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现在有两种产品广告难做:一是化妆品,另一便是白酒。
如果把三十种酒分别倒在三十只杯子里,让全国超一流的酒仙们坐下来品尝,有谁能够分辨得出这三十种酒是哪三十个牌子?除了极少极少极少的白酒本身就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外,更多的白酒就产品本身而言,相互之间并无多大差异。
既然酒无特色,很多的酒广告就只能在品牌上做文章。在品牌上做文章本无可非议,应该也能踩出一条康庄大道来。但问题在于,现今的白酒广告大多只会依靠语文上的修辞手法,纯粹玩弄一些文字游戏,似乎舍此无他一般。我们且随手掂几条来看看: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押韵。
“赊店老酒,天长地久”、“不管坐不坐奔驰,都要喝秦池”——谐音。
“听说皇上迷上那口子”、“家中不能少了那口子”——双关。
“宝都酒,酒中之宝”——回文。
“同胞同聚,同饮曹雪芹家酒;同喜同乐,同饮曹雪芹家酒;同欢同庆,同饮曹雪芹家酒”——排比。
“一心一意是齐民思……六六大顺全是齐民思”——数来宝。
画面处理手法的单一性也随处可见。秦池的酒瓶在飞,北京醇的酒瓶在飞,红星御酒的“红星”在飞,双轮池的酒瓶从头到尾都在飞。那么多的酒瓶、商标拖着一个类似火箭的尾巴,加足了燃料在电视屏幕上飞来飞去,一个个追着赶着要为咱们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添一份光彩。
雷同的创意造成了广告跟风现象,极大地破坏了品牌的独特性与识别性。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对于流行歌曲、服装是求之不得的事,对于广告自身的创作可绝对是最大的失败。广告原本就是为品牌创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而存在,为品牌建立独一无二易识辨的形象而存在,为产品构筑内在的深刻的永恒的品牌价值而存在。现今的白酒广告有几个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一向标新立异的酒厂们又如何能容忍自己的广告与竞争对手的广告看起来如此相似?
做广告的产品都是希望给消费者留下一下难忘的美好的印象,使消费者愿意接纳。但好印象不是自己在那儿一个劲地自我标榜就能留下的。众多白酒广告在自说自话表白自个儿“好”的同时,却忘了那撑着“好”宇后面的内容。于是多数白酒广告只剩下了一件又大又空的衣服,穿在身上,却撑不起来。
另一种更简单化的处理就是求救于明星。马季举着张弓酒嘿嘿嘿憨笑:“不是好酒,我能推荐给您吗?”尹相杰细眼笑成一条缝,一口一个齐民思。姜昆恨不能大家都去喝劲酒,嘴里却劝道:“劲酒虽好,也不要贪杯哦!”王姬借着《北京人在纽约》回到孔府家。姜文破戒大开太空酒“演唱会”。应该说这些都是知名度甚高的演员,其中有产品借着演员之名引起暂时的轰动效应,也有产品的亮度被演员的亮度所盖过而沦为背景陪衬,还有该演员后来又替其他产品做了广告,于是尴尬不可避免地就发生了。
白酒广告的尴尬绝不仅止于此。
如果列出一些近几年突然俏起来的白酒,像孔府家、孔府宴、秦池、双轮池、曹雪芹家等等,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红极一时的品牌皆属“白酒新一族”。酒海后浪推前浪,果然是后生可畏。
而一些历史悠久伴着父辈们走过万水千山人生路的老牌子白酒,却大多湮灭于岁月风尘里,一些老品牌白酒不由纳闷:从来不都是说白酒越陈年越好吗?怎么现在尽是楞头青当道呢?难道我们是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也许有人会说,真实情况不应该是这样的。但现在事实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