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几家等离子厂商搞了一个会议,目的就是为日渐势微的等离子正名。目前中国大陆的平板电视市场陷入了一个怪圈,不少厂家和媒体都在大肆宣扬液晶的好处,而把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等离子视为补充,有的人甚至扬言等离子将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在中国的市场。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果要买大屏幕电视,笔者认为应该是优先考虑等离子。

等离子和液晶孰是孰非,已经有很多文章专题介绍过,慧聪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专题,这里就不再细说。很难说谁更好,只能说谁更适合干什么。就象三星的一位负责人说的:看电视、电影用等离子好,做电脑显示器用液晶更好,笔者很同意。而一般家庭买平板电视,基本上都是用于看电视、影碟,很少会作为电脑显示器用,毕竟动辄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显而易见等离子电视更适合家庭使用。事实上在较早步入高清时代的欧洲,等离子的销量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根据05年的统计数字等离子要占大屏幕(40寸以上)电视市场的近八成,在美国也有45%的高占有率,另外一种占主导的大屏幕彩电是背投。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同等尺寸的液晶电视在分辨力(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力”而不是“率”,指的是电视画面显示的细腻程度)上是优于等离子的,但是分辨力并不是评判电视好坏的唯一标准,评价一部电视,还要从它的色彩、动态影像等多方面考虑,而在高清信号短期内还不能普及的现阶段,空谈高分辨力是一叶障目的做法。 笔者认为,过高的分辨力甚至是一种浪费。目前,国家标准规定只要达到720电视线就已经达到高清电视的标准,也就是说分辨力达到1366*768就足够显示高清信号,而不必一味的追求1920*1080(FULL HD)的顶极标准,当然,如果你是发烧友,则另当别论。目前主流的国际厂商,也都把主力机型的分辨力定为1366*768,可以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至于少数国内厂商,不断热炒“1920*1080全高清”,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是没有意义的。要真正享受到FULL HD的画质,并不是单单一个显示终端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相关的制作、发射、传输等配套设施的配合,哪一环有缺失都不行。 一部家用电视机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动态图像上保持很高的水平,而这一点等离子无疑是领先液晶的,即便是液晶已经将响应速度提高的4毫秒,也还是不能跟微秒级别的等离子相提并论。另外,液晶在灰阶显示上重又采用了模拟方式,严重影响了黑色层次的表现,不能不说是数字时代的一种遗憾。 经常会听说有人买了液晶电视,在商场看非常清晰,回到家,接上有线信号,效果甚至还不如老式的显像管电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液晶的显示原理,在显示信号与物理分辨力不能点对点对应的情况下,效果很难让人满意,这一点使用过液晶显示器的朋友会有体会。但是,如果是能够对应的情况下,液晶显示器可以达到目前任何显示技术无法达到的高清晰度。所以说液晶不是不好,而是要正确的用,用在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在便携设备上,液晶大有用武之地。但,家用大屏幕电视,液晶实在因能力所限而难以胜任。 一家之言,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