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得长安者得天下",陕西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曾一度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13代封建王朝的都城。陕西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这里是酒圣的故乡,有从唐朝流传至今的名酒西凤、稠酒等等,长安街上也曾一度出现酒旗飘飘的胜景,可以说,陕西地产酒曾经占据着中国酒的半壁江山。 发展到现代,陕西酒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涵盖西凤酒、太白酒、杜康酒、泸康酒等20多家企业,500多个系列品种。在计划经济时,西凤酒处于中国四大名酒之列,太白酒、杜康酒、西安大曲、长安老窖等也在全国享有盛誉。那时候的陕西消费者也自豪,基本不喝外地酒,饭桌上尽是地产酒。 但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陕西酒业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使其区域霸主的地位一去不复返了。具体说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aihuau.com 1.品牌市场混乱。比如近年来西凤酒进行的品牌买断,使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西凤品牌,扰乱了消费者的视线,加之假酒的侵扰,非但没有使品牌力发挥应有的价值,还让西凤酒业困难重重。再加上品牌开发不科学,体现在品牌之间的同质现象严重,相同价位区间的产品密度过大,使内部竞争加剧,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 2.销售市场狭小。除西凤、太白、杜康等少量公司出省外,其它酒很少走出秦川大地,使陕西酒在外地所占的份额非常小。

3.外地酒抢占市场。外来酒商有备而来,强势进入。他们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在价格、返利、终端运作和广告力度等方面都优于本地酒,让本土酒商在竞争中节节溃退。 4.行业内部无序竞争。白酒同行之间相互串货、砸价,竞相提高返利、瓶盖费等,甚至让促销品价值高于酒本身,他们间的这种不和谐相处,相互厮杀,竞争过度的情况,使之难以形成竞、合关系,让陕西白酒业的整体竞争力大打折扣。 5.市场秩序混乱。由于酒类市场多年失控,无章可循,加之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人力有限,管理缺失等原因,其假酒泛滥,以次充好的现象未能受到有效遏制,使真酒蒙受损失;以及低档白酒的质量问题,本地酒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欠佳;另外,本地一些酒商的非正当竞争手段和低劣产品的低价倾销,导致陕西酒品市场陷入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 这一切的不利因素,是长期累积的问题总爆发,使陕西白酒开始逐渐落伍,造成了陕西酒业艰难的现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谈到陕西酒的复兴也并非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要针对以上问题,对症下药,通过企业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整合资源,才能实现陕西酒的雄风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