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可谓中国前一时间最受关注之事件,然而却少有企业关注,为什么呢?作为社会组织不可缺少的一员,“责任”一词企业却极少谈起,在温总理亲临一线之后,各大媒体和扶助组织才幡然醒悟,纷纷摇旗呐喊,企业组织解囊相助,看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其实,其中主动有责任感的企业确实不多。国家危难,于情于理,还是令人痛哉!
我们的企业总是说要回报社会,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什么叫事业呢?事业一词最早出自孔子著的《易经系传》中的一句话,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意思是说,只有做对社会大众、对国家民族都有贡献的事,才算是事业。可见,埋头搞发展,不问社会事的企业不算是真正的企业。
在这场全国性的雪灾面前,企业何以作为?眼看着这雪越下越长,越下越大,时近年关,不少中小企业还磨下驴,提前放假。就是一些知名企业,面对这场雪灾也是措手不及,供货链骤然中断,市场终端一度缺货。面对着突如其来的雪灾,企业不知如何应变!
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消费者不仅关注企业的产品价值,还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企业美誉度和社会公信度,社会公信度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明显存在三大不足:
缺乏抗风险预警机制
人类无法避免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企业经营中,所谓“顺风顺水好行舟”,若有市场动荡,企业发展可能退流三里。在重大灾难面前,我们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缓慢,组织结构冗长,抓不住市场机遇,无法洞察市场变化,还有的企业缺乏有效战略,缺乏长远目光,只注重短期利益,更有甚者大发灾难财。
对利润的不正当攫取会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偏离正确方向,加上发展战略不健全,企业内部缺乏预警机制,对自身的市场危机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对外部环境了。
何谓抗风险预警机制呢?就是一个企业的抗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把企业置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范围之内,科学地看待公司美誉度、产品、赢利模式和市场需求,保证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的一致,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大多数企业所不具备的。
公关策划环节薄弱
平日里,企业一个劲儿也在市场上你争我夺,广告和促销方案是花样百出,追逐于同行的市场竞争中,对市场外部环境漠不关心,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更是认为关心社会问题是政府的事情,经商只要“诚信”经营就够了。有的企业虽然设有公关部门,也只是一个内设的“清水衙门”,主要工作是迎来送往,就像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样,至今都是做着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
反之,外企多设有公共事务部或政府公共事务总监一职,参与企业高层决策,对外沟通和处理公众危机。其实,企业在公众危机前发挥的威力和持续程度远远胜于简单的事件炒作。“威露士”在SARS期间无偿捐献6万瓶洗手液,就一举奠定了其在消毒市场的霸主地位。
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仕学工农商,商家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底层,长期以来,商家总是与“无商不奸”、“蝇头小利”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商人远离社会的中心,自然就谈不上对社会的责任感了。
对于很多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权威性、影响力的标准来引导与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效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事实上,社会责任标准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共同建立,从个体到企业,都需要用社会责任规范自己。有数据表明,在人口不足700万的香港,义工组织中的义工就有60多万名,每年总服务时间达1000多万个小时。一个地区尚且如此,一个国家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