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器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新开发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在很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得很快。它使用具有很微细的微孔的过滤膜来处理液体,将其中很小的微粒甚至溶解的物质截留分离出来。在制糖工业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可能性,也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

按照滤膜的微孔直径的大小,通常分为三类,即微滤、超滤和反渗透:

1、微滤(micro filtration,简写作MF);

2、超滤(ultra filtration,简写作UF);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写作RO)。

它们都是用压力差为推动力来进行过滤。

通常,细小的悬浮微粒的直径范围为0.5~10μm(1μm=10-3mm),大分子为10~500nm(1nm=10-3μm=10-6mm),小分子和无机离子为0.1~10nm,细菌为0.2~2μm,各种蛋白质的分子直径为1~200nm。微滤使用的微孔膜的平均孔径为0.02~0.1μm,能截留直径0.05~0.2μm的微粒或分子量大于106的高分子溶质、细菌和细小的悬浮颗粒,所用压差为0.01~0.2MPa。

超滤使用非对称性膜,其表面活化层有孔径为1~20nm的微孔,能够截留分子量为300~300000的各种蛋白质分子,或相应分子量的大分子和胶体微粒。所用压差为0.1~0.5MPa。分离分子量约100或以下者亦称为毫微过滤(Nan filtration,简写作NF)。

反渗透只透过水(或有机溶剂),截留无机离子和和一些分子量低于300的有机物,截留粒径为0.1~1nm。这种方法主要用以分离水(或溶剂)。

这三种方式截留和透过的物质的基本类型如下(虚线的上方为截留、下方为透过):

悬浮固体微粒、分子量大于106的高分子物质、细菌等

微滤膜 --------------------------------------------------

蛋白质和多数胶体物质

超滤膜 --------------------------------------------------

蔗糖及各种可溶性物质

反渗透膜 -------------------------------------------

1、微滤与超滤

微滤和超滤截留的微粒子不形成滤饼,仍以溶质的形式保留在滤余液中。分离的性能决定于膜上微孔的尺寸和形状。

微滤膜常为均匀的多孔膜,孔道曲折,通常直接用测得的平均孔径来表示其截留特性。它的孔径分布较广,由0.02~10μm,膜厚50~250μm。

超滤膜由表面活性层和支撑层两层组成,表面活性层很薄,厚度0.1~1.5μm,有孔径为1~20nm的微孔,孔径较均匀,排列有序。支撑层厚度200~250μm,支撑着表面活性层,使膜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压力。支撑层疏松、孔径大、流通阻力小。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用它截留物质的分子量大小来定义,将能截留90%的物质的分子量为膜的截留分子量。用典型的已知分子量的球形分子如葡萄糖、蔗糖、杆菌肽、肌红蛋白、胃蛋白酶、球蛋白等作基准物进行此种测定。商品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从300到50万,划分为若干级。截留分子量与平均孔径的关系如下表。

截留分子量 500 1000 10000 30000 50000 100000

孔径 nm 2.1 2.4 3.8 4.7 6.6 11.0

上述的截留分子量是对球形分子即尺寸对称的分子而言的。不少有机物的高分子是长形,直径较小,能通过较小的微孔。

微滤和超滤膜设备的制造材料和产品型式都有多种。最常用的是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纤维素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后期开发的聚砜和聚砜酰胺等。国外生产滤膜的型号主要如MF-Milipore, Fluoropore,Mitex, Polyvic,CelotateSelectron等,每类型号都有多种不同孔径的产品(制造单位如Dupond、Dow、Rhone-Pouleng和Schleicher等)。国内的产品也在发展,上海、北京、大连、苏州、无锡等地都有多个单位有各种不同孔径的滤膜产品。有机聚合膜通常是平面形(或板框式),或制成螺旋板形或中空纤维结构(内径0.5~1.5mm的长管束)。亦有用高分子聚乙烯为原料,用烧结工艺成型制成微孔管。

近年来用无机材料制造膜有很大发展,常用金属、金属氧化物、陶瓷和玻璃等材料。例如在多孔陶瓷的表面上由Al2O3、TiO2、ZrO3等成份形成微孔膜,通常用管状的多管道(7~19管道)形式。或用不锈钢粉末等材料烧结制成。它们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

微滤和超滤现已在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特别是水的精制、酒类的精制、除去液体中的细菌和各种微粒、从工厂排出水中回收有用物质或收集有害物质等。在制糖工业中应用微滤和超滤的可能性早就受到注意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相当多。

膜过滤通常采用横向(切向)流动的工作方式,所处理的液体在过滤面之上流过,流向与过滤面平行。大部分液体通过滤膜成为提纯液,少部分液体不透过,与被截留的溶质(通常是杂质)一起成为浓缩液向后排出。这种工作方式不同于常规的过滤方法,后者亦称“一端不通”的过滤方法,不能通过滤层的物质积存在过滤面上成为滤饼。和它相比,横向流方式不通过过滤介质的残余物量较大,但可以连续工作,过滤速度较高(因截留物的积存较少)。但用微滤膜隔除悬浮微粒时,亦可用常规的过滤方法。

入料体积对浓缩液体积的比例以符号VCF表示,它是膜过滤的很重要参数,VCF值大意味着杂质浓缩程度较高,残余液体积较小,但膜的过滤性能会降低(因杂质积聚较多)。

美国Saska进行了多项研究。先用陶瓷膜过滤器(Rhone-Poulene公司产品,截留分子量30万,有19个通道)处理糖厂的澄清汁,温度90℃,运行20小时。透过流率初时为250~300L/m2.h,以后逐渐降低到200~150L/m2.h之间,所用压力初期较低,2小时后稳定在0.4MPa。液体流速为6.5cm/min。透过流率还受到VCF值的很大影响,多次实验结果,当VCF为2~3时,透过流率为200~300L/m2.h,当VCF为8~10时,透过流率降至100~200L/m2.h。此外,所处理的糖汁的浊度也有很大影响,浊度高时膜受污染较快,即使用时的过滤速度下降得较快。过滤后糖汁锤度不变,色值降低很少(11600降至11400IU),但浊度由240NTU下降至1.0,混浊物除去99.6%,此外,淀粉除去46%,葡聚糖除去77%。

将经过陶瓷膜过滤的清汁再用G30除盐膜(截留分子量2500)过滤,反复进行3次。原来的清汁色值为18000IU,膜过滤后降到2000IU。原来糖汁煮出的A糖的色值为3000IU,即膜过滤的脱色效果超过了结晶一次的作用。这意味着采用膜过滤可能取代传统的先煮制原糖再回溶精炼的重结晶工艺路线。用膜过滤的清汁煮出的A糖的色值为250IU,洗涤后降至100IU。这种膜过滤的VCF值为1~7之间,使用压力1.4MPa,透过流率约为40L/m2.h,比陶瓷膜低相当多。

他试验将精炼糖厂的中间糖蜜稀释后用陶瓷膜(截留分子量300000)过滤。入料浓度31Bx,滤液28.5Bx,入料混浊度330NTU,滤液30NTU,降低91%,入料色值21000IU,滤液18000IU,降低14%。这种处理除去了绝大部分高分子物质和悬浮微粒,以后再用树脂就很少受污染,是离子交换法和离子排斥法的一种极好的前处理方法。

将上述的膜滤前和膜滤后的糖液分别浓缩到高浓度再测定其粘度,在80ºBx下,已滤糖液的粘度为500cp,而未滤者为1000cP,前者降低约一半;在84ºBx下,两者的粘度分别为1700和2700cP,已滤者低约37%。经过膜滤的糖液的粘度降低约相当于糖液浓度降低2ºBx,因此可使煮糖结晶率提高3~5%。

这种处理的过滤速度同样受到物料原来的清浊度的影响。例如在VCF为5.0时,初始浊度为11NTU的糖液的透过流率约为64L/m2,而浊度为80NTU的糖液只约为45L/m2.h。

膜过滤的余留液含有大量的糖份和浓集的杂质,要加水稀释后再用膜过滤,将糖份收回(类似一般过滤用水洗涤泥层)。

丹麦Madsen试验将甜菜渗出汁加少量石灰中和并过滤除去不溶物后,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聚砜超滤膜GR61在60~80℃和0.4~0.6MPa下过滤,滤汁纯度91.5~94.5%,色值1000~2500IU,脱色率95%。透过流率为45L/m2.h 。另用GR61P超滤膜处理糖浆,80℃,0.42MPa ,糖浆为65ºBx,过滤流率为9L/m2.h,可除去色素30~50%,糖浆纯度提高1~1.5%。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较小者,脱色效果较高。

陈山详细研究了用超滤膜处理甘蔗糖厂不同蔗汁的效果。超滤膜的材质为聚醚砜(PEK),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万、2万和7万。处理的蔗汁分别为亚硫酸法糖厂的混合汁、中和汁和混合清汁(澄清汁和滤汁的混合物)。每种均进行9次试验,结果很接近。混合清汁用超滤膜处理后,色值降低30~38%,浊度降低40~57%,纯度上升0.5~0.8;混合汁用超滤膜处理后,色值降低81~84%,浊度降低96~97%,纯度上升1.6~1.9。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比,分子量为10000的效果略优于70000者,滤汁质量稍高。混合汁处理后的滤汁的色值和浊度都低于处理清汁者。超滤除去色素和浑浊物的作用相当好,但蔗汁纯度的上升值不很大。这是因为它除去的无机物不多,大部分无机物是低分子量的,它们是影响蔗汁纯度的主要因素。

用超滤膜处理清汁的过滤速度高于处理混合汁及中和汁,每平方米膜每小时得到的滤液量约30公升。这样的过滤速度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如要达到20t/h的过滤量,则要约600m2的超滤膜。这在投资和管理上都相当困难。

超滤膜在使用时易受污染,性能下降较快;过滤余留物的量较大,将它的糖份回收要增加流程和设备;这些问题都要研究解决。

广东和广西的糖业界曾研究应用国产的PA微孔管过滤器,它是一个圆筒形容器,内装多条微孔过滤管,液体从外面通过它的微孔进入管内集中流出。过滤管是聚乙烯烧结微孔管,直径25mm,有不同型号,截留微粒的直径为0.1~10μm。曾试验过滤亚硫酸法糖厂的清汁(澄清汁与滤清汁的混合物),蒸发罐糖浆和炼糖厂的回溶糖浆(已加活性炭),都能将糖液中的不溶物除去大部分,色值略有降低,纯度略有提高。用于过滤清汁的过滤速度较高,连续使用8小时的过滤速度为13kg/min.m2。过滤后用热水和压缩空气反洗可将沉淀物清除。用于过滤糖浆时的过滤速度较低,且较易被阻塞。

2、超滤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组合应用

美国夏威夷糖业公司(H&CS)的Puunene糖厂和法国Applexion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将清汁超滤和软化相结合的系统(New Applexion Process),简写为NAP。从1994年底开始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规模应用超滤的甘蔗糖厂,使用的效果较好。该糖厂用石灰法生产优质原糖VLCS(very low colour sugar),供美国Crockett 糖厂制精炼糖。

NAP法是将石灰法的清汁先进行初滤,加热到95℃后进行超滤,超滤汁用树脂处理软化,再入蒸发罐。它提高了产品糖的质量和收回率,减少了蒸发罐积垢和清洗所用药剂,并降低了汽耗。

清汁先经良好的初滤除去蔗糠和悬浮物,以利于后面的处理。使用两台连续过滤机(Filtermat),滤网孔径约0.1mm,能自动清除滤渣。

超滤装备是两列平行的生产线,每线有三级串联连续工作的超滤柱。用调速(变频)泵入料,保持进入首柱的压力稳定。各超滤柱得到的滤出液集中为成品,未滤液则用泵向后级输送。每级有两柱串联,前柱压力高,后柱压力低,后柱的未滤液部分泵往后级,部分返回本级泵再循环。每级有10个超滤膜组合,每个膜组合有99个Kerasep陶瓷膜元件,它的长度为1200mm和856mm,膜元件的直径为25mm和20mm,每个元件有19个通道,直径约2.5mm,表面覆盖氧化锆,膜的孔径约0.02μm,总过滤面积940m2。末级超滤柱未透过滤膜的残余液,集中了蔗汁中的绝大部分杂质,其体积约为进入蔗汁的10%。随使用时间延长,超滤膜逐渐被堵塞,压力差增大,当它达到可允许的最大值时,该生产线就自动停机进行清洗。每次的过滤时间为24~48小时,决定于所处理的蔗汁的质量。系统的清洗是自动进行的,先用热水、再用含0.03%次氯酸钠的溶液,最后用0.5%磷酸冲洗,每次约2小时。

超滤汁的软化系统有两个树脂柱,直径4m,高7.6m,每柱装45m3强酸性钾钠型阳离子树脂和4m3惰性物质(分置于树脂柱的顶部和底部)。超滤汁用泵压入树脂柱的底部,向上通过树脂层从顶部排出。蔗汁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的钾钠离子置换,设计的置换率为80%。树脂柱可使用8~10小时,决定于蔗汁中的钙镁盐含量。

树脂的再生是使用乙糖蜜,由于清汁中的钙镁被钾钠置换,该糖蜜中含钾钠较多而钙镁较少。将它通过上述的树脂,乙糖蜜中的钾钠可将树脂中的钙镁置换,使树脂恢复钾钠型,可以再用于将清汁软化;钙镁则转入糖蜜中,将它煮制丙糖,因钾钠含量较低、造蜜作用较弱,可减少糖蜜含糖量。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将清汁中原来的钙镁越过蒸发罐和煮制甲、乙糖的阶段,直接转移到乙糖蜜和丙糖膏中,总的灰分平衡情况没有改变,最终各成份的数量没有增减。将乙糖蜜稀释到65~70ºBx,泵到树脂柱的顶部,从上向下流过树脂而将它再生。此外还有盐水系统,必要时用盐水将树脂再生。整个超滤和软化系统是自动控制的。

在1994年榨季,该厂约65%的清汁通过这个新系统处理,生产超级低色值原糖SVLC(super very low colour sugar),旋光度99.45%,色值600IU;澄清汁纯度提高0.65%,清汁浊度除去超过99%,硬度除去85%,煮炼收回率提高0.8%;蒸发罐清洗所用烧碱减少50%,氨基磺酸减少90%;蒸发罐用汽减少约10%;甲膏煮糖时间缩短15分钟,乙膏缩短30分钟。这种原糖的精炼性质很好,不用蜜洗和澄清工序,原糖回溶和筛滤后即进行脱色和煮炼。一号精糖膏色值100IU,精糖色值15IU,二号精糖膏色值270IU,精糖色值40IU,与前者混合作成品,色值25IU。

美国Honiron公司和Dow化学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简称为ABC法的澄清工艺。混合汁先经孔径为170μm的筛网过滤,加灰至pH6.6~6.8,加热到80℃,再经50μm的旋转筛过滤,然后泵入微过滤器。器体为立式,直径约1.5m,内装许多直径为1.5~3mm的毛细管,滤膜材料为聚苯乙烯,微孔的直径0.1~0.2μm,其范围较窄并分布均匀,分离效果较好。每个微过滤器的过滤面积为90m2,一个日产100吨糖的糖厂要用4台过滤器。过滤的压力为0.03~0.05MPa。采用切向流的工作方式,第一台机未通过滤膜的浊汁再泵入第二台机过滤,经过四台机以后,最后排出的浊汁的纯度降低到15~20,与废蜜混合作副产品。过滤汁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蒸发后煮糖,糖的色值100~150IU,将此白糖回溶再煮(无需脱色过滤等处理),可得色值为25~45IU的精糖。

3、反渗透

 膜分离器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是研究较早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也较广泛。

反渗透所用的膜称为半透膜,它的微孔更小,只能通过水(或有机溶剂),不能通过盐类和其他溶解的物质。

物质溶解在水中成为溶液,它有渗透压,溶液浓度高时渗透压较大。渗透压的数值还与溶解物的种类有关。例如几种常见物质在浓度为1g/L、25℃时的渗透压(MPa)如下表。

溶质 NaCl 蔗糖 NaHCO3 Na2SO4 MgSO4 MgCl2 CaCl2

渗透压 MPa 0.076 0.0069 0.089 0.041 0.028 0.069 0.055

在一定的温度下,多数物质的溶液的渗透压近似地正比于溶质的摩尔分数。

如果在半透膜的一侧为纯水,另一侧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会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将溶液稀释,并使溶液的液面升高。液面升高所增加的静液压就等于溶液在该浓度下的渗透压。如果在溶液一侧施加较大的静压力,它超过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水就会透过半透膜进入另一侧的水中,使溶液浓度升高。这种作用称为反渗透。利用它可以将溶液中的水分分离出来。

反渗透膜主要是非对称性膜、复合膜和中空纤维膜。制造材料主要是各种纤维素酯如醋酸纤维素(简称CA膜)、三醋酸纤维素等,以及各种聚酰胺(脂肪族和芳香族)等。

非对称性反渗透膜的表层有很微细的微孔,直径约2nm,厚度0.2~0.5μm,底层为海绵结构,孔径0.1~1μm ,从上到下逐渐扩大,该层厚度为50~100μm。这种膜的透水速率为0.2~0.6m3/m2.d。

复合膜的表层是超薄膜,厚度只约0.04μm,其下用多孔支撑层和纺织物加强,透水速率更高,可达1 m3/m2.d。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直径很小,外径25~150μm,表层厚0.1~1μm,壁厚取决于工作压力,外径与内径之比一般为2。由于它的壁厚与管径之比较大,不需要支持就能承受较高的外压,故设备结构可以简化,一定容积内的膜面积较大。

反渗透所用的工作压力高于超滤和微滤,一般为2~10MPa。水透过反渗透膜不是简单的筛分作用,它与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关系。它的机理有几种理论:氢键理论、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机理、溶解扩散模型等。

现在反渗透法已大规模地用于从海水制取淡水,一些大型工厂的淡水日产量达到数百至千吨。它亦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用以浓缩各种稀制品(果汁、维生素、抗生素等),以及金属电镀废水的处理(将水回收循环并将浓缩液提取有用成份),效果良好。这种方法不用热能,无化学反应,不耗用化学剂,优点很多,只是膜设备的一次投资较大。

用反渗透法可以将稀糖汁中的水分大量分离出来,得到浓糖液。丹麦试验用HR薄膜处理15ºBx的清汁,在50℃和4MPa下得到的浓汁为30ºBx,如用7MPa压力可浓缩到40ºBx,但透过能力下降。如果将糖汁水分排除20%,透过流率为35L/m2.h。糖份的截留率为99.8~100% 。

由于糖厂需要排除的水量很大,且糖汁易将薄膜污染,在糖厂应用这种方法还相当困难。人们还在研究开发透过速度更大和更耐污染的薄膜,如能取得重大突破,糖厂的面貌将有很大改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1659.html

更多阅读

纳滤膜技术特点 纳滤膜技术

纳滤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摘 要: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文章综述了纳滤膜的特性,分离机理,影响纳滤膜分离特性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制药业、食品及染料等行业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更广泛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关键

资源 共享一些自己的电子书 圣才电子书激活码共享

以下是自己手机的电子版化工专业的书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我联系,由于数量太多不能上传。书目如下:不对称有机反应——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丝网印刷油墨中国有机氟化学十年进展中国粉体企业大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200501-卢艳

膜分离技术 术语 - 膜技术 中科瑞阳膜技术

ICS 01.140;017.060A 4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 20103- 2006膜分离技术 术语Technical terms for membrane separation2006-02-16发布 2006-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声明:《膜分离器 膜分离技术》为网友亡心忘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