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背后 30 电视剧 百年张裕 浮华背后的危机



企业有危机吗?根据一个企业在市场规律中的所有表现,企业是有危机的,不存在没有危机的企业。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鸡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道理。

  张裕有危机吗?没有——至少还没有清晰出现!张裕没有危机吗?有——所有的企业都有危机!这命题恰似硬币的“正反”两面,尽管有人喜欢有人厌弃——那么,有,作为几乎公认的中国葡萄酒业第一品牌张裕潜在的、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呢?

  从表象深入实质,从“一斑”窥全貌,在非常风光的背后,张裕并非万事无虞了,问题还不少,有时还很尖锐,称霸国内红酒业多年,张裕的问题与麻烦,或说是危机,已若隐若现,当以警戒。

aihuau.com

  “解百纳”商标之争,葡萄酒企苦果自尝

  从2002—2005年,一场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卷入重量级企业最多、言辞最激烈的第一商标纠纷案——“解百纳”的身份认定开战了,搅动整个中国葡萄酒业。而这一“始作俑者”就是张裕。

  这场纠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当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成功,4月拿到证书。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月,长城、王朝、宁夏等国内龙头企业联名反对,并上书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取消张裕的注册,原因是“张裕不能私自拥有解百纳,因为解百纳应该是红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而不是商标专用名称。“

  据专家介绍,“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葡萄酒高档品种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将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的说法。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强行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2004年初,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而就在这种敏感的时段,张裕却宣布以2900万高价买下中央电视台的部分黄金时段的广告,并且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业界分析,张裕豪赌,意图非常明显,欲造成“先入为先”、“我即为解百纳”的既定事实。

  因为张裕的“独断”、“霸道”,与众多国内葡萄酒业结下梁子,口水战大演特演,甚至出现彼此之间诋毁、恶斗。“年份酒”大肆炒作、“进口洋垃圾酒”曝光、“商业贿赂”世纪审判等重大影响中国葡萄酒业声誉的事件就在此段频频发生。当然这种恶斗并无输赢,只是“多败”。也许至今尚难断定“谁是谁非”,但张裕抢占“解百纳”事件可能给葡萄酒业带来一个不好的先例或是造就一个事实——“撑死胆大,饿死胆小”。

  从近几年国内葡萄酒业发生一起起重大新闻事件看,张裕离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除了实现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最大化之外,还要切实肩负起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责任,包括扛起诚信道义的责任。

  诚与信,义与利,有若鱼和熊掌,如何兼得,张裕如何在担当起行业领导者上肩负更多责任、做出更大的表率,值得张裕深思。

  张裕的“抢占独断”并没给自身带来多大的成就感,司法仲裁难下定论的同时,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一场“泛解百纳”酒水似洪水肆虐国内葡萄酒市场,瓦解张裕“高高在上”的防线,危机悄悄向张裕袭来。大量冠面堂皇的“解百纳”的葡萄酒,充斥市场搅乱市场,生产厂商高达上百个,连乡镇小厂也有自己的“高档解百纳”,令人啼笑皆非。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竟有10元一瓶解百纳,远低于张裕普通“解百纳”七八十元/瓶的售价。

  低价“解百纳”冲击市场,对张裕来说,不能不说是“有苦说不说”。2900万打造的解百纳,本无意为国内竞家炒熟市场,结果带来众多竞品的恶性低价围攻,结怨天下豪杰,“收之桑榆,失之东隅”,这也是当初张裕处心积虑打造高档解百纳所未想到的,算得上张裕百年成功中的一大败笔。

  而今后“张裕解百纳”若不在其产品定位上有明显区隔,进一步明确品牌诉求,将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多“借题发挥”的机会,使其更易利用目前“解百纳”商标属性不定的市场空缺来赚取利润,导致市场上“解百纳”产品更为混杂。因此,张裕只有尽快赋予“解百纳”与“张裕”品牌相互融合的独特产品定位,才能保证其在日渐混乱的“解百纳”市场中长期立足,而不是单凭商标权的法律归属来获取。

  股权转让,品牌管理缺失

  2005年,成了张裕有史以来最“不开心”的一年,张裕A股连走背字,存在违规担保以及账务管理混乱等问题,被中国证监会山东证监局责令限期整改,紧接着一轮“危机”则是国内媒体指,张裕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有存在“国有资产被贱卖”的可能,使张裕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从2003年起,张裕就酝酿股份改革。历时两年多,在改制后,张裕共由三方持股,情况分别为:中诚信托45%,裕盛公司17.2%,46名张裕普通员工持股37.8%。然而公告显示,裕盛公司是由张裕14名高管(占股64%)和12名中层骨干(36%)组成的私人投资公司。根据持股比例,裕盛公司应为此次收购拿出6673.6万元。因此每名高层平均需要出资305.1万元,每名中层要拿出200.2万元。46名普通员工持股37.8%,他们总计需要拿出1.47亿元,平均每人318.8万元。于是有不明就里的媒体诧异,以张裕的收入状况,张裕怎么一夜之间冒出这么多百万级的富翁?为何高层和中层出资还要少于普通员工?

  据悉,张裕集团4000名员工实际只享受到了1.64亿元身份置换金中的37.8%,而其余的部分则被张裕集团和张裕的14名高级管理人员和12名中层骨干所享用。其中,集团主要两位领导人董事长、总经理两人占用的该项置换金就至少达总额的13.4%。在这场“权利资本化”运动中,张裕公司副总级以上领导就可以用10%的出资拿下100%的股权,而普通职工却必须全额交款。这是媒体、业界争议和质疑最大的地方。一位张裕老总说,当时如有一位职工上告,恐怕股改就会“夭折”。正因为这次股改,使张裕声名更加远扬,成为瞩目焦点,然而张裕品牌美誉度却一时大跌,所幸普通老百姓他们关心焦点不是“企业政治改革”,而是“产品质量、价格”,张裕品牌价值很快“止跌”,然而“外伤”难免。

  国际化谋略,是否是“蛇吞象”结局

  2006年3月,张裕总经理周洪江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糖酒会上宣布,张裕要打造中国最大的洋酒代理公司,通过并购欧洲酒庄,到2008年,进入全球葡萄酒业十强。

  业界分析,面对国外洋酒的冲击,张裕首先欲通过品牌整合稳占国内市场,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计划引狼入室,自己具备了“狼”性后,发展壮大自己;第三步计划通过国外的兼并、重组或建立分支机构,杀进“狼”窝,最后把自己也变成一匹“狼”,实现国际化战略和品牌国际化。张裕国际化另一个主要目的,抢先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对抗中粮系(长城葡萄酒)”,张裕不惜“引狼入室”。

  张裕国际化第一个实际步骤,新成立一个全资子公司——烟台张裕先锋国际酒业有限公司,要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专业洋酒代理公司。这是张裕第一次涉足洋酒销售。先锋国际目前已代理帝萨诺(DISARONNO)、苔丽雅(TALEA)、格洛凯(GRACEL)等国际知名品牌,还将负责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

  张裕国际化第二步骤,钻到“狼窝”里去,在国外直接并购。目前张裕和澳洲酒庄的谈判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可能在近期内完成收购,力图直接在境外以联合品牌的方式进行运作,并同时在中国与澳洲市场上进行销售,紧接着就是要在欧洲收购酒庄,主要销往欧洲当地市场。周洪江宣称,到2008年,张裕要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挤进由美、法、意等“群狼”组成的全球葡萄酒业十强。这就意味着,在抢占国内市场更大份额的同时,到2008年,张裕要实现海外销售份额占总量的三成以上,最终实现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比例为1∶1。

  张裕国际化雄心壮志固然令人起敬,然而以张裕现在的规模、实力与管理团队,面对波澜诡异的国际市场,它能挑起重担“直挂云帆济沧海”?张裕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30.8亿元,2006年预计在36亿元左右,虽说其已连续8年稳居国内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然而和全球老大美国星座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相比,其40.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把包括张裕在内的其他竞争对手抛得老远,即使与现在与张裕合作、名不见经传的大股东意大利意利瓦公司相比,张裕也只能算是“门当户对”。目前年销售额均百多亿元的五粮液、青啤都不轻言国际化,慎行国际化,况张裕乎?因此业界不免疑虑,张裕如此仓促之举,难道不会再次上演“蛇吞象”之后果?

  2005年6月,台湾明基电通上演一起“惊人骇俗”的“蛇吞象”,收购德国商业巨人西门子手机公司,然仅一年后的2006年9月,明基电通又突然宣布不再继续投资其德国手机子公司,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过去一年中明基先后向该子公司注入8.4亿欧元,最终的收获却是债台高筑、累积近6亿欧元的账面亏损。再以TCL国际化之路为例,2004年1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2004年4月,TCL又并购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TCL希望通过采取并购欧美亏损企业的方式,能迅速切入欧美主流市场。但是,并购带来的重重困难远超出TCL的预料。2005年,TCL亏损14.65亿元,到2006 年上半年,净亏损就7.38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TCL“跨越式”国际扩张的失败。同样联想购并美国IBM,也遭遇媒体、业界强烈的质疑和非议。

  张裕国际化应慎而再慎

  张裕在区域品牌竞争力也存着较大问题。目前,张裕葡萄酒产品在4.5万吨左右,而此时,与行业第一集团内的其他两个强力竞争对手长城、王朝相比,张裕在高档酒市场上的份额显然同自己的行业地位不太相称。中粮集团通过整合3家企业——沙城长城、华夏长城和烟台长城,“长城”葡萄酒年产量达到6万吨,王朝葡萄酒的年产量也达到了3万吨。从区域市场的发展看,张裕市场分布很不平衡,在山东、福建的销售额接近企业葡萄酒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而在华南,比如广东市场的销量难与其主要竞争对手长城抗衡(华夏长城在广东的销售额接近两个亿,而张裕的销售额一直不好)。2002年以来,虽然张裕增长很快,但在人均利税落后于王朝和华夏长城。同时,张裕在全国最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远逊于对手,在北京销售额不及长城一半,在上海销售额仅为王朝四分之一。

  尽管张裕至今仍“王光”无限,车轮飞转。但在面对诸如股改与转让、解百纳商标注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与卡斯特断交、价格层次分布制定和品牌的辐射承载力、区域市场竞争力等问题上,张裕遭至相当多的质疑与批评。这充分说明百年张裕在进行品牌扩张重塑、领导地位的巩固、团队建设管理、国际化战略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并不想给它太多的赞歌,只想多给它挑刺,泼冷水,希望它能清醒自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走得更久更强,才能不失为“百年”张裕。(注:一些数据、资料来自媒体)

  来源《大食品》杂志 07年1月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浮华背后 30 电视剧 百年张裕 浮华背后的危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9393.html

更多阅读

参观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 张裕卡斯特酒庄蛇龙珠

秋末,我和家人一起参观了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这里建筑独特,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令人流连忘返。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位于烟台至蓬莱的黄金旅游线上。酒庄占地两千一百亩,其中酿酒葡萄园五百亩,主体建筑五十亩,葡萄长廊、道路二十亩。烟台张

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 张裕 想做酒界国美

     “未来3年将开设3000家专卖店”,近日,中国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端出了这盘扩张大餐,引发市场极大关注。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限制“三公”消费,以及消费者不成熟等情况,张裕的专卖店计划并非没有争议。  力做酒界国美  3月

张裕95解百纳 争执和解 七家公司共饮“解百纳”

  从表面上看,“解百纳”商标所有权仍归张裕A(000869)的母公司张裕集团,但由于中粮酒业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可以无偿、无限期使用“解百纳”商标,“解百纳”浓度打了折扣。   上述6家公司除了中粮酒业公司外,还有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

孙利强:外资不会控股张裕

日前,张裕集团董事长孙利强就外界担心的有关外资会否控股张裕的传言向记者表示,根据和外资达成约束期为50年的协议,外资不可能控股张裕。  据了解,2005年,张裕产权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其中意大利意迩瓦持股33%,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

张裕百年价格 百年张裕 风景这边独好

   亚洲奇观大酒窖    张裕公司的百年大酒窖素有亚洲奇观之美称。沿螺旋式的石级下行约7米,便来到了地下大酒窖。酒窖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石砌成,纵横交错,共有8个幽深的拱洞。望着气势恢宏、古老而又博大的酒窖,立刻给人一种

声明:《浮华背后 30 电视剧 百年张裕 浮华背后的危机》为网友妄想症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