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羽绒服品牌企业的生存危机
作者:智愚
羽绒服是纯粹的功能性、保暖性的产品,因此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由于前几年羽绒服市场销售一路高歌,因此很多品牌都“杀”入羽绒服行业。可是,从整个市场来说,羽绒服的的部分市场份额都被少数的强势品牌所拥有,大部分的中小羽绒服品牌也只能瓜分极小的份额,正应了20/80定律。随着行业的几经洗牌与磨练,对于羽绒服的领先品牌来说,暂时很有有新的品牌能撼动它们的领导地位。显然,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小型羽绒服品牌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2007年的淘汰赛已经拉开,暖冬加速了行业的洗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整个羽绒服行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考验。
前几年,当服装行业其他品类都面临发展瓶颈的时候,羽绒服成为服装行业的“一马当先”,成为了新宠。尤其是在2005年羽绒服的领军品牌波司登爆出一月销售20亿,单日销售几亿的销售神话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成为了“香喷喷”,仿佛羽绒服是本世纪服装行业的最后一个财富波,都想搭上这班列车,羽绒服巨大的销售空间吸引了不少生产厂家投入其中,经销商拼命地找羽绒服品牌,有市场需求就有供应,原本做流通的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开始纷纷向品牌转型了、原本做其他品类的服装企业进来了、国外的知名服装品牌也来“抢”中国这块羽绒服市场的“蛋糕”了、原先不是做服装的企业也瞄上羽绒服市场了……加上媒体的大力吹捧,好像做服装不做羽绒服就不能赚钱。这个时候大家没有了理性,更多的是赚钱的冲劲,你敢做经销、做代理,我敢做羽绒服,投入生产。行业的不规范与多方的盲目投入,导致这个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特别是2006年的暖冬以来,很多企业都陷入到了竞争的红海之中,品牌过多、生产过剩,尤其是中小羽绒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开始以超底价抛售库存,新产品也不敢生产了,对未来显然是一片迷茫!
要想远离淘汰的边缘,对于抗风险能力极低的中小羽绒服企业必须放开思路,走出拼产品、拼价格的误区,尽快走向品牌升级的道路,要么就是品牌的转型。而对于专业做羽绒服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活下来并不难,沉下心来做做流通、做做其他企业的加工都能得到利润,但如想在羽绒服行业中做出品牌来,确实是不容易了。
首先,产品的开始必须告别模仿的时代,这是中小羽绒服企业的病根,有多少企业有自己的设计师,有的有设计师也是一个摆设,老板出去买(或代理商提供)几个认为好卖的款式,打打版,就说我们有自己的设计了,因此企业必须形成自身品牌风格的产品。接下来的羽绒服在保暖性显然不是卖点了,时尚性、个性化、寻求差异化显得将更为重要了,而问题就在于羽绒服季节性的明显、产品的单一、运营反映速度快,羽绒服想建立有特色的品牌比起一般休闲服饰则更难。
其次,市场好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可以获得机会,但是在市场遭遇像暖冬这样的环境、市场竞争加剧,这个时候是真正考验企业、考验品牌的时候,优秀的企业能够将市场劣势变为机遇,能够主动出击,而一些中小羽绒服企业由于前几年市场形势好,发展顺风顺水,会导致最终一部分不能接受考验的中小企业被淘汰,一部分将通过品牌的整合、产品的创新、营销模式的改变等多种手段将企业做大、做强。
中小羽绒服企业要做大、做强,不可能再有以前那样的机遇,需要更多的踏实、更多的务实、必须努力赢得经销商、需要努力赢得消费者、需要努力开发新产品,需要努力加大市场的推广,未来需要努力的事情非常多,当然在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学会思考,思考行业的发展方向、思考经销商的利益点、思考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