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 从三鹿奶粉再论企业家精神

 三鹿奶粉事件 从三鹿奶粉再论企业家精神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如果没有三鹿奶粉事件,乳制品行业本该是群雄逐鹿,风生水起的局面,数百亿的行业规模,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的问题,处于这个行业的企业家本应该是满面风光,笑傲乾坤,这毕竟是一个很有成就感和很体面的行业。可谁知,一个突然被曝光了的“三鹿奶粉”居然引起整个行业的大动荡,可谓哀鸿遍野,风声鹤唳。乳制品行业招谁惹谁了?是企业错了还是媒体错了?

想到此我不禁想起十年前的秦池,一篇关于酒水勾兑的文章竟然能瞬间把当年的央视标王拉下马;而相映成趣的是一篇关于湖南农民因喝了一瓶三株而不幸身亡的报道也把号称创造了保健品行业奇迹的“三株战车”给颠覆了。这到底是孰之过?

历史往往都是惊人的相似,关于企业失败的教训很多很多。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近三十年,如果按照每十年算作一代来划分的话,中国本土第一代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企业家创业机遇的把握上,第二代企业家的失败却更多的体现在行业动荡,而第三代企业家如果有失败的话则可能更多体现在管控的失效。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大特点,从这三十年的风云变幻来分析,凡是失败的企业往往都是由于老板的失败而最终一败涂地,而老板的失败归纳起来只有一点,那就是其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企业如人,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企业老板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境界。如果一个企业惟利是图,他也可能成功,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企业家,充其量不过是一巨商而已。凡是能称得上企业家的除了追求企业发展的利润外,更为关注的是企业的品味和追求,也就是其本人为什么而活着?企业存在于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因为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并且其原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都是一种具有很大影响的社会性的行为,所以从该角度看企业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构成社会的一个有机单位,具有社会性,那么该企业所有的行为都将不再是个体的事,而是社会的事情,既服务于社会,又从社会上获得利润继续扩张发展。所以,理所当然要受到社会的监督。这就要求经营企业的企业家自身要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他的所有决策将不再是仅凭个人喜好而定,而是要负责任地,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下属和企业,更应该对社会负有责任。

如果企业的老板没有这种使命和责任感,宛如一个企业没有了灵魂,其行为将是不可测的。一旦出现唯利是图的行为,那么消费者又凭什么去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所谓一饮一啄皆由因果。只要企业家做出了错误决策,那么企业将为其决策而最终埋单,这是企业的悲哀,也是企业家的悲哀,这是很令人痛心的。

三鹿奶粉事件如果仅仅是一家企业被检查出使用了三聚氰胺,这属于个案,但令我诧异和不解的是竟然连行业三巨头蒙牛、伊利和光明都被查处使用了三聚氰胺,那么这将不是一个企业的行为而是整个行业的行为,我为他们感到悲哀和痛惜,因为他们的决策令该行业蒙羞!

我在想,蒙牛、伊利、光明这乳制品行业三巨头的老板到底想要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1884.html

更多阅读

从“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到龚晓跃刘原 崖山之后无中国 日本

在地图上,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地的距离大致相等,正好形成一个正三角形。而在文化地标上,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成为典型的代表。另外,长沙的岳麓书院,九江的白鹿洞书院千年的历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重学的传承者。我们总说我们是一个

再论大白鹅的战斗力 再论三识教育与成就赢家的辩证关系

一、呼唤“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三识教育三识教育指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此观点由笔者在1999年前后酝酿,2000年正式提出,2002年在公开演讲场合正式登台亮相,宣传三识教育,成就赢家的观点。最近从教育部的一些公开

破产裁定 再审 三鹿破产再审视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随着三鹿的破产和田文华等人的领刑,三鹿事件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围绕此事件的喧嚣也将渐渐归于沉寂。其实,三鹿是不应该这么快就被忘记的,它应当作为一个标本被永久保存。一个品牌价值近150亿元、在中国乳品

声明:《三鹿奶粉事件 从三鹿奶粉再论企业家精神》为网友别凑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