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服陈旧的思想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要克服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小富即安”的观念和心态,树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的战略意识。第二,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规律性。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有八大功能:(1)开拓。不断为生产开拓新的领域、新的产业、新的路径;(2)牵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质量,为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激发新的需求,从而牵引生产力的发展;(3)孵化。现代生产一般都经过科技的组合、集成、设计、模拟、实验等,先形成一个由科技信息组成的“科技模体”,然后再物化为“经济形体”;(4)开发。在原有自然资源匾乏、枯竭的情况下,科学技术还可以开发和提供新的资源,包括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5)提升。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可以提升传统产业;(6)发动。科技具有发动机的功能,可以使国民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7)安全。特别是在防灾、抗灾、减灾中,科技的作用日益明显,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8)调节。在生产力诸要素配置及其运行中科学技术还能提供管理调控的功能。第三,要发挥后发性优势,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成了领头羊,正是基于其科学技术发明的不断增加;新组织生产销售投资方式的出现;并用新的方式使发明与企业家产生联系。而在20世纪初,德、美超过英国,则首先是由于工程管理的职业化;其次是新加了特定的管理功能;其三是建立了企业内研究开发系统;其四是泰勒等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后来的福特生产线引入,使规模生产时代到来;其五是强调科学教育,建立了一大批大学、学院。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还具备了以下条件:(1)中国有局部技术优势。尽管中国在总体上经济科技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但在许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为实施技术跨越奠定了物质基础。(2)中国有后发优势。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完整而且联系密切,具有强大的惯性,进行结构调整成本过大。中国有可能利用“胜者全得”的规律。针对当前高技术产业的竞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胜者全得”,意思是技术上领先一步有可能占领该领域的大部分市场。(3)中国有一批创新的主体和载体。有7万家具有机制优势和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新主体和载体。要保证“整体追赶,局部跨越”,还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在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国民经济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产业领域,优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取得突破。第四,在技术创新方面还要注重技术集成。如果考察一下近年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近20年内出现的全新技术很少,但是由技术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创新却很多。如光学和电子学融合成为光电子学,导致光纤传输系统的创新;机械和电子融合形成机械电子学,导致数控机床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交叉,导致网络特别是电子邮件的创新;纺织技术与化工技术结合,导致合成纤维创新等等。
2. 解放思想,解决民营科技园的定位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工业园在中国蓬勃发展,有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许多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其中主要的形式,其中又有国家级(经国务院批准的)和省级,国家级的有53个,省级的80多个。其它的形式有大学科技园、各种孵化器、民营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民营科技园是我国科技工业园的万花园中的一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补充,但这种补充的作用,在各地显然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地方有高新区,民营科技园有的纳入高新区范围之内,成为高新区的一部分;有的则没有纳入,游离于高新区之外,这里定位就不一样。而有的地方就没有高新区,作用也不一样。因此,笼统的说民营科技园是高新区的重要补充,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每一个民营科技园的定位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营科技园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应该说在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工业化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有的地方农业经济还占着大头,工业化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这两种地方产业结构会有很大差别。因此,民营科技园区是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方向,以发展民族科技产业(包括民族高科技产业和民族实用科技产业)为目标,按照民营机制运行和管理,促进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培育新兴先导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升级,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民营科技园区要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六自”)原则进行管理。
3.创建完善的软硬环境体系,拓宽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提高民营科技园区的吸引力。第一,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基础性的工作是要营造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特定的发展环境。民营高科技企业对环境的要求有:具有绿、洁、亮、畅、美的市容环境;满足各种需要的具有方便性的各种基础设施;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周到的服务环境;让人有安全感的治安环境;经营成本低、效益高的经营环境;催人奋进的舆论环境;对个人财产权和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的法治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科学家和企业家积极性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居融为一体,使人心情舒畅的居住环境。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入不足、投资来源单一和融资渠道不畅,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进行投资体制的创新,增加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根据新产品的特点,创新产品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资金支持:研究开发期需要的是种子资金,以开发产品;成长期需要的是风险投资使产品进入市场;成熟期需要的是投资银行的资金,以扩大产销规模;维持期需要商业银行的资金以维护高额占有。第三,发展中介服务。民营科技园区的服务机构应包括:创业中心(孵化器);风险投资;要素市场(人才市场、项目市场);信息网络;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上市推介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建立高效的支撑服务体系,为民营科技企业在融资、人才引进、技术开发、培训、企业战略等方面提供咨询、创业服务,必须做到:一是努力办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创业服务平台,为技术创新提供集中高效服务,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为企业提供共享空间和共享服务,想方设法降低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成本与风险;为企业提供创业咨询和管理咨询,帮助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架起政府与民营科技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技术创新申请政府资助;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家,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二是办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形成孵化平台。当前特别要办好大学科技园、海外学子创业园、软件园、综合技术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器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孵化实体。三是努力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形成生产要素交易平台,逐步建立起包括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并不断健全市场规划,规范市场行为,使民营科技企业所需要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优化配置。四是注意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形成中介服务平台。五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保障平台,促进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人才流动。
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让大师级的帅才在技术源头上提供产业化技术源泉,使领袖型科技企业家成为企业和产业的领军人。第一,让人才脱颖而出。高科技靠的是人才,美国经济强大,首先是占有人才优势。美国人口占世界1/22,却拥有全世界研究生的1/2,本科生的1/3,科技人员的1/4。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高科技人才有八成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活跃在企业中,与生产联系密切。中国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不与生产、经济结合,造成极大的浪费。必须从法律上、机制上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环境,让人才脱颖而出。第二,解决领袖型企业家短缺问题。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只有对经济环境作出创造性的反映,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才被称作企业家。由于企业家的冒险和创新,科技成果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社会财富才能迅速增加。企业家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确立后,关键就在于企业家。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企业家的第一要务就是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发市场需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创新。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应具备的各种个人条件在质量上的一种综合,由智力素质、品质素质、知识素质、经验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六大要素组成。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解决与其职能相关的各种问题的本领与技能以及自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及学习能力等。企业家人才资本结构中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企业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体现其职业特点的独特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远大的抱负、豁达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欲、顽强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坚决果断、敢冒风险以及超前决策意识等各个方面。中国发展民营科技园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领袖型企业家短缺问题。第三,为尖子人才发挥创新潜能提供制度保障。民营科技园区是精英人才的密集区,它的技术和人才都具有超流动性的特征。民营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尖子人才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与国际接轨,让有突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用人机制,为各种人才发挥其创新潜能提供制度保障。对人才的激励既要通过工资奖金、股权期权、年薪等货币形式进行,还要进行无形资产奖励,让人才具有更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使其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美国发展高科技的经验表明: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风险投资,另一个就是股票期权。风险投资是新科技企业成长的外部条件,股票期权是促进高科技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几乎百分之百的高科技公司都有股票期权计划。全美200家大公司总裁们的收入调查表明:总裁们的报酬基本上是21%来自工资,27%来自奖金,16%来自长期激励,36%来自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已成为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才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成为美国科技园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第四,重视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培养高科技企业家要高度重视吸引出国留学人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生已达到30万,现在已有10万人回国工作。这批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不仅学有所长,而且还在一些公司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当中有研究开发、经营管理、资本营运等各方面的人才。如果能使其中一部分人带着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和资金充实到民营科技园中来,无疑将加快科技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使这项事业更加兴旺发达。因此,对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应在企业注册审批和其他相关手续上提供便利,在企业税收、场地、注册资金、项目立项、人员进出境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五,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确立。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园区创新体系,变科研活动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外部化”现象为企业具有自我支持的研发系统的“内部化”格局,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
5.构建完善的市场运作体系,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民营科技园区的竞争力。制度是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制度既可以是指具体的制度安排,即指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可以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即“制度结构”。具体说来,制度有以下四种含义:制度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是过滤器和调节器,是一种激励机制,是一种游戏规则。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制度至少具有以下五种功能:第一,制度有创造合作条件的功能。如技术持股制度可促成企业家、科学家与资本家的合作。第二,制度具有激励功能。如股票期权制度可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制度具有为经济制度服务的功能。如专利制度能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的发明者、实施技术转让推动经济的发展。第四,制度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从宏观上看,建设民营科技园区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要营造三大机制:一是针对民营科技企业高风险特点的风险投资机制;二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结合机制;三是充分调动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家三方面积极性的分配机制。民营科技园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它必须具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机制。具体表现为:(1)完善的市场机制。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要素完全靠市场调节,经济行为和活动完全受市场规律制约,企业完全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2)独立的产权机制。民营科技企业拥有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力,完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克服了所有者“虚化”的现象。(3)强烈的动力机制。民营科技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始终都与经营者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和所有者都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调动起其积极性和创造性。(4)灵活的经营机制。企业经营直接面向市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5)全新的用人机制。企业在录用人员上实现“双向选择权”、“因事设人”、“一人多用”,劳动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6)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6.构筑由少数大企业和众多小企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坚持“专精特新”的方向,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民营科技园区要依靠六路大军:一是使上市公司与高科技对接;二是使民营企业向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三是引进外资企业发展高科技;四是鼓励大院大所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五是引导国有企业“裂变”入园创建高科技企业;六是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科技公司。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结构上应是二元的:即少数大企业和众多的小企业形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一个民营科技园内若有一个或几个大企业(企业集国)获得成功就会在园区内产生示范、领航效应,就可能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而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强、专业性强、易适应变化的优点,一旦捕捉到机会,就能较快地决策并付诸实施;在产业内中小企业在为大企业提供协作配套共同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企业的弱点是:资金少,资信不足,融资困难;难有强大的技术后方;取得市场、技术、管理方面信息的能力弱。大小企业并存的企业生态群落可形成互补。民营科技园区的企业应坚持“专精特新”的方向。专是指企业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精是指企业要以精湛的技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实施精品战略。如果说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还有销路,那么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质次价高的商品则寸步难行。消费者是市场竞争的最佳裁判。只有高质量的商品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赢得利润。特是指企业要生产出特色产品,提供特色服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提供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为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机制。新是指中小企业要积极大胆地利用高新技术,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新产品。园区的发展还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美国经验表明:硅谷之所以能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成功,重要的原因是硅谷具有竞争开放的环境氛围,科技人员献身职业的敬业精神,园区自主发展的机制特别是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硅谷文化。形成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企业生态群落,需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
7.理清思路,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目前中国民营科技园的管理体制有许多形式,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民办民营,由企业集团投资创办。如山东高密民营科技园,1993年由山东大发集团创办;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由只楚集团投资创办。第二类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创办。例如哈尔滨南岗民营科技园,是由省、市、区(南岗区)三级政府共同创建;南昌民营科技园,由南昌市科委与南昌市郊区政府合办。第三类是由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创办。如江苏太仓民营科技园由太仓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北京赛普民营科技工业园则是由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科技部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和北京赛普集团联合投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全权负责开发建设及管理;广东南海汇泉科技工业园,是由南海市政府与国科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以“民办公助”的方式共建。当然,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采取统一的管理体制。但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之中,不断理顺体制,对于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理顺体制,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及其它职能部门,民营科技园的管理机构(如管委会,有的没有设管委会而另设其它机构)和园区内企业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刀切,而是要求每一个园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才能凑效的。
8. 尽快构建民营科技园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提高民营科技园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民营科技园和其它的经济区,例如工业经济区、技术经济开发区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民营科技园区,是科技产业化的园区,它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中国高新区建设十几年的经验,构建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寻找智力密集的资源。例如以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实力雄厚的大型科技工业集团等作为自己的依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科技园所在地方本身就是智力密集区,有众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科技研究成果,但是成果不能够自动转化为生产力,这里还需要建立某种机制;另一种远离智力密集区,但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吸引外地的成果和人才为我所用。二是建设科技园自己的孵化器和孵化体系。当前,国家级高新区已建成较完整的孵化体系,在孵化企业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也是卓有成效的。民营科技园的条件比不上高新区,但是不能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可以因陋就简,利用现有条件,逐步改善。没有孵化体系的科技园,是不完备的科技园区,这就像缺少一条腿一样,是不会跑得很快的。
9. 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科技园区的宏观指导。目前中国民营科技园已经有几十个,仅仅靠民营科技园自己各自为战,是很难成气候的,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作用,这就要加强宏观指导。民营科技促进会成立民营科技园区专业委员会,可以在宏观指导方面做一些事情。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行一些研究,采取一些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