利亚学者的预测是很有见地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主意识不断的提高,任何强制性的管理都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必须通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挥人的道德自觉,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来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需要通过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来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事矛盾,理顺各种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儒家的学说正是擅长于此。

aihuau.com

谈起儒学,一些人总把它和封建、落后、保守相提并论。谈起儒学与管理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儒学是一门真正的治理国家的学说,宋代丞相赵普在回答宋太宗的问时说,臣 “所读只《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后人来将此语提炼成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有些夸张,但是“儒言治世”却是真正导出儒家学说的特点。

“管理”一词,在儒家的经典中,是直接找不到的,但它与 “管理”相当的概念却是很丰富的,如“治”、“君”、“牧”、“临”、“使”等等。《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的“治”就有管理的意思;《史记·吴太伯世家》:“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其中的“君”有统治、领导的意思,还有“君国”、“君邦”,都含有管理的意思;“牧”:治也。《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新唐书·裴潾传》:“陛下以仁牧黎庶”。 “牧民”和“牧黎庶”都是对民众进行统治、管理的意思。《论语·学而》篇中的“使民以时”和《阳货》篇中的“惠则足以使人”的“使”本意是“役使”和使用,但其中也含有管理的意思。《雍也》记载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再如《荀子》中“治”出现过212次,“志行修,临官治”,“君子非得执以临之”,“临事接民”中的“临”“治”亦有管理的意思,还在《君道》篇中第一次出现“治理”这一概念。其次,在儒家的经典和书籍中有很丰富的所谓“南面”之术,“牧民”之术、治国治民之术等。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周易·说卦传》也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听,治也。”“南面而听天下”就是执政、治理和管理国家的意思。“管理”一词,在明中叶西学东渐以后才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法家、道家有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论和管理方法。

儒学作为古代的治国理论与西方的现代管理显然是不同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立论、宗旨、方法和目标,但是作为管理的理论,也有许多共通的原则和规律。 “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它始终关注的是人,重视人的现实价值、现实的生活状况和心灵的慰藉,进而关注社会是否和谐。西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重心,是如何调动和激励职工的积极性、认识人类行为的内驱力,从而为资产所有者赢得更大的利润。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一些企业中运用行为学理论。把“物质刺激”当作唯一的激励手段,奖金挂帅,金钱挂帅,忽视思想教育,忽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人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人的行为非道德化,陷入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深渊,破坏了个人心理的平衡,从而危害着团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者、被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调动其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 《儒家管理思想论·导言》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仍然必须坚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的管理不但要出经济效益,还要出社会效益或提供服务。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管理都应该是有绩效的。一个企业必须要创造价值、创造利润、生产物质产品或进行商品的流通。社会主义的管理,要不断塑造人,造就一代新人,不断地、渐进地使人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社会的各种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观点,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所谓以人为本,是要在满足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关心职工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生存条件是人创造历史、创造社会财富的前提。但是,人在世界上活着,不仅仅是为了“面包”和“金钱” ,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关心职工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好是用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法,但是能够长期起作用的是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集体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奉献社会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的和谐管理,不能用极端的个人主义去引导职工单纯追求个人的私利,更不能因此而培养出一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全社会都应该树立起规范的社会公德,应该按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行事,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才能使不同的社会组织内部的和谐,才能实现其管理的目标。为此,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该而且必须要从儒家管理思想中去吸取和谐的概念、和谐思想方法、和谐价值观、和谐管理方法、和谐社会理想,来为建设当代的和谐管理文化服务。应该说,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管理理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6864.html

更多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1和2华年似水,PDF电子书下载 杜拉拉升职记

很久以前看到网络上《杜拉拉升职记》吵得很火热,就下载了电子书想要看一下的,结果看了一下开头觉得不太符合我的欣赏水平,于是就放下了。最近又听到很多人在说《杜拉拉升职记》怎么怎么好,还有人引用其中的事例,于是我又重新燃起了好奇

声明:《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 《儒家管理思想论·导言》1》为网友极速战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