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6日-7日,上海君悦大酒店,清科集团举办的"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人头攒动。为期两天的会议,聚集了前硅谷银行董事长John Dean、IDG全球副总裁熊晓鸽、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江善颂、分众传媒江南春、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黄晶生等创业投资界的名人。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回顾2001年、2002年互联网的寒冬季节,举办创投论坛人丁稀少的情景,清科创投总裁倪正东有恍隔天日的感觉:"那时就是一百来人,七、八十人,五、六十人,就是这样的情况。" 撒播创业火种 互联网总是创造奇迹。1999年,三个清华在校学生在天使资金的资助下,创办了清科公司,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融资与财务方面的服务。2006年,清科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集融资顾问、财务顾问、并购顾问、创投及私募股权资金研究报告、创投会展及天使投资商于一身的集团公司。这一年,清科从融资顾问服务中获取了几千万的收入。清科创始人、总裁倪正东说:"在创投行业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我们排在第一位,我觉得没有别人可以和我们比。"清科的发展,一如它的英文名字"Zero2ipo"一样,一切从零开始,但不会仅仅以上市结束。 aihuau.com "我在清华读博士的时候,人家到教室里来找我,给我投钱。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能够有钱去找人做事。" 2006年12月26日,看起来身材清瘦、面貌斯文,面对陌生人略略有些拘谨的倪正东在北京霄云路鹏润大厦1203的办公室里微笑着回忆自己的创业历史。那是1999年,互联网投资狂飚由太平洋东岸的美国横越大洋,在中国掀起了惊涛巨浪。正在清华管理学院读书的倪正东,在学习之余,还想找些别的事情做做。之前,他已经小有名气。1998年,倪正东和同学在网上看到美国麻省理工有创业大赛,就琢磨在清华也举办一个类似的创业大赛。同年,倪正东与两名同学一起成功地运作了首届"清华创业大赛"。 99年这个比赛推向全国,一直持续至今。类似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从此风起云涌。 创业比赛推出的那一年,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打算。但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创造出新的阳光财富神话,一批批年轻的亿万富翁纷纷涌现,让同龄人看到创业的巨大诱惑力。现在北大与清华的学生,10个当中有6个准备自己创业。就这个意义上说,倪正东和他的伙伴们,可以说从美国盗取了大学生创业的火种撒播在中国。 创业大赛,让投资人知道了倪正东这个名字,资本也从天而降。看来,资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而机遇也确实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穿越死亡之谷 清科一开始的发展目标就很明确:借助互联网,和论坛等活动相结合,为资本找项目及为项目招资本提供中介服务。互联网企业,是以前从未出现的企业形态,怎样赢利?一直是各个网站想破头皮破解的问题。企业频频转型寻找利润增长点,是业界的常态。但难得的是,7年来清科坚持做资本与项目的中间增值服务商,终有所成。
但是,清科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倪正东说:"刚开始创立的时候,我们有五个创始人。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互联网的泡沫破灭,他们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2001年,清科的竞争对手因为整个行业不景气而关门歇业,清科成了市场上唯一的创投增值服务商。
2001年互联网的寒冬,成了考验清科的一块试金石。清科现在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三项服务——创业投资大会、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排名、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有两项是在2001年推出。 清科的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排名,包括了"中国十佳创业投资家"、"中国十佳创业企业家"、"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等多项排名,是独立的不收费的排名。仅此一点,就把清科与当下许多打着排名的旗号实际上借此敛财的公司区分开来。谈到这个问题,倪正东很严肃:"你可以赞助我其它的活动,但是不能干涉我们的排名。你看我们的(创业投资机构)50强,都是30个VC投票来决定的。所以才有公信力。" 在这个躁动的以金钱为导向的时代,不受金钱的左右,确实不容易。但是,这确实是获取公信力的最好手段。公信力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中就是宝贵的稀缺资源,而这种稀缺资源的拥有者总是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虽然这种收益在当时可能看不到。 清科的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创业投资报告。这是一个对创投行业及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投放、退出进行分析的专业报告,内容翔实,数字可靠,是清科独具特色的服务内容。倪正东对清科自己的研究报告很自信:"我们做研究报告,行业内都用,大部分的媒体也在引用,这是别人没有的,也很难和我们竞争的。" 清科至今已经发布了6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科技部等与风险投资有密切接触的政府部门,也将之列为参考。 至于名满VC界的创业投资大会,在2001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处于低谷的情况下,清科依然坚持举办。正是这个会议,为清科带来了深厚的人脉、良好的口碑。那时,这是互联网行业内唯一的创投会议。在网络的寒潮里,大会吸引了大批的VC参加,大家抱团取暖,希望共同度过互联网的寒冬。那时,现在风光无限的周鸿还在四处融钱,还在找他的模式。李彦宏,还没有创立百度,还在为各大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正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大家聚在了清科的会议上,关系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按照倪正东的说法,就是"大家为什么对清科这么认同?就是因为在中国互联网最低潮的时候,我们坚持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人到我们这里来,参加这个会议。清科就像一张大网,把大家网住了。" 寒冬中的坚持,为清科带来了深厚的人脉。翻开清科的《第六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你可以发现Needham、德勤、联想投资、Intel投资、华登国际、DCM等赫赫有名的投资商都是论坛的赞助商。相信在今天的中国,应该没有别的创投会议能够找到这么多知名的赞助商。 初创的企业,有80%熬不过最初的3年。这三年,被称作新生企业的"死亡峡谷"。2001年的清科虽然在死亡的峡谷中穿行,但是依靠会展和研究报告,不但生存了下来,还在业内树立了作风踏实、可信的口碑,这对一个增值服务商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善良的天使 风险投资界有句名言:投资就是投人。选对人,才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但是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千变万化,看走眼的事情很正常。王莽没有夺取汉朝政权之前,可是公认的忠臣;文天祥在没有遭遇宋末覆亡的动荡前,也是个浪子。所谓的慧眼识人才,确实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投给清科的天使投资人,却是投对了人。2001年互联网的寒冬,大批网络公司死亡了,但是清科没有倒下,这使投资人很高兴。虽然当时的形势很严峻,资金压力很大,但是天使投资人没有对公司施加压力。倪正东回忆说:"他们不是指着这些钱有多少回报,他们是支持一个年轻人实现他的梦想,而且那个时候方向肯定是对的。现在他们每个人都会说,哎呀,当时就是想支持你,没有想到回报。"不管是否是客套话,这些平常显得冰冷的资本,那时却透着温情。随着2003年携程在美国上市,互联网行业开始转暖,清科也迎来了大发展。"我们最差的时候,只剩下四个人,以后发展到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三十几个人,四十几个人,现在是70多人。我们上海有办公室,香港有办公室。" 2006年,清科帮助15个公司融到了1.5亿美元,自己也获得了超过千万人民币的净利润。 当年的天使投资人,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现金的回报。因为创投这个行业不是靠分红的,而是靠股权的升值赚钱的。这就要看公司的成长潜力,将来能够增长多少倍。"公司到底增长了多少倍,我也不清楚。但是将来增长100倍也是有可能的。" 从2003年以来,流入中国的创投资本与私募股权基金连年创出新高,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风险资本投放目的地。但是,创投资金只有中国GDP的0.025%,而在美国是2%。创投资金增长的劲猛势头,在3到5年内依然可以保持住。在业内暂无竞争对手的清科,随着整个行业"水涨船高",实现高速增长,还是可以期待的。 我们算是天使投资 2006年,清科募集到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这支基金主要投向早期的项目,也与其他VC合作投项目。按照清科总裁倪正东的说法:"我们不做VC,算是在VC之前的投资,算是天使投资基金。"这使清科服务商的角色发生了些许变化,由专一的中介变成了中介与直接投资商双重角色。 未来两年,清科创投准备每年投资十几家公司。重点的投资领域是时下热门的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无线、媒体。天涯、未来,这些产生过芙蓉姐姐、竹影青瞳的国内已经成名的网站,获得了清科的资金。而模仿美国Facebook的99号宿舍楼,一家成立于2006年为中国大学生提供交友的社区网站,也获得了清科的资金。另外,清科还投了包括一家视频网站在内的几家公司。 倪正东说:"我们做事情,要看大方向。只要大方向正确,就要去做。"像99号宿舍楼和视频网站,虽然目前的市场还不成熟,赢利模式还不清晰,但是清科认为这是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它的用户多,而且增长快,在未来可以获得快速的成长,因此是值得投资的。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康中迈这样评价:"如果有一天,市场成熟了,用户习惯了,没有我就不行了的时候,大家起来一起收费。现在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之前,是不能收费的。" 当然,在尘埃落定之前,这些视频网站和交友网站,势必经过一番整理,就像当年的SP一样。通过行业内购并,大吃小,或者小吃大,做大整个产业。在新进来的人影响不了全局的时候,市场就开始收获了,这似乎是互联网公司由免费到收费发展的一个必经的历程。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市场主导投资 作为一名天使投资人,清科对项目的选择,目前主要是看市场前景和技术应用,而非技术的原创性或者是先进性。清科研究过很多案例,发现在当前的中国,那些投纯技术开发的公司,大部分死掉了。投资纯粹技术开发的公司,90%要失败。 这不是清科一家的观点,这是VC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虽然每一个VC都希望自己投资的项目能够依凭技术建立进入的壁垒。智基创投(原宏基创)投总经理暨合伙人陈友忠说:"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强调的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一个全球通吃的高科技。将目前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技术,直接应用到中国,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市场上实施。"另一位VC界的知名投资人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则说的更加直白:"我们投资是投生意,不是投技术、不是投产品!生意无非看两点:第一点就是看你能不能够赚钱,另一点是看你赚的这个钱是不是足够多。" 那么技术重要不重要?当然很重要,不过在中国市场,很多风投投资人认为,技术只是阻止更多的竞争者进入的一种保护手段,因为技术含量低的东西,进入的壁垒也比较低,这样的生意是很难持久保持高利润的。因此技术是由本地开发还是从国外引进,对风投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在乎的是给投资者带来的高利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清科总裁倪正东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导向的国家转变成技术导向的国家。完成由市场到技术导向这个过程,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转变时间。所以在清科看来,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中国还是市场主导的投资。当然,如果创业者确实拥有出类拔萃的技术,技术拥有非常广大的市场,也不是不可以得到风险投资的资金。 执行力最重要 如果一个创业者,想获得清科创投这样的天使资本,可以登录清科的网页,将自己的商业计划书直接发给相关人员。但是,清科对创业者的挑选是严格的。 清科看中人的执行力,踏实做事的态度。倪正东说:"执行力最重要。你的学位、你的吹牛能力,没用,要看你做的怎么样。你做起来的是盛大、是分众,哪怕你没有毕业,做起来之后就是很好,你这个人就是很牛的。你就是哈佛的博士,做得很差,失败了,你就是在商业上不行。" 清科的选择标准是看这家企业是否能够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导者,这位企业家是否能够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领袖。人,在清科投资的评判中,是最主要的。人,包括领导者与他的团队。但是人善变,找准人,这是一个眼光的问题,是经验,也是一种押宝。要看对人,看错了一笔投资不就砸了吗?因此,清科的人员会和企业家/创业者会多聊,多沟通,会调查他的背景,比如有没有创过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情,有没有拿着别人的钱不敬业干别的事情去了。在VC里面,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见钟情很重要。VC首先喜欢一个公司,一个人,才会考虑投资。如果VC对创业者的第一印象都不好,他们的项目多的是,为什么要投呢?开始一见钟情,然后再去做调查,这家公司怎么样,这个人怎么样,会做更多的分析。如果连感觉都没有,怎么会去做调查?这个过程就像谈恋爱,先相互有好感,然后接触,不能连对方父母是干嘛的都不知道,连对方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当然,日久生情也是有的,有些人还是需要挖掘的,他们可能第一眼看上去不是感觉很好,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多数日久生情的融资人,是那些与VC原来就有交情的人,或者是VC可信赖的朋友介绍的人。在选人选公司上,清科也是这样,重视"一见钟情",不排斥"日久生情"。 未来之路 虽然清科现在兼具天使投资商的角色,不过,倪正东的目标依然是做一个提供财务、投资服务的集团,为投资者、企业提供财务、融资、并购等方面的顾问。倪正东说:"这个方向挺好,美国很多公司都做,都是几百亿美元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