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宁:机电企业应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机电企业作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得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曾先后为陕西省及西安市做出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并且正在研究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课题的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昭宁教授。城市经济导报(以下简称:城经报):您如何看待陕西机电企业的现状?曾昭宁:现在来看,陕西省的机电企业都发展的很好。它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前几年陕西省能源化工企业的主导地位。去年,陕西省的机电企业增长了40%,而能源化工业则只增长了17%。机电企业的高速增长,实际上与国家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有关。当然,除了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扶持外,外部市场环境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加入销售战略联盟后,国外市场的开拓步伐加快,需求的刺激,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另外,这个行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附加值较高,因而也受到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城经报:那目前这些企业的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
曾昭宁:无论是哪个行业或者企业,都存在着不足的一面。而具体到陕西省的这一行业,一个最大的不足就在于改革改制的速度过慢。但是,它的这一缺点,与这些企业的自身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些企业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中央企业也比较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同时又多为军工企业改型而来;第二就是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及渭南等地,陕南只有汉中一个,基本上都在陇海线的范围之内。就拿西飞来说,如果它能够脱离军工企业,我想它肯定会比现在发展的更好更快。在这方面,陕重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西电公司,也可以说是起了好头。城经报:陕西机电企业今后的发展因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曾昭宁:加大改革力度,快速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先要将产业集群发展起来。横向的看,关键是提高大企业的配套率,纵向则是拉长产业链条。无论是大型骨干企业,还是相关的配套企业,应该集中起来,各就各位,进专业化园区。就拿汽车制造来说,陕重汽在泾渭工业园,而同样是生产企业的比亚迪,则有在高新区,同时,主要为企业制造企业加工生产零部件的法士特则被分成了两个片区,除了一个在高新区外,另外一个还在西郊,这样的布局,显然是不合理的。不仅是机电企业,如果都能够将其按照同意规划,各进个园区,那么,不只是他们的发展道路会更为宽敞,速度也必定加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