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某些国家的媒体上有个词语被炒的很热,那就是 “中国威胁论”.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经历过屈辱与抗争,奴役与拯救的中华民族来说,在今天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终于让子民脸上绽开了久违的自豪.但是,在沉浸在我们所取得的经济,社会,科技,国际地位等成绩的同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可持续发展.
导致粗放型经济的原因除却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还有就是决策者的观念,执行者的落实问题.比如煤炭的浪费现象.很多小煤矿一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大量的煤炭浪费而且很多矿井并没有回采的可能.这种浪费完全是人为的,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这种浪费很普遍的现实佐证了这样一个问题.合理开发利用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观念还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当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假如存在这种问题,就是值得认真总结并要遏止的问题. 还有现在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植被沙化,物种锐减,气候骤变等等,都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类的 “副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这样的路,先污染后治理.拿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发展起来的经济终究要被环境 “索要”回去.拿资源的浪费作为快速发展经济的牺牲品那么迟早要为过去的浪费买单.
鲁迅曾经说过,对于“舶来”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然国外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想必大家应该还记得.无论这些问题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也好,还是纯属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也罢.问题摆在眼前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正在潜伏中,那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追求眼前的效益,还要顾及长远的利益.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些词语不是空穴来风.所有这些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把损失尽量降低到最少,把破坏尽量降低到最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寓意也便在于此.
有人可能说,又要高速发展经济,又要合理利用资源.那怎么做到?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想走路一样,你可以在沿着大路走,而不是为了抄小路而去践踏草坪.
饮鸠止渴竭泽而渔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这个人能走多远.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虽然都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但是,发现问题的落脚点还是要归结到解决问题上来.发现问题需要走一段路需要一段时间,而解决问题则需要走更长的路,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