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冷饮市场的变迁不谈,下面,我们再谈谈左右冷饮市场变迁的冷饮产品,您就会发现,所谓冷饮市场的变迁,其实是与冷饮产品的变迁而变迁的。换言之,若没有冷饮产品的变迁,也就没有冷饮市场的变迁。在上一个单元里,笔者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中国冷饮市场的变迁》。一开始,便谈到了几分钱一支的冰棍。其实,它不是中国冷饮产品发端。
据父辈们讲,在解放前的旧上海,就已经有现代意义上的“冰淇淋”。由于笔者未能赶上那个年代,所以不知道,当时所卖的“冰淇淋”,是否就是现在意义上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解放以后,中国政府由于执行了“先治坡,后治窝”的政策,在经历了“饿着肚皮还帐”的60年代,在不承认市场、商品、资本前提下,冷饮业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有一点电影叫《金三角》,在《金三交》这部电影中,有一个卖“冰糕”的老太太,才知道,还有人把“冰棍”叫做“冰糕”的。后来,处于对“冰糕”的好奇,买了一支,所谓的“冰糕”其实就是“奶油冰棍”。又到后来,严格地说是80年代的中、后期,忽然有一天,听到有人喊“雪糕”的了,它其实就是“膨化雪糕”。
“膨化雪糕”的出现,在中国的冷饮产品的发展史上算得上是一个“大事件”了。它“大”在那里?大就“大”在,它颠覆了“重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使相对比较轻的一支冰糕,具有了相对较大的体积。除此之外,它也使得生产它的企业,制造成本也相对地降低下来,而销售价格,却没有随之降低。注意,“膨化雪糕”还不能算作是冰淇淋。
简单地说,所谓“膨化雪糕”,其实就是“发面馒头”。而非“膨化雪糕”,只不过没有经历“膨化”过程而已。据说,最早的伊利公司,就是靠“膨化雪糕”起家的。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在我生活的城市里,便有了叫“冰淇淋”的产品了。为什么说“膨化雪糕”与“冰淇淋”不是一种东西——虽然从外表上看十分相似——因为“冰淇淋”非“膨化”过程,而是一个“均质”过程。那么,什么是“均质”?简单地说,是分子结构变化。
也有人说,所谓“均质”,也就是破坏了固有原料的分子结构。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高速旋转、搅拌来完成。但结果,却与“膨化雪糕”的外表相似。相似在,原料的里面都加入了一定的气体;不同之处在于,“均质”以后的原料非常均匀、细腻,口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比如,由于加入了明胶和油,柔软度很好。
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冰淇淋”产品在我国普及起来。现在我们在大街上卖的,大都属于“冰淇淋”系列。当然,价格相对便宜的“老冰棍”和冰制产品,还不能属于该范畴。尤其是那些“纯冰糖”系列,完全是水制冰,无非是里面加了些“酥冰剂”。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冰淇淋”一般都是奶制品、粮食制品,而且含有一定数量的“起酥油”。
冰淇淋产品的崛起,对于中国冷饮产品的发展来说,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大事件”,配合着“流水线”的引进和国产流水线的上马,不仅提高了产量和改变了包装,也为冷饮产品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们也不能小看了由“盐水槽”生产的产品,由于其工艺相对简单,是人工操作的,所以,在中国冷饮产品的发展使上,有举足轻重的贡献。
即便到了今天,有许多产品还是由“盐水槽”生产出来的。比如,曾经风靡我国北方地区的“南国鸭”和“德氏螺螺”、“千年虫”都是“盐水槽”产品,包括后来风靡北京“二吃”,其外层也是由“盐水槽”做的。当然,中间的“冰淇淋”是另加上的。诚然,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了。尤其是“切片”和“夹心”产品,“盐水槽”很难做到。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盐水槽”虽然工艺落后,但其成本低廉,投资规模要求不高,用不着购买高昂的设备,而且灵活性较强。虽然产量不高,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想彻底淘汰“盐水槽”,可以说难上加难,也就更不要说,市场需要一些由“盐水槽”生产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小厂一般都善于创新,有时候,能够把它玩出“花”来。
毫无疑问,笔者阐述上述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在做“历史的老人”。那么,笔者阐述上述又有什么目的呢?当然是想告诉人们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冷饮产品发展也有规律?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究竟有什么规律?比如口味的流行趋势、名称的流行趋势、结构的变化趋势等等。这些问题,由于笔者将在以下的单元里具体阐述,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