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乱格局:起点人的出走



     这出“起点内乱”的开年大戏,说明了在媒体时代的一条职场法则──一个关键人在关键时刻的情商,将决定一件事情的走向

  出场人物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

  盛大文学总裁、起点中文网总经理 吴文辉

  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

 大公司乱格局:起点人的出走
  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

  事件回顾

  2013年3月初,正值盛大文学筹备IPO的闭门静默期,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却有20多位中层以上编辑突然提出离职。3月6日,CEO侯小强发内部信称已经批准部分旗下起点中文网员工的辞职请求,并称他将直接接管起点中文网。坊间盛传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正在私下接触新的投资方,将带领起点创始人团队另起炉灶。

  盘点事件的演进脉络,虽有各种版本的解说,但都离不开利益、职业道德、IPO、内斗等字眼,外界评论乃至从前旧部的说辞大多给吴文辉赋予了一种无奈出走的悲壮色彩,而对盛大则颇多指摘和做空的意思,反观盛大的老板陈天桥,却在这时出面公开支持侯小强,说其为称职的CEO。这其中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令人唏嘘,这究竟是怎样的职场乱局?

  内部信引发的争议

  侯小强在起点编辑们集体请辞之后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内部信,一封是公开信,尽管前者也很快就公开了。这两封信成了瞩目的焦点,也是人们谈论的重要素材。仅从两封信的内容和方向性来看,似乎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尤其是那一封内部信。

  内部信有两点让人震惊,一是发送速度之快,从事发到侯小强写信告知大家事情的处理结果,根本没有几个回合。众人原以为的交锋、回旋、退让、讨价还价全都没出现,取而代之的是CEO给出的一个冰凉的通知;二是措辞之冷静、平稳,侯小强在信中未做任何挽留,也没有流露出半分惋惜之情,只是说“业已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还言明自己要直接负责起点中文网的工作,好像对发生的一切早有准备。

  这样一来,侯小强就将了所有人的军,吴文辉和他的部下,以及一些本不想辞职却被划分到“辞职派”的编辑就都成了不得不走之人,甚至此言一出,他的大老板陈天桥也只好硬着头皮静观事态的发展。

  在信中,侯小强还说了如下一段话,“我谨代表管理层感谢离职员工过去的杰出付出,同时希望你们在未来也能够遵守职业精神和商业伦理。”这一句话更是挫伤了员工们的感情,他的潜台词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员工们的职业道德,在职场中,这样的言辞可以看作是一次超出事件和决定本身的指控与批评。可以说,从事情的开端,侯小强就自己给盛大文学放了一把火。

  且不论事情的结局如何,用一封信把人逼到没有退路的境地,无异于终止了交流。这种情形,就算再卑微的职位也会激起反抗之心,更不用说个个都是技能和资源兼而有之的老编辑,所以对峙的双方只能硬碰硬。而且,当一名选择留在起点的老员工,或是刚刚入职的新员工看到这样的信,他们心里会做何感想?在如此重要的结点让他们心灰意冷,想要重新生出期待可就着实不易了。

  同样是内部信,2011年马云在面对违犯了原则性错误而引咎辞职的员工时,语言依然充满感情,显得非常的“近人情”,他写道,“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两相对比可以看出,越是在紧要关头,一次好的公开发言务必要动之以情,并且在人格和尊严上给别人留有余地,这是职场交流的准则。

  至于后来侯小强的那封公开信,不难看出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口诛笔伐所做的江湖救急之举。在信中他不断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也曾做过安抚、挽留、调解的工作,但是很无奈。这种做法同样欠缺诚意,员工们此刻最希望看到的是CEO可以同盛大、同起点站在一起,承担他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在关键时刻将自己单纯地变成一个裁决的法官。

  被员工“妖魔化”的CEO?

  事发之后,很多盛大文学的前员工纷纷发表文章评论这件事,普遍对侯小强处理问题的方式颇有微词。他门认为,侯小强在管理上经常缺席,面对一些企业内部的变动,他总是不在场。盛大文学形成现在的格局之后,与下属公司之间冲突不断。但无论是晋江风波还是榕树下总经理愤怒辞职等,前几次处理中几乎均未见侯小强披挂上阵。这次起点内讧,侯小强虽然使尽浑身解数稳住局势,但言辞之中却未提及自己的责任。

  一名盛大文学的前员工写文章感慨侯小强危机公关做得不近人情,“编辑们都是感性的人,否则也不会这样共进退。”正如他所说,与其共事的不是一群斤斤计较的人,如果侯小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群发邮件而是如何补偿自己的员工,用情感挽留或大方地说一些祝福的话,可能就不会闹出今天这么大的风波。员工需要上级对自身情感的感同身受,而不是听他宣布处理结果。

  侯小强发微博称有人在故意“妖魔化”自己,但那些站出来说话的员工缘何要诋毁自己的前老板呢?一个人在职场中究竟最看重的是什么?其实对于很多重感情的员工来说,比利益更重要的是内心情感的慰藉,是和自己信赖的人一起工作的感觉。一个太高高在上或者过于神秘的CEO总不会让人感觉温暖,也缺乏领导者的魅力,出于这一点,起点中文网的员工当然更愿意跟随吴文辉而不是侯小强。

  ANTAL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敖春焱把这看作职场中的常见现象,她认为有时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决定着招聘进展的快慢,人大多是受情感和情绪支配的动物,团队的创造力有时跟情感因素很相关。情感和情绪也是很内在的一种力量,甚至是一种化学反应。吴文辉能带走一些人,说明这些人认可吴文辉,或者说这个感觉很对味、很对路,所以这些人凝聚在一起能创造起点中文网曾经的业绩。如果换了另外一个领导,可能团队成员也要相应发生一些变化,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业绩再次出现。

  一个出逃计划的爆发和收场

  互联网公司创业,上市与被收购是两条金光大道,随之而来的是股权稀释,创始人的股份和话语权空间不断压缩,从资本面被剥离到运营面。在此之中,要想继续在公司生存,只能不断调整好自己的利益期望值,比较多见的是创始人往往会套现而走或者与资方发生冲突,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梁山上的火并王伦。吴文辉能够坚持十年,内心肯定经过了无数次的自我妥协。

  在江湖传言盛大文学要IPO的微妙时刻,起点发生内讧,再联系到起点在盛大系收入版图中的分量,那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盛大集团拿走的太多,让起点输血能力超过了造血能力;二是IPO作为引爆点彻底点燃了长期利益格局不均造成的心理失衡。

  对于吴文辉来说,在起点内部已经不存在上升空间了,最有可能的就是十年之后按捺不住,恰好有人抛来橄榄枝,出走就是最佳的选择了。据一位起点前员工透露,吴文辉性格上魄力不够,早就该出来单干了。

  从此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职场都硝烟弥漫,犬牙交错的“利益—规则—道德”三角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直接带来的都是内耗。

  侯小强作为一个空降而来的CEO,一直没能与原有团队取得完美的对接,管理模式也并不适合盛大现有的组织架构。从内部信到近日的演讲,他所能强调的规则与道德,以及由此勾勒出的企业愿景,忽略了内部利益格局不均带来的巨大风险,仍然带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组织的领头羊,如果不能稳妥地预见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并带来利润,描绘的远大前景都不足以令别人采信。而他的两封信,文字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上司投之以桃,陈天桥此时也别无选择,因为比起吴文辉,侯小强显然是更好把握的一个,只得报之以李,以未来的名义力挺侯小强的工作和盛大文学的发展。

  对于盛大和起点,陈天桥的表态实际上就已经让事情尘埃落定。当然,代价就是吴文辉的离开。

  危机至于普通员工的双面意义

  硬币都有两面,持续不断的动荡对高层来说是件挥之不去的烦心事,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一方面看神仙打假心怀忐忑,一方面也能收获不少职场学问。的确,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但功不成的话兵的成本损失更大。

  公司内讧,普通员工很难置身事外,犹疑、坚守、幸灾乐祸等五味杂陈,情感、规则与利益的权衡甚至比高层要更艰难。向上,可能还存在上升通道,人员变动之后肯定会腾出来空间。但也可能迅速有新人补充进来,再次印证互联网公司中“老员工挣不过毕业生”的真理如何之颠扑不破。如果也纵身一跃的话,利益权衡是最难的,一份工作于普通员工的谋生意义要远大于一个高管。

  敖春焱认为,对于高层震荡中的公司,员工要保持冷静,将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当作第一要素来考虑。企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企业最初的价值取向、目标和使命是由高层人员确定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聚集了所有的资源,人力和物力,才成就了目前的成果。

  在起点事件中,吴文辉突然离职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目标就不存在了。现在由侯小强替代吴文辉继续追随这一目标,依然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只是前进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插曲,新的步伐,新的沟通方式和战略部署而已,员工需要做是适应新的环境并养成一个新的工作习惯而已。当然,换了领导同时目标也改变了,甚至面目全非,已经和员工个人的梦想偏离甚远,则另当别论。

  选择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一个平台一个目标,个人职业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要匹配相应。如果这个目标还在,只是实现目标的战略和方法发生了变化,那么对员工的职业影响并不会太大。至于员工如何调整心态,我想需要明确三个问题:高层变动之后,这份工作是否还能养活自己;员工个人在这个企业是否还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个企业未来是否还有机会更好地发展。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员工就应该踏踏实实地留守阵地,继续努力工作,不要随波逐流。

  再说说盛大,回顾其成立特别是盛大集团退市的几年以来,持续不断的动荡,既是对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的迷茫,也是利益格局最终成型前顺理成章的事情。危机之时,彰显手腕力挽狂澜,反倒不如平时做好功课,将利益格局平衡住。天天挤奶而不喂草的话,智商再低的牛也会闹情绪的。盛大集团退市以来,营收压力与日俱增,而且王牌产品也日益捉襟见肘。盛大文学作为一个增长中的现金牛,在全盛大布局中地位突出,这次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利益格局不能迅速平复,再次发生编辑出走的情况,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那么,是不是盛大文学成功上市,或者高价出售之后,就会海晏河清呢?未必。当这个数字版权市场刚刚引爆,各路诸侯还在烟尘之中挥刀拍马,那个时候,也可能是一个更大变局的开启之时。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多“出走”情况?

  怡安翰威特高级咨询顾问褚潇

  互联网企业逐渐进入一种快周期,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迅速变成主营产品,但主营产品也很快就会失落下去,所以企业必须要有再创业的能力。也就是从一个产品走向一个综合型的创业公司。

  企业内部会形成更简单的结构,走向投资人、制作团队这样简单的两元架构的公司结构。互联网的每一个人才都在不断地衡量是在内部创业还是外部创业的问题,因此流动性更强。如果这个项目做得不成功或是不开心,那么就很快移向另一个项目或者公司中去。他们拥有的是技术,寻找的是创意和平台的最佳结合点。

  如此看来,以盛大文学为公司样本,在这样庞大体量和结构复杂的公司下,要实现一个创意或者做出一款好的产品,需要考虑和顾及的因素太多。分家或者各自为政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061.html

更多阅读

探秘世界十大最奇葩民族:矮人族爱哭族

  这十大奇异民族是:盲族、哑巴族、没有笑肌的民族、狗面族、懒族、蓝色人族、没有文字的民族、最矮的民族、只喝血不吃肉的民族、闻喜即泣的民族。  一、盲族盲族   “盲族”是外界对他们的称呼,这是生活在墨西哥马德雷山

探秘世界十大最奇葩民族:矮人族爱哭族

  这十大奇异民族是:盲族、哑巴族、没有笑肌的民族、狗面族、懒族、蓝色人族、没有文字的民族、最矮的民族、只喝血不吃肉的民族、闻喜即泣的民族。  一、盲族盲族   “盲族”是外界对他们的称呼,这是生活在墨西哥马德雷山

探秘世界十大最奇葩民族:矮人族爱哭族

  这十大奇异民族是:盲族、哑巴族、没有笑肌的民族、狗面族、懒族、蓝色人族、没有文字的民族、最矮的民族、只喝血不吃肉的民族、闻喜即泣的民族。  一、盲族盲族   “盲族”是外界对他们的称呼,这是生活在墨西哥马德雷山

探秘世界十大最奇葩民族:矮人族爱哭族

  这十大奇异民族是:盲族、哑巴族、没有笑肌的民族、狗面族、懒族、蓝色人族、没有文字的民族、最矮的民族、只喝血不吃肉的民族、闻喜即泣的民族。  一、盲族盲族   “盲族”是外界对他们的称呼,这是生活在墨西哥马德雷山

王庆永:营销人的长征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很多问我,你能不能帮忙出个主意把项目做大,我往往会说,不能,这里的拒绝或者否定,并非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真真的无法靠一个主意或者点子就能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现在营销中,崭露头角,做策划时间久了,越觉得无论是品牌也

声明:《大公司乱格局:起点人的出走》为网友雾影飘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