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的运作都要遵循这样一个公式,那就是:收入-成本=利润从等式来看,追求利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收入,另外一种就是降低成本。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成本控制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利润的多少。这个道理众所周知。然而,成本不能随便乱砍,砍掉成本不是砍掉所有的成本,也不是随意砍掉成本,因为任何一个不适当地成本缩减都将影响收益的产出。在这个意义上,不能对李践的“砍掉成本”误读为“成本魔鬼”、“拒绝开支”,而是应该理解为“杜绝浪费”、“精益生产”。其实,李践的“砍掉成本”说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理念:拿起砍刀,砍掉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杀死一个成本,企业就增加一倍利润。当然,这些成本都是多余成本,都是足以造成企业浪费的无谓开支。

对企业而言,开源和节流都同样重要。开源是开支,是投资,企业都要谨慎决策,坚持数字考核衡量一切。节流是节约,是节制,企业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争取从制度上贯彻,行动上落实,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杜绝浪费的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因此,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任何企业的管理者都要有数字概念,要懂得数字管理,而不是语文管理。以美国航空公司为例,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这已然是他们的共识。在美航的飞机上,除了代表美航标志的红、白、蓝条纹外,一概不涂其他油漆,这不仅降低了油漆的消耗,而且还因为不上油漆,飞机大约轻了400磅,使每架飞机每年节省大约1.2万美元的燃油费用。有一次,美航老板柯南道尔在他自己公司的班机上用餐。他发现送餐的量很大,于是把没吃完的生菜倒入塑料袋,交给负责机上餐食的主管,下令“缩减晚餐沙拉的分量”!后来,他又下令拿掉给旅客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榄,又使美航每年减少了7万美元的开支。在外人看来,柯南道尔的做法有些吹毛求疵,近乎是个压缩成本的偏执狂。但仔细想想,能省则省,开源节流,不正是许多优秀企业家崛起、成功之道吗?又如“天天都是平价”的沃尔玛,它的创始人是山姆8226;沃尔顿,可为什么沃尔玛没有按照美国人以人名命名企业的惯例,命名为“Walton Mart”,而是“Wal-Mart”呢?原来,Wal-Mart比Walton Mart少了两个半字母,在做霓虹灯和店名招牌时就可节省成本,别小看这几个字母,一年下来、十年下来、百年下来,这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aihuau.com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使我们再次认识到李践的“砍掉成本”并非砍掉一切成本,而是不手软、不犹豫、不留情地砍掉会对企业造成浪费的财务开支。成本要砍,但不能随便砍,为此,李践从企业运营过程中挑出十二个容易造成铺张浪费的地方,手起刀落,所到处一刀见效、立竿见影。这十二财务砍刀如下:砍人手、砍机构、砍固定资产、砍预算、砍库存、砍劣质客户、砍日常开支、砍会议、砍面子……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李践在传授给我们十二路承办砍刀刀法的同时,也传授了一些有关如何成为卓越企业家的内功心法。他指出,企业家要懂财务,要养成富人的思维模式。要时时刻刻思考以下问题:花眼前的这一分钱,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果不要这个结果,会造成什么损失?是否能不花或少花钱得到这个结果?花了钱能绝对保证结果吗?李践的意思是想说,企业经营只需做两件事,除了做好销售,另外就是控制成本,而后者无疑是最关键最费解也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李践:《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定价:36.00元。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