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资本并不是投资的风向标,而更像是投资的温度计。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准确地预判,而后者只是被动地反映。
自从2003年媒体创造了“温州炒房团”一词后,温州资本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向标。而从现在看来,这只能是一个误解。
统计显示,温州市去年人民币存款、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均创出历史新高。来自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统计,截至2008年末,温州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21.79亿元,全年新增745.62亿元,增幅22.08%,同比多增188.6亿元。存款的增长也出现了两个特征,一是储蓄存款明显增长,二是定期存款明显增长。这种资本回流曾在2004年和2006年发生过,但此次规模远超往年。
与此相关的是另外一条信息:温州市委党校和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了一份名为《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形势分析》的报告,内中提及在2006-2007年的牛市中,温州资本基本是亏损居多。
报告的作者之一温州市委党校教授诸葛隽进而指出,除了炒煤矿的温州资本稍有斩获,涉足金属矿业的温州人目前多被深度套牢。究其原因在于,温州人接盘时正逢高位,拿矿成本普遍较高。
另外,从2007年底,温州炒房团开始陆续从全国撤离。
三条原因解释了温州资本的大幅回流,从而使得温州市当地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大幅增长。而对于温州资本的此番回流,有媒体甚至用了“折戟投资”来渲染这种失败。
“温州炒房团”显然是个不错的词汇创造,除了琅琅上口,还把最先市场化、民众比较富裕的温州和投资联系了起来。“温州”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因为在这里有着最具敏锐性的民间资本,有着非凡的投资嗅觉——这种印象来自于在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之后,温州人走遍大江南北的同时,也在商业上有着上佳的表现, “温州模式”一度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也很少有类似的区域,有着如此充沛的民间资本。
但是,在被人格化的“温州炒房团”背后,却是一批批截然不同的人,他们对于投资的认识高低不同,投资的水平也大相径庭。
记者认识的一位温州投资人,在2005年年初时开始投资金矿,几年下来非但颗粒无收,本金反倒是赔进去不少。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就像上述新闻所指出的一样,整体而言,温州资本近年来的投资活动并不成功——当一轮经济高潮过去,可以发现温州资本并不是投资的风向标,而更像是投资的温度计。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准确地预判,而后者只是被动地反映。换句话说,从宏观上说温州资本最多只是经济或者说投资的“同步指标”。
难道大家对于“温州资本”的印象完全错了吗?这恐怕也不是事实。
因为在普遍富裕的温州群体中,确实存在一批消息灵通、嗅觉敏锐的投资人,他们或隐身于草根之中,或本身就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温州资本”的顶尖水平,也是值得大家参考和琢磨的。
就像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针对最近“复出”的温州炒房团时说的,“资金雄厚的温州企业家并没有出动,现在抄底楼市不太可能,因为根本不知道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