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才喜欢上喝牛奶。以前,因为不喜欢牛奶那种腥味,所以自己一直对牛奶不怎么感兴趣。喜欢上喝这个玩意儿源于一个朋友。他每次过来都手拿两包伊利的利乐枕,除了自己喝以外,总会强行分我一包并逼我喝完,美其名曰“共享”。起初碍于情面,总是难以推却朋友的热情,后来也就慢慢习惯,终于自己也喜欢上这种味道了。现在总会隔三差五的弄一箱子放家里面,朋友来了,他就不用自己带了,径直到箱子里面去拿着喝。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自己是中了他的“阴谋诡计”。正如《孙子》所云:“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就这样,自从我喜欢上牛奶之后,他来我这边就再也不自己带牛奶了,高谈阔论的同时一包接一包,喝的不亦乐乎。这不,前天他又打电话告诉我,马上就要过来。我第一个反应是看牛奶还有没有。一看,没了,就急忙跑到马路对面一个小店弄了一箱。一会儿,他到了,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开箱拿了一包。他习惯性的把盒子倒过头看了看,就跟我说:“你买的这个牛奶是假的,喝不得。”我就纳闷了:“你喝都没有喝,凭什么说这些牛奶是假的?”他很不以为然地瞅了我一眼:“包装上没有利乐标志!”
利乐是谁?利乐与伊利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在伊利的产品上印有利乐的标志?经过查证我才知道,利乐是伊利的包装供应商,伊利的所有盒装奶用的都是利乐的包装材料。而伊利的产品“利乐枕”正是因为这个包装命名。就像所有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计算机都贴有一个“intelinside”的标签一样,所有采用利乐包的液态奶也会有一个利乐的标志印在盒子外面,这个标志用来标明产品所采用的包材的专属。英特尔通过技术和营销方面的支持,使得计算机生产商的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利乐同样也会除了提供包材之外,还提供技术、营销、管理等全方位的合作,使得液态奶在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使得乳制品企业发展壮大。笔者在此之前,曾经在《中国包装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拆解商品看包装》的文章,描述了包装在使得产品成为商品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伊利来讲,其产品是奶,而商品是装满了奶的盒子。在市场行为上,从我的朋友的举动(也就是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认定的是一个装满奶的小盒子。因为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并看不到盒子里所装的东西,其判断的依据也就只能是盒子展示的内容。根据包装的外观,消费者产生(或者对照)一个心理的构象,以此作为购买的依据进行消费。包装是一件完整商品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是包装完成了商品之于产品所要担负的运输、存储和展示的功能,也就是说,包装将不可以销售的产品变成了可以销售的商品。
包装的价值在于使得产品成为完整的商品,完成品牌展示的功能,充分体现出商品的价值,提升其销售竞争能力。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顾客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2.7英寸的钻头,而是一个2.7英寸的洞。”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的时候,所真正关注的价值,并不是包装材料本身,而是包装能否满足整个使用过程中的需求,有效的与品牌匹配,提升商品的价值与市场竞争能力。并在这个前提之下,理所当然的包含了成本约束的要求。用价值公式表达如下:
v=p/c
其中,V表示对于包装使用企业来讲,包装的价值;P表示包装的功能;C表示包装的综合成本。这个公式对包装企业来讲,V就成为了其产品的竞争力,P表示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C表示包装的出售价格。而且,往往对于包装使用者与包装企业来讲,这些数值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包装的综合成本包含了包装的采购价格、包装的使用成本和包装的管理成本,所以在数值上,包装使用企业所付出的包装成本远远大于包装供应商所出售的包装物的价格。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这个数值一般为15倍左右。也就是说,包装使用企业每花1元采购包装物,将要付出14元对包装进行使用和管理。当然,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包装的设计、材质以及服务等的不同而进行大幅度的改变。笔者所在的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对温州一家汽摩配企业进行CPS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成功的将这个比值降低到了1:4,经过改换,尽管包装物采购成本有所提升,但包装综合成本却降低了210万元/年(2003年的数据),降幅达到33%。而且,包装的改进还使得该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大规模提升,销售规模大幅度提高,从2003年的3.5亿元迅速窜升到2006年的14亿元。使得该公司成功的开展了品牌化运作战略。把这个价值也计算在内,包装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在持续的包装改进过程中,东经与这家企业结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联盟,在互利合作中获得共同长足发展。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包装产品的价值,一般是包装企业提供的价值就等于包装用户所获得的价值。这样的一个价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其受到产品特性以及包装用户企业的品牌定位的约束。而且,从笔者经验来看,这个价值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在每一时刻都需要与公司品牌形象向匹配,与企业发展战略向吻合,并随着市场变化不断的进行调整。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包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意味着包装使用者的包装收益程度。再回到利乐与乳制品企业的关系上。如果单单从包装物价格来看,利乐并没有多少优势,但与利乐提供的价值,并计算包装综合成本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乳制品企业从利乐获得了巨大的价值。2005年,为推广蒙牛优酸乳,利乐的蒙牛营销团队策划了与湖南电视台合作的“超级女生”节目,为蒙牛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企业利润越来越从加工向品牌进行转移。在这个转型的前夜,整个市场环境也表现出了推进转型的氛围。原材料价格越来越高,能源价格越来越高,这都不断挤压着由加工带来的附加值。这个时候,实力较强的企业就会将产品结构向高端进行偏移。蒙牛近年花费大力气不断开发牛初乳和婴幼儿奶粉这两个高端市场,并借助神州系列航天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企业则只能在原材料使用上降级使用材料,依靠“压缩成本”来求得加工附加值。而连这种“低端化”都不能维持的企业则会退出市场。这样,在这个压力之下就会完成国家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从低层次的成本竞争上升到高水平的品牌竞争,依靠质量,依靠品牌获取更大更优质的市场空间。很多企业把这个状态描述为“企业的冬天”。把这个市场状态描述为冬天其实并不为过,但需要对这样的一个冬天进行实事求是的理解。这样的冬天,并不是因为经济环境萧条而产生的“无为”的冬天,而是一个在经济环境活跃的前提下出现的“有为”的冬天。在这样的冬天,企业所做的不应当是采用保守的状态,减负节支进行御寒,甚至通过“冬眠”来过冬。因为这是针对经济萧条的冬天的法子。这是一个“萧杀”的冬天,这个冬天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的产物,目的是通过严寒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使得企业完成升级,提升整个经济结构。可以预见,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将会有效的交替使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杠杆,不断调整冬天里的温度,在“暖寒交替”中,完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转型。
这个转型,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讲,都意味着一个天赐良机,尤其对于包装企业,更是如此。在这轮经济调整过程中,主题是品牌。也就意味着,企业将会对于产品的利润来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利润从加工里面获取的时候,企业最关心的是数量。利润来源的转移,这使得企业的关注点从产品的数量转移到关注产品的品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有一个以价格战为标志的第一轮转型,在这轮转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成本压缩和规模扩大。经过那次转型,中国出现了一批大规模的企业集团。而在本次转型中,体现出来的则是企业本身结构上的调整,以及产品定位的改变。经过这次调整,将会出现一批高品质的优质品牌企业。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主要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对包装产品和包装服务的需求上。其采取的策略,也将随着产业的分级进行分级:服务“低端化”战略选择的包装企业,其将不断的降低服务水平,降低产品质量,同时大规模的降低成本来迎合这些低端企业;服务“高端化”的包装企业,将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来满足这些企业的要求。在没有分化之前,很多包装企业的客户中既有高端客户又有低端客户,当分化之后,这种情况将不再会出现:服务低端用户的包装企业将不能服务高端对性能的要求,服务高端用户的包装企业也不能满足低端客户对低价的需要。毋庸置疑,本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从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所以,对于欲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包装企业来讲,这将是进行自身整合的绝佳机会。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顺势而上,达到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