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已经五年了,全国范围内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也进入了第二个高潮,但如果看看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讲话,看看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结,就会发现却仍然不乏“面临国家环保监测力度加大和提高职工工资政策,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压力”之类的话语文字。更有甚者,说科学发展观是管经济的,大部分是好的,但是抓环保抓节能减排过了头,影响了发展。就在新劳动合同法要实施之际,也有国企的领导说:不要宣传新的劳动合同法,这个法和企业现行的用工制度相冲突,我们那些临时工怎么办?

真是奇谈怪论!但却是实际存在!这些话听起来,好像企业的困难是国家科学发展的政策造成的,好像国家的科学发展政策只要不适应企业的口味就可以不去理睬。 从企业来说,确实存在着加大环保投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人工成本的实际问题,做了就大有入不敷出之味道,但这些事情关乎政策法律又不得不做。因此,有些企业就千方百计做些既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想在表面上说得过去的动作。于是,社会上有了许多企业喊着执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却干着自觉不自觉抵抗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的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究其根源,一是传统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还在惯性中运行;二是官本位性质的的政绩观还在一些企业高管人的经营理念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三是应付对付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成绩强调主观努力,有错误强调客观原因”的行为成了习惯;四是养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功近利喜好短期行为的风气。说到底是企业高管的决策素质和发展眼光有问题,是企业高管的政治素质上有问题。这不叫无限上纲,这是现实中有些企业高管确实这样做的和正在做着,他们根本没有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根本没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思想支配行动,意识决定决策。要转变这种不正确认识,要把发展策略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关键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惯性,切实对科学发展观真服、真信、真学、真干。现实的环保问题、市场问题、企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是在过去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现在要变被动责任为主动责任,不要再站在被动的地位上去应付检查,也不要采用什么对策,还是老老实实做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