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6杰克第二章 《世界如此危机》 第二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20世纪的资本主义



     日本模式最核心的有两点,那就是“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

   日本模式曾经也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不过现在已经失败了,其实即使不失败,也不具备可复制性,。终身雇佣很容易理解,年功序列制度其实就是工龄制度,是一种根据工龄涨工资的制度,中国计划经济时代也实行过这种制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中,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66.7%,在瑞典是75%,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当年却号称“一亿总中流”, 这是因为日本的企业都遵循一种传统的 “会社主义”,日本从来没有形成过西方国家那种“劳工阶级”,“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日本特有的企业制度促进了工薪阶层的平等,因此日本贫富分化不明显,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

   在日本,大企业一般都实行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指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工作,企业主一般不解雇员工。在日本的法律中,根本没有“终身雇佣”的规定,说到底,终身雇佣制是对日本企业雇工惯例的概括。 

  终身雇佣制于1928年,松下公司首倡。其创业者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可以得到固定的保障。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一制度也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成就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

   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

   1、劳动力供不应求 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劳动力不足、人才紧缺成为当 时日本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为了稳定工人队伍,防止工人“跳槽”,普遍实行了“年功序列工资制”。

   所谓“年功序列工资制”,即根据职工的学历和工龄确定其工资的做法,工龄越长,工资也越高,职务晋升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学历、能力和贡献不相上下,工龄就是决定职务晋升的重要根据。这里所说的工龄,均指在同一公司或企业内连续工作的年数。“年功序列工资制”增强了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比较有效地防止了熟练工人和技术骨干被别的企业挖走。

 生化危机6杰克第二章 《世界如此危机》 第二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20世纪的资本主义
   2、以公司为单位加入社会保险的制度 在日本,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以工作期间参加养老保险基金为前提条件的。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是:保险金的一半从职工每月的工资中扣留,另一半由企业交纳。工作调转之后,若要取得企业积蓄的那部分养老金,相当费周折。这是因为,无论是参加养老保险,一般都是以公司或企业为单位办理。尽管各个企业交纳养老金的比例大体相同,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同,交纳养老 金的绝对数额不尽相同。办理不同企业之间养老金的衔接手续比较麻烦,弄不好会影响老后的生活来源。作为职工个人来说,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原来的企业踏踏实 实好好干。这是终身雇佣制在日本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其实终身雇佣并非人人都能享有,当企业陷入困境时,被解雇的往往是临时工,这使得享有终身雇佣的正式职工得以保全。

   终身雇佣制的衰落导致中产阶级社会解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股市大量缩水,企业破产、劳工失业、银行坏账等问题不断出现,经济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绝大多数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终身雇佣制更是雪上加霜。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2001年日本富士通、日立、东芝等知名大企业相继宣布大裁员,后来裁员范围不断扩大,从汽车、电机、钢铁等制造业,到流通、金融、运输等行业,几乎都以万人单位进行裁员。

  另外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企业为生存,在招工时便倾向于多雇临时工,少招甚至不招正式职员。

   据日本劳动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591家企业中,只有9.5%的企业表示坚持“终身雇佣制”,而38.3%的企业表示“终身雇佣制”已经不需要。

   拥有全职、稳定工作的工人,不断被低薪的非正式工人所取代,许多工人被迫接受非法的超时工作,也拿不到加班费。公营企业被私有化,健保、教育、退休年金的预算都被大幅删减。而近年来对于日本工作人口而言,财富分配已变得愈来愈不平等。非正规劳工占全体受雇者的比率从十多年前的19%,上升到超过30%。兼职劳工的平均薪资仅有全职劳工的40%,只有极少数的非正规工人变成正规工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意识到,他们并非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而是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日益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不均衡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出现这种“沉没”的感觉。

  而在近年,东京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0%的日本人把自己的经济地位定义为“中产阶级以下”,日本国民越来越意识到“不均衡社会”的存在。日本曾经被视为社会最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现在这样的形象已经完全消失了。例如丰田等大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超高利润,然而工人的薪资却不断下降。

  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模式在世界中产阶级社会四大模式中,是最特殊的,其他国家中产阶级社会模式的形成中都有着国家的身影,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形成的,而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是自发形成的,但这也为日本中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因此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呈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特点。

   另外日本中产阶级社会的另一大特点是中产阶级认同度要高于按收入划定的中产人数,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及年功序列制度,这两种制度在分配上可以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给了民众非常高的生活保障,因此日本的中产阶级的认同度非常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907.html

更多阅读

麦克阿瑟《老兵不死》 麦克阿瑟天才奖

麦克阿瑟《老兵不死》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和尊敬的国会议员们:  我怀着十分谦卑而又骄傲的心情站在这个演讲台上。  我谦卑,是因为在我之前,许多美国历史上伟大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发过言;

声明:《生化危机6杰克第二章 《世界如此危机》 第二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为网友酷到被通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