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创业者一般会把几乎所有的精力放在外部的市场机会上面,最大的心思莫过于想尽一切办法抓住这些机会,实现生存和发展。虽然说起步阶段创业团队不会很多,核心成员与老板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果忽视了创业团队的建设,失败的风险依然很大。
首先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今天对创业团队的打磨,也就是要摒弃老板“单兵作战、其他人陪衬”的作坊式、个人英雄式的局限,万事由老板搞定,只是在做生意而已,而非做企业,做可规模化、可复制成功模式的企业。同时,创业团队形成的文化,往往是将来企业文化的雏形,我们认为好的企业文化,就是优秀的人才,在一个企业的氛围里面,愿不愿意去,能不能发挥作用。如此看来,创业团队形成的文化,是多么关键。
其实每个创始人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琢磨整个团队,观察某个人,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自发的;相应的,团队中的每个人也都喜欢琢磨其他成员,比如跟随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带头大哥”,员工经常背后评价他们的老板。这是人的一种本性,习惯于琢磨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与事。
作为创业者,如何去静心审视创业团队,并能够建立一个可以打硬仗的团队。近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一书,做出了一些特别的思考和建议。
《赢道》一书认为,必须要彻底思考现有的团队结构是否要优化?很多时候,因为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团队成员多是一人多职,不过考量产品与营销这两条线的策略与执行人员配置,核心成员的责权利分配,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它那些所谓用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条条框框来搞,也并非可取。
怎么考虑补充新鲜血液。《赢道》一书认为,企业处于创业期,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除了依靠老板个人魅力,行业良好的前景,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但是团队成员长期没变化,会产生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不利于增强员工危机感;二是不利于扩大覆盖面,引进新思想、新看法、新力量,三是静止的团队之水需要新锐力量搅动搅动,团队如水,只有流动,才能“流水不腐”;四是可能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五是不利于塑造一种欣欣向荣的兴盛气象。即使是合伙人、核心团队的成员,或者是追随者,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创业征程中都需要有外部力量时不时地搅动搅动。
补充什么样的新鲜血液?《赢道》一书认为,与其招纳一批无能之辈,还不如用好一个高手。高手会给现在的团队带来强力冲击,尤其是对现在的“带头大哥”会施加非常大的压力与挑战。但高手却能做事,把事情做好,尤其是产品研发方面的工程师、营销线的干将、资本运作层面的长袖善舞者。
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想法平庸,思考力平庸,理想平庸,缺乏强大的欲望,而且行动力、执行力也很差。没有强大的欲望,就难以产生强大的动力。人,没有强大的动力,没有树立一个散发着诱惑力的目标,像肥肉一样挂在树梢等人摘取,也就难以成事。而高手,一般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既具备爆发力,也会产生破坏力。
高手来了,忠诚的团队老伙计怎么办?《赢道》一书认为,想把一件事情做成,两种人少不了,一是能办事的人,尤其是能独挡一面的高手;二是忠诚的伙伴,随时提醒自己、跟随自己。
如果老伙计既能忠诚于彼此的事业,也能忠诚于老板,同时还是某方面的专业高手,这将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对于长期无怨无悔跟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弟兄,无论何时,须善待之、优遇之,如果能力无法堪当重任,一定要想办法进行培养,让忠诚的伙伴能适应某些职责。
快跑过程中,不要让忠实的老伙计成为落伍者,如果连老伙计都无法一起前进,创业征程不能说是完美的,同时风险也很大,特别是危机来临时,只有那些老伙计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共度难关。从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即使企业都处于破产和巨额亏损的境地,那些有能耐的高手,要不为了个人高薪斤斤计较,要不解甲、另谋高就。
成功永远让人心驰神往。特别是对于一个有志气不甘平庸的人,始终相信自己为成功而生。创业者从来不缺乏激情,同时我们也要静心审视自己的创业团队,这是能不能成功的先知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