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透视品牌药企的“主业回归”



转轨时期,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初级发展阶段,不少医药企业在获得了初期的成长之后,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扩张行动,不仅在医药领域内蚕食整个产业链,而且还向医药领域之外扩张。然而,成功的并购案例却为数不多,在遇到种种危机之后,不少品牌企业又逐渐回归了医药主业,或者开始对医药领域某一环节工作专注起来。

迪康案例

    2006年3月27日,迪康集团被银行冻结的3000万股成商集团股份正式划归深圳茂业商厦,从此,迪康集团不再拥有成商集团股份。此前的2006年2月下旬,迪康集团总部无奈从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十一号搬离,半个月后,总部大楼房产扩土地被通威股份买走,价格是6200万。迪康集团一度拥有近70亿元资产,但在两年的产业扩张后,从医药到金融、百货零售,开始遭遇资金危机。为了偿还债务至少9亿元的债务,它不得不变卖资产。

事实上,为清偿债务,2005年5月25日,迪康集团将其持有的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72.39%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价格为2.46亿元。是年6月,又将所持成商集团65.75%的股份转让给茂业商厦,转让价共计3.8亿元。

    迪康集团1993年创立,随后先后重组了并先后收购或参股了四川省医药工业公司、重庆长江制药、重庆和平连锁药房、衡平信托、宝盈基金、成商集团等等企业,在资产大幅增加的同时,企业债务也水涨船高,2003年集团资产负债率达到75.3%,净利润也只有1737万元,而债务却在9亿元以上,在银行的“逼宫”之下,迪康集团一系列变卖资产还债的行动开始了,那些非医药领域的项目成为了出售的目标。迪康集团又回归了医药主业,可谓经历了一个轮回,它的回归或许归于无奈,但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蓄力薄发

事实上,迪康集团仅仅是多个长期并购企业回归主业、回归平静的一个案例而已。在国内,包括东盛集团、健康元药业等,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之后,都曾表示会在一定的阶段内,暂时停止并购行动,方正超大字符集; mso-ansi-language: ZH-CN">以进行内部的整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东盛联手国药曾漂亮完成对云药集团50%的收购,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实却是华润集团以2.9亿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云南白药28.57%股权转让给云药集团,2005年年初,东盛质押了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权,尽管公司方面称此举的目的是向银行贷款,但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东盛实际上是为了缓解收购云药集团所造成的资金过于紧张的压力;东盛与国药入主云药集团终以失意暂告一个段落。东盛集团后来宣称近期不再进行收购重组,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部的整合之上。

 聚焦主责主业 透视品牌药企的“主业回归”

健康元也曾是医药市场上的并购大亨。自从1997年收购收购深圳第三大制药企业深圳海滨制药开始,到2002年重组济南东风药业、2003年收购喜悦洋参集团、2004年并购丽珠集团,健康元也成为了资产达到40多亿元,年销售额近30多亿元的综合性药业集团。健康元宣称,从2005年起,非项目特别好,原则上将不再收购药厂,因为医药行业的优势企业基本上都已完成了股权整合,譬如华药、哈药、云药等。未来几年,健康元将把重点调整到内部资源整合、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自己投资扩建厂房上来,目标是在5年内进入业内综合实力前5名。但到了2006年3月,健康元正式宣布,该集团将通过收购深圳风雷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正式以1亿多元的代价掌控由后者参股的焦作金冠嘉华电力有限公司29%的股权;在此之前,该集团斥资近6亿元人民币,在焦作市马村区待王镇动工兴建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一个原料生产基地的雏形已初步绘就。

理性还是无奈

  在分析诸多医药品牌企业停止并购,重新回归主业、回归内部整合的现象时,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原多元化基础不牢,隔行如隔山,在新的领域难以收到预期效益,甚至因为收购而步入泥淖之中,亏损严重,不得不收回;二是企业多元化投资过多,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问题层出不穷,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银行逼债,逾期无法偿还则资产被冻结、拍卖,企业有可能因此而破产、瓦解;三是多元化导致管理难题出现,主要是对被收购、被重组企事业的整合问题,收购之后双方诸多方面难以协调,精力都被扯入管理协调之上,业务无法开展,效益也就无从体现;四是多元化牵涉太多精力,导致原有主业荒芜,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根基,企业不得不回归;五是医药行业在经过连续几年的产业并购之后,相对优质的并购资源已经逐渐减少,医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为数不多的、实力相当的医药企业若再进行大的并购,须以其竞争对手为对象,并购重组难度骤增。而医药而回归主业的好处在于,主业往往也是企业的发家产业,企业在这方面的基础比较牢,根基比较稳,往往拥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企业对主营业务也较了解,在经营过程中往往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但也有业界人士分析,品牌企业的回归主业纯属去无奈之举。

  事实上,无论是理性的回归还是无奈的选择,似乎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医药品牌企业正在追求的是一种稳健、持续的经营方式,抛弃那些浮华的形式,不再热衷于并购游戏,把产业做实,把实业做强大,把大者变为强者,这是可喜的一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7560.html

更多阅读

克莱斯勒新产品线规划 药企如何进行产品线规划与推广

一、药企产品线规划的现状   1、产品线的规划管理得当,具体将对药企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产品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是市场营销的核心,产品线规划,是企业营销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企业营销管理高效的保证和必须。

茅台转型直销 药企转型直销的曲折路

在国家医药政策变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医药企业普遍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转型升级,寻找新途成了很多医药企业现实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3年年底又有三家药企:香雪九极、康美药业、理想科技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转型做直销。   我们

陕西省政府事务管理局 “药企政府事务管理”求解

     当前,随着政府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影响的逐渐增大,不少药企纷纷设立政府事务管理部门,以专门管理政府事务。这其中,也不乏在国外取得过成功经验的跨国药企。  1、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药企纷纷设立政府事务管理部门,专门

店中店的好处和坏处 品牌药企业的店中店现象

     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以前北京同仁堂在各地药店中设立的同仁堂店中店以外,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面孔,例如东阿阿胶在其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万家中开设店中店,康美药业的中药饮片在中联大药房等设立的康美店中店,海正药业也开

声明:《聚焦主责主业 透视品牌药企的“主业回归”》为网友年老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