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笔者会老家过年,正遇乡亲们在纷纷议论一件事,仔细一打听,原来他们议论的是现任的村支书自动辞职一事。在印象中村干部职位应该是块香饽饽,现任村支书为何要辞职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到村支书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通过谈话得知,报酬低、工作难以开展是支书辞职的主要原因。

支书给笔者算了一笔帐,在村委会中任支书一个月工资大概是400元左右,按照镇里的有关规定,上班时间还要保证和镇里同步,除了上班时间家里的事情根本无法照管,如果不再村委会任职,自己出去打工或是在家里做点什么生意,一月下来收入千元左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还只是经济帐,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委会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来源,办公经费都无法正常维持,更别说做什么其它工作了,春节收假笔者到几个乡镇跑了一下,不少村委会干部都有辞职的意向,面对这些情况,笔者不禁有点茫然。 村委会干部的存在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村委会的设置也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村委会干部毕竟也是普通的人,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有“三提五统”,村委会干部还有可能从“三提五统”的项目中捞点好处(我们在这里不讨论他们做法的合法性),税费改革结束后,除了工资就再没有其它的收入,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收入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而村委会干部的工资水平却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再加上实行村民自治后做事情由村委会干部说了算的时代已结束,不少农村要干的事情都必须实行一事一议,村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自觉性不强。如果在报酬这样低的前提下要他们有多么强的积极性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村官是新农村建设最基层的执行者,村官的辞职似乎给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出了道难题。(由于笔者调查的范围有限,不敢对中国其它地方的情况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