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是北京华谊兄弟投资公司董事长,旗下的华谊兄弟影业曾先后制作了《夜宴》、《手机》、《可可西里》等卖座影片。1960年,王中军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属于野战部队,经常调防,王中军上学之前,全家已在张家口、义县和保定各地来回搬迁多次,最后回到北京南口。1980年从部队复员后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后历任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美术设计、摄影记者、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广告部经理。1989年赴美留学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后回国创业。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你跟中磊怎么分工?
王中军:我干轻松的,他干复杂的,基本上是这样。我的工作需要占据的物理劳动时间相对少,他的工作物理劳动时间相对长。 当然从职务上分工,我在非常严格的履行董事长的职责:一个公司的战略、资本结构,以至政府关系、股东关系。中磊是严格执行总裁的职责,比如各种会议的落实;他和CFO两个人要完成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因为我们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月报,因此他们每个月都会有数字的压力。因为我们公司计划在国内A股上市,国内上市公司没有CEO的职务,因此我跟中磊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反正都是自己的公司,董事会对我们俩的配合也非常满意,这几年我们在完成公司业绩和实现公司战略上,一直都超前做到,2007年我们达到的目标比董事会既定目标超出百分之几十的额度,所以对我们俩的称呼也没有人太在乎。 公司决定性的问题百分之百是我来做,这个企业最后买不买——我们这两年的发展,并购起了很大作用——还有吸引投资人,要不要他入股,百分之百都是我谈来的,中磊几乎不参与这个环节。与此同时中磊也百分之百支持我的决策思路。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一家由亲兄弟领导的公司,它在管理上的优势和缺陷在哪里? 王中军:优势肯定有很多,比如随时可以保持工作状态,因为周末家里人也会约在一起吃饭。但这些年来我们俩见面机会非常少,我们经常一个月只见一次面。这种优势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感觉很有优势,非常容易沟通,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障碍,而且利益非常一致。 别人都说有弊,但我没有感觉到。当然什么事情全都好,也不太可能,只是我没有感觉到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很早就做了私募,股东监管机制非常严格。到今年,我们已经完成“四个年”的标准财务审计。一旦公司有了标准化的审计公司来审计,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审计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兄弟管理的公司,审计标准就会有什么变化。我觉得由于外部监控的问题,我们跟别人没有什么区别。 经济观察报:你们的这种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王中军:和其他家族企业没有任何区别。中磊是我最开始做这家公司的投资者之一,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是依靠游说亲朋好友而来的。后来在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中磊又加入了这家公司。 经济观察报:你1994年创业,1998年开始进入电影业,当时很多投资电影的公司都没有存活下来,华谊能够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原因是什么? 王中军:这个问题其实我没少回答,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走下来。我觉得一定不能说是因为我有比较好的战略,一定不是,其实自己不知道。我觉得运气是第一;第二仔细想还是运气,因为你刚好有了一个好团队;当然我还有中磊,我们之间的依赖性是有的,我对自己弟弟的依赖,弟弟对哥哥的倚赖;还有一点,我们公司前几年还是赚了很多钱,如果没有现金流,企业光靠毅力去生存不太可能,最后还是现金流说话;还有人缘好,没有人缘好,公司生存不下来,今天说现金流好,但不是所有的时候现金流都好,我一个电话三千万到五千万都能借到,借我钱的朋友太多了。这些年来动不动借我一千万两千万的朋友,能数一大堆,用友的王文京、张醒生、亚信的丁健,太多的朋友了。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来选投资人? 王中军:选择投资人太简单了。第一,有钱,而且这个钱对他来讲不太重要;第二,这个人的心要大,性格要好。其实交朋友,不是朋友想当朋友也不太容易。这两年华谊比较强势,想要投的人太多,但是你不能摆出强势的姿态,跟人聊的时候,我就是谈公司的方向,大家谈一会儿,如果觉得俩人特合拍,性格也好,我就会考虑。 性格好主要是以我的标准,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我的标准,从大一点讲,投资者个人的观念从战略上对公司未来有所帮助,你能不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等等。 经济观察报:比如马云是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江南春是做户外媒体,他们会给你什么好的帮助和建议? 王中军:第一,马云是心比较大的人,他会经常影响我,使我把心放得比较大。马云对我的影响有一点在我的实践当中体现出来了。马云对公司的创业人员,在股权激励上毫不吝啬,他散财聚众。我跟他认识以后,在这点上心态调整了很多。我也对公司的明星、导演、制片人、管理团队做了很多股权激励。做的时候我就想,马云那么大买卖都能做,我有什么不能做的?以前别人会问,中军你在公司有多少股份,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经济观察报:你现在有多少股份? 王中军:我大概有公司30%的股票,我跟中磊是大股东,大概40%多,加上核心团队,冯小刚、我们的CFO、还有我太太,以及明星原创团队大概将近60%。 至于江南春,我没有刻意地向他学什么,我觉得他整合能力非常强,他把现代企业运营和资本市场结合得很好。 经济观察报:我们听说,华谊每一轮新融资,之前的投资者都会退出? 王中军:我觉得前提是人家赚钱了,高高兴兴地走了。我不能对媒体瞎说,反正赚完钱人家就走了。这没什么好奇,有利益就走。就这么回事。 经济观察报:上市对华谊会有什么影响? 王中军:融资会更畅通,品牌会更强,外部监控会更科学化,发展速度会更快。很多人说上市有利有弊,我没上过,我只想到过利,就这么回事。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华谊兄弟的成功有没有可能被复制? 王中军:我们的成功再被复制,这完全有可能,中国电影电视公司,有点规模的几乎都是在复制华谊兄弟。 总结起来,谦虚归谦虚,华谊兄弟不光是拍了些好电影,这家公司在中国电影行业或者说文化行业,有很多东西是走在前面的,为他人铺了路。比如我们公司最早做的导演工作室,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导演工作室;比如我们公司的电视剧制片人工作室,现在也开始有公司在做;还有经纪人工作室,也是我们先搞起来的。 还有融资的问题,如果没有华谊兄弟从2004年开始的三轮私募,不会有那么多VC投这个行业。现在投这个行业的风投多了。我觉得由于华谊兄弟拿了VC的钱,拿了投资人的钱,把它做成了一个产业,有了上市的可能,大家才认识到这个行业可以投资。所以我对这个行业的融资做了贡献。当然我不需要别人领这个情,所有行业都要有人先走。如果没有华谊兄弟在前面跟银行打交道,跟他们反复讲我们是一个好行业,别拿我们这个行业都当草台班子,今天很多影视公司不会这么顺利从银行借到钱。我们从银行贷款越来越多,信用越来越高,完全是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今天银行也逐渐给中小影视公司做贷款,毕竟有了华谊兄弟这个模式,贷款的线路图开始清晰,这是对这个行业的贡献。 经济观察报:你会怎么去保证华谊的这种优势? 王中军:我没有想要去保证,我不会永远是老大,我总是第一阵容就够了,短期内我老大的地位没人能撼动。 关键是自己做好自己,不能有重大失误,不能有伤筋动骨的失误,我觉得上市的优点就在这儿,上市以后很难让你有犯伤筋动骨的错误的机会。 我们电影方面有一个项目委员会,四个人,我、中磊、小刚和陈国富,实行一票否决,有一个人坚决否定这个电影就不做了,就不做。当然这个过程中包含一个说服的过程,可能开始有俩人不同意、提看法,但可能一说你就能说动了。比如说《集结号》,四个人来回地摇摆,最后一刻还有人说不能做。建组之后,还有人说我们停吧,风险太大,从没人拍过一部电影,完全是一帮男人在演,完全没感情戏,没有男女爱情,没有明星,而且制作规模这么大。 经济观察报:你是怎么维系你的人脉网络的? 王中军:我也没怎么刻意维系过,比较随意。偶尔通个电话,有时候找个地儿喝杯咖啡,你觉得这叫维系关系吗?我觉得很难说,有些人互相不在一起了,有时候就会想,因为跟人在一起有很大的乐趣。
2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