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市场走向成熟已经不可逆转,然而中国的潜规则和浮躁心态惹得整个行业一时消不了燥热,这个时候,有市场前瞻眼光的人出现了———走行业专业化,就是许青安趟出的一条路。
新快报记者 郝帅/文 王翔/图 许青安 出生在江浙,最终定居广州。现任科创业(深圳)投资顾问公司副总裁。整合营销专家,化妆品行业专业培训顾问。 著有《挑战麦当劳》、《美容加盟商管理办法》等。MBA在中国变成了“四不像” 教育周刊:您是第一个把专业培训带入管理培训的人,您是怎么看这个管理培训市场的? 许青安:培训业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且现在管理培训已经从普通培训里走出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很多,比如专业的和个性的少,行业的就更少,包括现在的MBA教育,也是一种正统的管理培训。我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过:MBA的培训,带着实践的迷茫走入课堂,带着理论的迷茫走出课堂。这个现象十分普遍。 教育周刊:MBA面临哪些迷茫?问题出在哪? 许青安:MBA和EMBA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畸形,是个“四不像”。现在世界上有两种MBA教学风格,一个是哈佛的案例教育,这个在中国谈得比较多,一个是芝加哥的理论学派。但现在中国的MBA境地尴尬。中国MBA已经做了快20年,但是两边都不粘。现在能在世界上排上名的应该只有中欧。 教育周刊:为什么中国MBA发展如此缓慢?许青安:这和师资有很大关系,现在国内的MBA师资基本是左脚出校门,右脚进校门,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能教出管理人才才怪呢。当然这也和社会风气有关,中国企业外部环境决定培训难以进步。其实,中国是一个关系经济学社会,一个MBA招生简章上不是说我教学质量如何如何,而是大谈有什么人和你一起上学,可以结交什么样的社会名流,这样的浮躁之风甚涨,学习氛围自然可想而知。 某些培训会让企业更浮躁 教育周刊:机构的管理培训如何呢? 许青安:机构的培训可以说和社会的浮躁气氛和心态很吻合。做企业,不做很详细的市场规划。按理卖东西本来就是要应该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才是正常的销售,但现在做销售的很多还是靠人们的无知消费,即利用人们的信息不对称,是博傻而不是博弈,如果能把假的说成真的就是好的销售。这样长期稳定的销售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把销售技巧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变成急功近利、掠夺式的销售。 教育周刊:这和培训业的浮躁有关吗? 许青安:当然,而且是一个不断恶化的糟糕过程。市场上有这种浮躁风气,但我们却不加以指引,不去正常地规划市场,而是去迎合、忽悠。给做销售的开设销售28招,给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管理者讲《劳动法》的漏洞,给财务人员讲合理避税,这种课程对企业百害而无一利,让企业愈加浮躁,无异于煽风点火。正常教人执行市场的策略和一系列正规培训被扭曲了。 教育周刊:现在的讲师给行业做培训,都存在什么问题? 许青安:有一部分讲师把不适合中国和企业的方法拿来,就好比教一个人屠龙之术,但龙都不知道在哪里,无异于削足适履。培训者满足企业的浮躁心态,所以很热闹,但学不到东西。我很吃惊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在场上讲,还有很多人爱听,不过是口齿伶俐、充满激情,但专业知识明显不够。 教育周刊: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许青安:我拥护曾仕强的理论,反对中国式管理。管理本来应该是一视同仁,但中国式管理一定是要和老板商量,按老板的喜好来做,所以企业的寿命基本等于老板的自然寿命,儿子接手都管不了。这种管理方法使得企业永远大不了。所以大中华的富翁多,大企业家却很少。我提倡走专业化理性的路子,有自己的一套流程,不至于头脑发热、跟风,把科学管理精神扭曲,那种洗脑式的培训我认为可以叫做传销式培训,好比巫婆、神汉看病,两个字:害人! 专业化培训就是要直接创造财富 教育周刊:对于专业培训企业有需求吗? 许青安:现在企业十分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虽然有大量的需求,但是人才却跟不上,人才欠缺现象严重。如果是一个从其他行业转过来做化妆品的销售,那他一定是不专业的,因为他不懂行业规律和本质。现在有一部分人会策划,点子很多,也能说得头头是道,给你洗脑,但是真正懂行的人谁也糊弄不了。目前真正做营销和营销分析的人比较少,所以销售很难真正跟上。 其次,就业也是个问题。大学生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行业经验不足,但他们面临了这样一个尴尬:正是你没有行业经验才要就业,而企业又因为你没有社会经验而不用你,这就是一个就业悖论。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士专门给他们做辅导和培训。 教育周刊:虽然你做专业化培训不错,但也有人表示质疑,觉得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各行各业都差不多。 许青安:做每一行都需要专业知识,每个行业的个性和强度是不同的,而且每一行的细节和潜规则也不相同。比如说专业的统计分析,市场规划。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专业培训就是要直接创造财富,而不是讲完课拍拍屁股走人。 教育周刊:专业化培训有门槛吗?可不可能被取代? 许青安:有的,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还是有人会做出这个东西,它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每个行业都不同。 教育周刊:你觉得中国现阶段到了该细化培训市场的时候吗? 许青安:还没有。现在中国的培训是本末倒置,本来应该先进行行业专业培训,再进行管理培训。虽然现在企业意识在提升,但是一时半会还不行。 教育周刊:如果市场成熟了呢? 许青安:那我一定会开个大的培训公司,把各行各业顶级的专业讲师整合起来,填补这一市场空白。 记者印象 许青安像浙江人,但带着北京人的劲,很能聊,不像个搞培训的,倒像个评论家,拿北京话说像个“侃爷”。之前看过他的博客,知道他是个攻击性比较强的人,喜欢发表一些不同的见解,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他呵呵一笑,说可能是以前做公务员太久了,压抑的,现在说谁都没什么顾及了。 许青安难得喜欢一个人,但当他说喜欢郎咸平时,我觉得合情合理。他们有些相同的地方,是“一路人”。同样视角比较独特,他激发了我很多关于培训行业的盲点。 许青安说,他服务的化妆品行业,早期都不愿意请他去讲课,宁愿看一些所谓大师的录像。但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慢慢成熟,需要一些实在的东西了,“我的东西是傻瓜都会操作,可以用,比较具体。” 谈到未来,许青安表示会自己去开一家专门做行业培训的机构,但现在市场还不成熟。他说,不是不办,时机未到。 (日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