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围猎消费金融:暗战20万亿



     监管层仍未松口“跨区试点”

  在中国的金融图谱中,似乎没有其他哪类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会像消费金融公司(Consumer Finance Co.,以下简称“CFC”)这么纠结。

  这边厢,按照此前颁行的试点管理办法,“未经银监会批准,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在注册地所在行政区域之外开展业务”。那边厢,恰如学者指出,“没有规模的话,它(CFC)盈利的模式很难实现”。

  于是,运营三年有余,以十亿计的资产规模和几十万量级的客户规模,手持稀缺牌照的四家CFC仅获得了监管层官员谨慎评价:“目前最多可算借力经济转型,促进自身发展,或者参与个人消费。”与此同时,其也因“规模比较小”而尚未赢得“相关政策制定方的关注”。

  然而,在四家试点CFC揣度下一步将何去何从之际,面对这一蓝海市场——有预测称,“十二五”时期我国消费信贷增速将保持24%的增长速度,2015年消费信贷的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多家机构已经实质性切入。近期最为惹眼的便是三井住友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SMBC Consumer Finance,今年以来,其不仅频频与多个地方政府接洽,更已在多个省市借门槛更低的小贷暗线布局,而日本永旺、中国香港亚联财等外资机构更已跑马圈地多时。

  “不论外资等曲线进入的各路人马日后会否受到银监会监管,更须看到,以阿里金融新近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为代表的各类金融业态都在盯着消费金融这块肉,无论CFC试点是否推进以及将如何推进,市场本身已经在加速演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

  监管框架待定

  有消息称,消费金融公司今年有望实现跨区,不仅包括引入更多市场参与者,还包括允许已有试点公司将业务网络延伸至其他区域。

  更高的融资成本、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高的业务拓展成本,会给消费金融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压力。

  消费金融公司盈利面临“规模困局”

  在上述2015年我国消费信贷20万亿的规模预测总盘子中,消费金融公司的主流业务属于房、车、信用卡之外,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以婚庆、旅游、教育等为代表的一般性消费贷款。对比新加坡等成熟市场10%左右甚至更高的渗透率,眼下国内一般性消费信贷在全部消费信贷总额的占比仅在4%左右,其中潜力可见一斑。

  此前多年,国内银行对于发展这部分中低端消费金融业务动力不足,但在宏观形势及行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之际,一些银行已然提高对此板块的重视程度,如上年末中信银行就专门成立了消费金融部,并极为看好一般性消费信贷的市场前景。另据报道,银监会日前下发了关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在信贷投放上支持扩大内需,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支持居民家庭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信贷需求。

  面对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城镇化、人口结构变化、政策推动等众多因素催生出的消费金融市场“历史性发展机遇”,各路机构早已杀将而来。

  日前,邦民日本财务(香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普罗米斯小贷公司在津开业,面向个人推出用于装修、教育、旅游、娱乐、购物等无须担保、抵押的小贷业务。引人注目的是,邦民香港的母公司SMBC Consumer Finance Co.,Ltd为日本消费金融巨头,大股东则为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三井住友)。

  据媒体报道,未来3年内,该公司会在天津投入3亿元,拟设立10个网点。事实上,自2010年6月与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小贷公司进驻深圳以来,SMBC消费金融即加快了在内地市场的开拓步伐,入津之前,其已落子沈阳,今年早些时候亦曾与武昌、重庆等地的相关政府官员有过接洽。

  岂止SMBC,惹眼的跑马圈地者还有日本零售大鳄永旺集团旗下的AEON信贷及作为香港新鸿基成员的亚联财。除了这些出身不俗的大机构,亦有不少港资背景的中小机构在低调布线,且二者无一例外地采用设立小贷或担保公司的模式快速实现同城乃至全国扩张。

  变革时代,搅局者并不仅限传统势力。4月,拥有庞大客户群和数据库的阿里金融再度出手推出了“虚拟信用卡”,不仅阿里强调信用支付功能是消费信贷,此种根据淘宝交易数据灵活给予用户授信额度的模式,亦吸引市场对于其可能引发示范效应的高度关注。

  硬币的另一面,时至今日,眼见起步时点切近的小贷公司四处开花、融资租赁行业备受瞩目,甚至互联网金融都开始令银行重新审视自己,仅能在单个城市展业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却仍像“慢跑蜗牛”,无论规模抑或行业影响力,都与各方此前预期颇有距离。

  截至去年年末,四家试点公司中仅有三家实现小幅盈利。在“2012消费金融论坛”上,一位地方银监局官员以当下国内超过3亿张的信用卡发行量、逾500亿元的第三方预付金规模及各类新兴的网贷平台举例称,这些实质上借助消费市场的发展延伸业务的势力,都是消费金融公司潜在和现实的竞争对手。

  “和我们暂时没有人群交集,他们还是挑选了中上的那部分,其实现在是把蛋糕做大的时候,还不存在你死我活。”对于更多的市场参与者,一位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如是表示。

  不过,即便尚未有敌手短兵相接,消费金融公司仍需尽快将自身的业务量跑起来。IT系统需要高昂的固定成本、典型消费贷款的单笔额度较小且还款周期较短,都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庞大的业务量来产生足够的回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新年即在前述论坛上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还是要上规模,“因为没有规模的话,它盈利的这个模式很难实现”。

  “允许消费金融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扩大规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种是地域上的,一种是产品组合的扩展。”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金融机构集团联席主管德里克·斯坦威尔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更高的融资成本、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高的业务拓展成本,会给消费金融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压力。

  但这正是问题所在,从监管层的角度,较之“可喜的进步”,几家试点公司的示范作用仍有待突破。如“应该在什么样的群体和层面上发展”,运营两年多的试点公司似乎仍需银监会“提点”。

  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曾在前述消费金融论坛的发言中指出,试点的初衷是希望消费金融公司在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贷款业务中取得更大发展,但目前仍有公司尚未脱离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思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此外还存在单笔贷款大额化、产品类银行化、欠特色化的问题。再者,功能定位、风控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把握的也不佳。

  此前有试点CFC高管向记者表示,从决策层传递的信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问题不是是否扩张,而是何时扩张、怎样扩张,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日前,亦有某接近监管层人士向记者透露,消费金融公司今年有望实现跨区,且此种扩展不仅包括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即发放新一批牌照,或还包括允许已有试点公司将业务网络延伸至其他区域。

  这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并未透露新一批牌照的获选名单和具体的跨区模式,比如是渐次放开还是可以“一步到位”在全国范围内展业,但其表示,从市场运行的趋势(包括有更多的参与者想要拿牌)和受众的接受度来判断,“这种推进应该是非常自然的。”

 机构围猎消费金融:暗战20万亿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致电银监会,相关部门表示现在对此“不好回答”。业内猜测,如若发放新牌,粤、渝、鄂三地“中奖”的可能性较大。隐含线索是,重庆银监局局长洪佩丽曾在“2013年重庆金融工作会”上表示,今年将争取金融消费公司在重庆试点。而据此前湖北本地媒体消息,武汉亦正在积极申请,争取进入第二批试点城市。另有业内人士相信,首批牌照落选后,广东一直“心有不甘”,料将在机会面前不会二度错失。

  不过,对于持牌CFC和寄望获得新一轮入场券的等待方而言,监管框架仍然难以捉摸。

  “银监会日前下发的关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到了将‘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奇怪的是,此后没几天,几个不太知名的股票论坛上近乎同一时间出现了‘监管层拟暂停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大’的消息,我们感到很困惑。”一位长期关注消费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

  但不论第二批“门证”将花落谁家以及试点将如何推行,对于首批四家CFC来说,在市场格局未定之前尽快长硬翅膀已是应有之为。正如前述银监局官员说,“各个金融板块,只要参与了消费金融,都在争抢这块巨大的蛋糕,如何抓住机遇,使我们(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能够实现监管方和社会公众对我们的期待,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997.html

更多阅读

蚕食动漫 20万亿领衔 银行理财渐遭蚕食

   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下称“蓝皮书”)中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引领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产品,远

中国采购20万亿分析 20万亿“城镇化蛋糕”待切

   城镇化系列报道之二  嘉  宾: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韩言铭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滕泰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冯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陈浩  君联

年薪20万创业移民 北京精品店月入20万的创业智慧

 葛彦君:月入20万 小块头有大智慧   经营精品店生意模式的个体户在北京有成千上万家,这种经营方式通常被从业者说成是在商场品牌与批发市场当口夹缝中“抢肉吃”。小本生意如何赚大钱?   小成本创业不容易。尤其在2009年,可是

声明:《机构围猎消费金融:暗战20万亿》为网友我是龙我会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