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公益营销 力推公益营销
叶莺简介:1982年加入美国商务部,先后在广州和香港任商务领事;1995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1997年加盟柯达,出任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2005年10月31日升任柯达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同时继续担任柯达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对外事务部总经理。aihuau.com前瞻观点:我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成为第一位的数码相机制造商和销售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做一个全面的影像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提供全面影像解决方案,包括商用的、民用的、医疗的、工业的,只要跟影像有关,我们都无处不在。2006年影响力:2006年柯达先后向广西捐赠20万美元资金和10台最新款柯达数码相机作为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柯达助学金”;在河南郑州大学为河南旅游业人才培养捐助15万美元和10台最新款柯达数码相机,建立“河南柯达旅游助学金”;为宁夏大学捐赠10万美元和10台最
新款柯达数码相机用于设立“柯达助学金”,资助宁夏大学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柯达制定的公益营销计划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获得长期市场增长成为十分抢眼的字眼。正是由于柯达通过公益营销,避免了流露过于明显的商业目的,才使得柯达每次在中国市场所进行的公益营销都显得十分贴切。柯达以奥运营销中所体现的公益营销,体现了数码转型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取得的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是中国的市场主旋律,而柯达数码是柯达公司的主旋律,两个主旋律结合,并体现柯达社会责任的营销将是最佳的结合。在柯达的文化要求中,一条最重要的要求是,信誉至上。我们必须在公众中赢得信誉,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公司内外部建立信誉。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更加注意对外部公众的信誉,我们必须及时而完整地履行我们的承诺。事实上,我们一直按照承诺在有计划地进行。柯达曾经投资200多万元改造、设计中国张家界的三大景区,并对包括路线名称标志牌、景点与推荐摄影牌、珍贵物种介绍牌、环保公益牌、指路牌等300个设施牌进行改造,这些设施全部取材于自然原料,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出柯达的环保意识。而每个路牌的柯达标志也与路牌的颜色相一致,并不显得突兀、刺眼,少了商业宣传的味道。柯达一直支持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经常赞助医疗、教育、环保、体育文化等事业,在塑造柯达公司的良好形象方面,也取得了政府的信任与好感,赢得了高层的认同。作为一家百年影像公司,柯达深知数码影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历史和发展的记录者,交流分享的传递者,几年来,柯达曾通过“西进”和“播种”计划,将当时最新的影像技术带到中国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给当地消费者带去了更好的服务和产品,为当地发展带去了契机,同时也将柯达的精神播种到全国各地。如今,正处在数码转型的全新柯达,再次在中西部地区点燃承载柯达精神的奥运星火,并通过柯达的数码影像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在中西部地区和世界之间架起沟通和了解的桥梁。每一个企业必须真正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的企业与别的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在大家质量都好的情况之下,企业就必须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外在环境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有很多的事情可能要靠智慧创出新的东西。在所有这些产品演变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要“过去”我们必须接受。接受的过程当中还要考虑不能够摒弃历史,不能够忘记过去,同时也要面对一个新的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2007~2008年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就是柯达会有一个新的形象出来。因为过去大家提到柯达就想到那个小黄盒子,我们将来希望大家想到的是一家提供影像服务完全解决方案的全新公司。
更多阅读
星巴克的市场营销策略 星巴克的杂货店策略
星巴克的生意无处不在,公路休息站、游艇商店、曼哈顿岛的每一个街区。2013 年早些时候,这家公司甚至在瑞士火车上开了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咖啡店。所以,如果说这家雄心勃勃的零售商将目光投向杂货店,也没有什么可以惊讶。
星巴克:营销数字化
作为一家一手交钱,一手给你一杯咖啡的连锁餐饮公司,星巴克正尝试运用网络技术让自己数字化。 今年7月,星巴克的CEO霍华德·舒尔茨在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总部接待了来自硅谷的移动支付应用Square创始人杰克·多西。杰克·多
《魔鬼营销》连载(39):如何拯救星巴克?
系列专题:《魔鬼营销》品牌登龙术 继2008年7月宣布裁员12000人、关店600家之后,星巴克发布的财务季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净亏670万美元,股价也遭腰斩,跌破16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与其说全球经济不景气迫使星巴克关店,不如
星巴克市场营销 星巴克为何攻不进印度市场
2010年岁末,星巴克宣布重启拓展印度市场计划。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表示,正在与几家印度公司就进入该国市场进行初步谈判,其中包括印度最大的食品与医药集团之一Bharti公司、DB不动产集团以及DLF零售连锁集团等。可以说,星巴克此前
星巴克营销案例分析 星巴克成功营销案例分析(3)
问题 急剧扩张后的潜在风险 开设新店的投资压力巨大。据介绍,星巴克在上海每开一家新店,投资都在人民币300万元左右。这些投资主要包括从美国进口设备、报关费用、场地租金、人员招募、培训费用等。星巴克2000年5月进入上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