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股王 融资 陈一舟: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



 我认为“幸福”是淡淡的快乐。大喜大悲是干不得的事情。我现在的哲学就是把每一天当最快活的一天来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内容来源:英才

  又是陈一舟,又是一个刷新互联网公司融资纪录的数额。

  2005年Web2.0浪潮兴起之时,陈一舟和他的千橡互动,似乎是立于潮头的“种子选手”。然而,自SP业务大幅缩水之后,千橡的光彩就逐渐黯淡了下去。不但陈一舟屡次慷慨陈词的上市梦想变得遥遥无期,还不得不数次大幅裁员,甚至,千橡在2007年几乎没有新闻可言。

  4.3亿美元的天价与IPO幻影

  许多员工当时去千橡就是看中了它的IPO宣言,不过,他们的美梦一直没有实现。

  4.3亿美元,这个毫不逊色于一次上市的融资额,足以让每个人侧目。要知道,腾讯当年赴香港上市的融资额仅仅是1.9亿多美元,而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融资额只有1.09亿美元。

  这笔钱,足够让陈一舟在梦想之路上驰骋得威风八面,而这个数字恐怕在数年内都会给陈戴上“融资高手”的光环。

  实际上,1999年从美国西海岸毕业的陈一舟,其“光荣与梦想”之路并不显得复杂。

  陈的“光荣”主要体现在两个事迹上:中国第一个网络社区——Chinaren的缔造者,以及两次成为“融资王”。

  陈一舟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网络社区进行商业化的人——虽然这个“商业化”是以“忍痛出售”的方式(卖给了SOHU)实现的。显然,陈的第一个“光荣”,为其日后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打下了基础。

  理工科出身的陈一舟,有着十分出色的商业头脑。千橡高级副总裁、“Chinaren创业十人组”之一的刘健,便是以做生意的形式和陈一舟相识的。刘健向《英才》记者回忆,彼时,已经颇有积蓄的陈一舟,在斯坦福校园内向自己推销他的旧书,并说服自己购买了他的旧车,二人因此结识。陈一舟还瞧准机会,在当时SOHU股价最高的时日里,抛售了所持的SOHU股票。

  而除了卖掉Chinaren后在SOHU半年短暂的“高级副总裁”经历外,陈一舟几乎没有担当过“打工者”的角色。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一直掌握着主动权。

  2002年11月,经历了短暂的、并不成功的美国投资的陈重返中国,以SP业务为基础创建千橡互动。这又一次印证了陈一舟的经商天分,并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2005年,Web2.0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陈一舟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和收购来的猫扑网成为了当时中国Web2.0领域的“超新星”。从此,陈一舟走上了社区扩张之路。实际上,在收购校内之前,千橡互动旗下已经拥有猫扑、视频网站UUme、模仿Facebook的5Q校园网,以及Renren.com和Dudu下载加速器,除此之外,还有给千橡新事业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的SP单元。有评论甚至认为,陈一舟想在中国打造一个“MySpace+YouTube+Facebook+Craigslist”的综合体。

  彼时,陈一舟对这个颇具想象力的命题没有否认,并开始“大干快上”。2005年8月,陈一舟向外界宣布自己的上市构想,随后便大举扩张。2006年3月,陈一舟带领千橡获得48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这在当时,是个前无来者的数字,陈一舟第一次当上了“融资王”,上市看似指日可待。

  数位曾在千橡工作过的员工向《英才》记者表示,当时去千橡,就是看中了它的IPO宣言。

  不过,他们的美梦一直没有实现。残缺的梦想与卷土重来

  “我们的字典里,已经没有‘大干快上’这个词了。”陈一舟说。

  2005年和2006年,陈一舟给人的印象如坐过山车一般,从生机勃勃与指日可待,一路滑向了惊心动魄之旅。

  在SP业务缩水的时候,陈一舟并没有停止“大干快上”的步伐。相反,千橡在两年之间,通过收购聚拢了近10家网站,这让关注千橡的人怎么也看不懂了。一位接近陈一舟的资深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表示,当时的陈一舟满脑子都是融资和上市,想通过SP业务配以令人晕眩的大型网络架构,来说服投资者。而对各个单元的耕作不够——这恰恰是陈一舟在上一轮发力中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奇迹并没有发生。“天灾”(SP的半扇政策大门突然关闭)和“人祸”(周鸿祎发起反流氓软件的江湖混战)使陈一舟不得不放弃了视频、客户端等诸单元,并且接受SP业务缩水2/3的事实,他不得不3次裁员。

  在人们的印象中,2007年的千橡和陈一舟格外低调。千橡既没有延续收购之举,陈一舟也没有再放出任何豪言。千橡最后一次的吸引眼球,是2006年末猫扑转型门户。然而,随着炒得火热的“首届网络春晚”无疾而终,千橡逐渐安静了下来。“MySpace+YouTube+Facebook+Craigslist”的梦想也开始变得残缺不全。

  陈一舟向《英才》记者坦陈,当年“在无线增值业务特别赚钱的时候也是一俊遮百丑”。但是他又强调,上一轮的多元化实验并非没有成效,现在最吸引投资者的校内和游戏单元,都是当时实验留下的种子。“我们试了很多东西,很多不work,但也有一些work了。”陈一舟说。

  如今,摆在陈一舟和孙正义面前的一个共同考验是,社区化网络诞生4年以来,包括Facebook本身,尚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那么,对于中国这些狂热的膜拜者和模仿者们,是否意味着Facebook前景并不乐观?

  陈一舟和孙正义面临的另一个考验是,目前正值Web2.0涨潮之时,美国Facebook的气贯长虹,本土校内被千橡收购所换回的40倍回报,大大刺激了IT梦想家。在一个领域创业者集体冲动的时候,势必会有泡沫产生。

  而在泡沫充斥的大浪之中,千橡能否顺利到达彼岸?陈一舟如此回答《英才》记者的这一提问:“这个事情,你挡也挡不住,就先挨着呗。比如行业里的工资在涨,带宽成本也在涨,没办法。”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千橡将再次引领潮流。虽然在以Web2.0为特征新一轮互联网创业大潮中,立于潮头的千橡最先尝到了苦果,但陈一舟本人的长袖善舞,并没有使千橡的故事成为一个悲剧——正当观者对千橡唏嘘不已之时,陈却凭借着当年收购的校内网,意外地“升华”了——校内网最近开始盈利,并凭此获得了风投。

  陈一舟向外界放出了千橡获得巨额融资的消息,是在融资4个月之后的4月30日,比起两年前的“高举高打”,现在,陈的风格改变了许多。

  “我们的字典里,已经没有‘大干快上’这个词了。”陈一舟对《英才》记者说。

  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如此评价陈一舟战略上理想主义,战术上却很实用,打不过就撤,走“曲线救国”之路。而这次卷土重来,陈一舟是否还会继续他的上市梦想呢?“没有。不感兴趣了,对这个事情。我们的资金储备已经比上市公司还强。为什么要上市?上市有很多吃亏的地方。我们现在挺爽。”陈一舟对《英才》记者说。陈一舟的三重境界

  资本孙正义的钱怎么花

  《英才》:你再次刷新了互联网公司融资纪录。软银主要看好千橡哪一方面?

  陈一舟:都看好啊。就像他们投阿里巴巴,他们主要还是看团队。看团队赌的方向。我们赌的方向是SNS,品牌的校内,猫扑啊,游戏啊,他们都觉得不错。我一直在说,我们公司并不像腾讯QQ那样幸运,一开始就能够做一个可以长得很大的一个东西。我们一直在寻找增长点。

  《英才》:可不可以把这次融资描述为“孙正义收购了千橡股份”?

  陈一舟:收购的定义是什么?是“买”么?他们第一期投了一个亿,买了百分之十几的股份。后面他们还可以再投。他们并不是钱都进来,只是开始投资1亿美元,后面再继续投。

  《英才》:这次的钱你打算怎么用?

  陈一舟:没想好怎么用——用来运营吧。本来就是赚钱的生意,很可能最后一分钱都不会用。这种可能性高达80%。

  事业“我们都是迫不得已”

  《英才》:在别人的眼里,你是互联网界最擅长寻求投资的人之一。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牛股王 融资 陈一舟: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
  陈一舟:啊?不太认同吧……比我厉害的人多啦。特别是职业投资的人群,没法比的。企业家里面,我觉得我们是被迫的。我们一直不好。我们搞互联网搞得比较晚。最大的项目都有人做了,你不可能跟人家竞争。逼着我们不断地去寻找。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葡萄”都离地面挺高的。我就得拼命跳、拼命够啊。不能保证你每一次跳起来都能够得到。所以,这就是为什经常去尝试你说的那些投资。其实都是迫不得已。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百度、QQ那样长的那么大东西,我才不会跳呢。

  《英才》:有些人说,你越来越不像互联网圈里的人。大家只能看到你眼花缭乱的资本舞步,却看不到你深耕细作以后的内容创新。

  陈一舟:说实话,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候了。不光是我,任何一个其他人都不可能拍着胸脯说“我一定取得大成功”。所以只能各施其能。如果你进入市场晚,就必须用一些前辈不太用的武功。如果大家形成了一个印象,说我擅长搞资本运作,那我也没办法。我觉得路遥知马力。但有一点我可以明确地说,一个创业型企业的CEO,如果不花90%以上的精力搞运营,那肯定是要失败的。

  人生“我的人生最低点”

  《英才》:你认为,从你创建Chinaren开始,哪些是正面拐点,哪些是负面拐点?

  陈一舟:第一个拐的最狠吧。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我们当时三个人,没有任何互联网创业的经验,没有管理经验。三个年轻人,一出学校就有人给你钱,让你做一个感觉很新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能是这辈子最大的一个福音。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三个人的个人价值。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们都是平庸的人。我也许会成为一个对冲基金的管理人,他们可能会成为一个工程师。我觉得(若没那次拐点)我个人就不会坐在现在的位置上,来做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真的是走了一个大运。

  要说挫折,我觉得对我个人,可能是把Chinaren卖掉。这个挫折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个是,如果开公司,永远不要把钱烧完。要留一口气活下来,总会有新的机会;输光了,我们几个赌徒就被清出去了。

  《英才》:你觉得自己是个有天分的人吗?

  陈一舟: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天分。我1999年在斯坦福毕业,那地方离钱近。如果我在2001年毕业,或者在东海岸毕业,可能我走的道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当然,你也很难说那个道路一定比现在差。我观察到身边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干,比我努力。我唯一的优点,就是相对比较执着一些。

  《英才》:人生历程中,什么使你感到最幸福,什么让你最苦闷?

  陈一舟:最苦闷就是Chinaren卖掉以后,SOHU呆了半年,拿着钱到美国搞光通信公司。后来“9.11”发生,自己的理想破灭。那个时候可能是人生的最低点。那半年我清醒了。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是个凡人,另一个是觉悟创业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是有了钱想干什么都能干成。你必须在正确的市场干正确的事情。

  我认为“幸福”是淡淡的快乐。大喜大悲是干不得的事情。我现在的哲学就是把每一天当最快活的一天来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008-7-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1511.html

更多阅读

陈一舟:让真实流淌

     什么才是让社交网络公司活下去的生命力源泉?“真实,是一剂苦口的良药,无论何种情况,放弃真实就意味着死亡。”人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如是言。  真实,需要自上而下构建  史玉柱曾给巨人公司立规:下级说上级好话,

陈一舟:我是牛奶中的青蛙

     数月前刚刚通过上市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马上就要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战役,让陈一舟有点心烦: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又要摸爬滚打进入下一场战争了。  一年以前他的判断是,PC互联网这个生态链在全球范围内是分层的,做硬件的做硬件,做

千橡CEO陈一舟:社会化网络用户行为研究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视频图文报道,以下为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的发言实录: 黄澄清:下面,我们有请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先生为我们发表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社会

陈一舟:希望早日吃上丁磊养的优质猪肉

“丁磊养猪”的新闻传出之后,千橡互动CEO陈一舟赞扬丁磊先知先觉,认为这是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先兆。  他表示,和新浪收购分众传统业务这件事情放在一起,我们不难理解,中国头10名的互联网上市企业,手上有大量现金,而他们本

声明:《牛股王 融资 陈一舟: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为网友衍夏成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