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本刊收到一叠厚厚的资料:《远大成长危机》。作者声称,这是自己8年前就写下的一份预言,同时也是迄今为止解读远大为何徘徊不前的最权威的版本!

这个提前预言远大陷入发展停滞的人,就是曾任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现在的萨尼威投资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刘亚军。由于远大不允许员工对外透露公司丝毫信息,所以,这份材料一直被尘封在历史里。 刘亚军透露,这份材料“到目前为止只有四个人看过,包括张跃本人”,遗憾的是,当时这份长达3万字的“远大盛世危言”并没引起风头正劲的张跃的重视;更遗憾的是,刘亚军的预言竟然成为远大的“咒语”,8年后的今天,其所言的远大危机大部分都已兑现或正在兑现中。 本刊记者联系到了多位知情人士,力图探寻出远大这些年徘徊不前的真实轨迹。 文/特约撰稿 刘亚军 本刊记者 李建勋作者简介:刘亚军,萨尼威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aihuau.com 1999年9月,在张氏兄弟高调买下公务机两年之后,时任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的刘亚军,发现了远大繁荣背后的隐患,写下了《远大成长危机》。在这篇堪称远大“盛世危言”的预言书中,凭借自己掌握的信息,刘亚军指出了远大面临的七大成长危机: 1.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远大将遭遇技术的“绑架”,并因此遭到市场的惩罚:因行业、政策和市场风险而陷入一个长达10年或更久的徘徊甚至萎缩周期; 2.因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巨大分歧,远大领导层尤其是张剑张跃兄弟极有可能划江而治。同时,股权结构不清晰,也是危及远大长远发展的“暗雷”; 3.“三不原则”(不合资、不上市、不借债)将使远大坐失许多机会,陷入长不大、做不强的怪圈; 4.乌托邦式的道德经营理念,不仅不能为远大带来更多的利润,理想化的制度主义还将催生一群被制度奴化的员工,不仅加重企业运营成本,更使远大陷入低效运转; 5.日本式管理与中国家族企业的无缝嫁接,催生出了一个更为专制的组织模式,阻塞“谏言通道”,增加了决策风险和成本,而且不适应今后大的战略位移需要; 6.远大的独立企业行为表面清高,但太脱离实际,将为远大以后的发展和外联工作留下隐患; 7.尽管远大有诸多问题,但由于具有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现金储备,远大绝无迅速失败的可能。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远大将不得不转型自救。 刘亚军透露,这份材料“到目前为止只有四个人看过,包括张跃本人”,遗憾的是当时并没引起张跃的重视;更遗憾的是,刘亚军的预言竟然成为远大的“咒语”,8年后,其所言的远大危机大部分都已兑现或正在兑现中: 远大非电空调曾一度占到中国市场的90%,至2005年前后却急剧下降了30%;现金储备也已从鼎盛时期的每年6亿元跌至每年3亿元;销售额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徘徊了整整10年之久;发誓一辈子只做非电空调的张跃被迫寻求商业模式转型…… 附图:1996~2006年远大年销售额变化图(单位:亿元)远大,连续13年没有贷款,成立迄今没有一年亏损,这样的企业无疑是优秀的。刘亚军说,之所以对照8年前的“盛世危言”,谨希望能探寻出远大徘徊不前的真实轨迹,并以此为曾经热爱过服务过的远大再进一次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