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4月12日~16日的黄金暴跌,吸引了对黄金一贯情有独钟的亚洲投资客。对“中国大妈”来说,“五一”假期更是绝好的购金时间。她们中的不少人专程赴香港地区购金,引发当地部分金店的商品被抢购一空。 受实物黄金买盘的提振,国际金价开始收复前期暴跌“失地”。截至5月2日中午,美国黄金期价亚市盘报1452.6美元/盎司,较前期的最低点1330美元/盎司,上涨约9%。 然而,“中国大妈”是否真正抄到底,完胜华尔街看空黄金的大佬们?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金价仍将能以弱势震荡为主,黄金12年的牛市已然终结。 “大妈”抢金潮 整个亚洲正经历数十年未见的黄金抢购潮,金条、金粒已出现区域性短缺,起码需要10至20日才可完成“西金东调”。 机构、散户现分歧 5月1日,在上海浦东的八佰伴商场六楼,老凤祥和老庙黄金等金店内,买黄金的人络绎不绝。谈起近日的购金盛况,老凤祥的售货员们津津乐道。“前几天,有个女的过来,一次性买了200万元的金饰。来了也不问什么价钱,直接点着柜台里的商品说,我要这个,这个,这个。”一位售货员说:“她并不是为了投资,只是消费。她说是为了送亲戚,买的时候都分配好了要送给谁。” 在售货员们看来,即便这样的大手笔也不足为奇,毕竟投资性买金的人出手更为大方。“这只是小Case,还有很多一次性买好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他们都是买金条或者其他投资品的,前几天,我们店里都卖空了,这些货都是刚补进来的。” 上海老凤祥的一位售货员说,和春节时间相比,现在的金价的确有诱惑力。因此,买金的人比春节时还要多。历史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老凤祥的金价为418元/克,而目前为382元/克,降幅逾8%。 受黄金降价的吸引,央视引述北京某商场工作人员的话称,该商场日均销售黄金达40千克左右,客流量同比增长50%,并带动铂金、钻石和翡翠的销售同比增长30%以上。 购金潮亦席卷至香港地区。据港媒报道,大批内地游客趁“五一”假期及低金价特意赴港抢金,而一些金饰品早在假期前夕已被抢购一空,不少旅客感叹“黄金周”“一金难求”。有金店透露,有内地豪客以20万港元狂扫500克黄金,营业额在过去1个月急升近7倍。一家位于旅游旺点的珠宝金行表示,客流量自黄金周前夕已暴增,较平时多约30%至40%,凡是足金制成品,无论饰金、金粒都被扫走。 抄底购金的并非只有“中国大妈”。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Albert Cheng)对媒体表示,从孟买到上海,以至香港、曼谷和新加坡,整个亚洲正经历数十年未见的黄金抢购潮,金条、金粒已出现区域性短缺,起码需要10至20日才可完成“西金东调”。亚洲实金的强烈需求大大出乎全球投机者的意料,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金条每盎司溢价高达3美元,同创18个月以来的新高。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股购金狂潮有两大动力:一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通胀可能高企的背景下,来自于中国及印度等亚洲国家天然具有购买黄金以保值的传统;二是,此前部分黄金消费需求由于金价走高而受到压抑。 2013年至今的流出量达到了319吨。巴克莱称,这种净流出将是近期金价最大的下行风险。 在大妈们抢购实物金之际,机构则在忙于抛金。 有着黄金投资风向标之称、也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4月30日最新交易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该基金黄金持仓量为1080.64吨,较前一交易日再减2.41吨,持仓创近3年新低。 根据公开数据,自4月9日以来,SPDR Gold Trust已经连续15个交易日减持黄金,减持量约124吨。其中,4月12日国际金价暴跌当天,SPDR Gold Trust减持量达22.86吨,也是当月最高减持量。 另据外电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国际大行巴克莱银行给客户发布一份报告提醒,今年4月交易所交易产品(ETP)中的黄金流出量高达159吨,可能创出单月流出规模最高纪录。 其获得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的流出量达到了319吨。这一流出量相当于2013年开始时候交易所交易产品持有的、纪录最高水平的2767吨黄金中的12%。可以对比的数字是,这些交易所交易产品在2012年全年的黄金净流入量仅仅是279吨。巴克莱称,这种净流出将是近期金价最大的下行风险。 多位分析人士解释说,美国经济在美联储持续的资产购买计划中实现了具有韧劲的复苏,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使金融市场出现所谓“大逆转”,因此资金持续从黄金类ETF流向股票。目前,实物黄金对金价的支撑可能较为有限,金价更多的还是会受到美国货币政策、黄金ETF流向及欧元区经济等宏观方面的影响。 因此,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李宁认为,黄金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不会是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随着美国股市不断走强,投资者将倾向于把资金投入股票等高风险资产领域,金价在5月可能以弱势震荡为主。
![黄金周:华尔街逻辑遭遇“大妈思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1107536705.jpeg)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黄金牛市不再,但为了对抗通胀,投资者仍可以在中长期内进行部分配置。 “经验表明,当通胀温和时,黄金抗通胀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出现恶性通胀时,黄金抗通胀的效果才会充分地发挥。因为此时,社会对货币的信心崩溃,而具有‘诚实货币’美誉的黄金的抗通胀效果将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持续大规模实施背景下,未来全球通胀压力必将增大,黄金会有用武之地。”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