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增长态势:周期性还是长期性?1



前言:本文摘选自个人于2003年11月份撰写的同名研究报告。之所以现在放到博客上来,主要是因为时下的内地股票市场中钢铁股在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后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向下调整。市场对于钢铁的选择似乎又面临着分歧。个人认为当前的经济背景以及钢铁行业发展背景与2003年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本文的观点和分析资料数据虽然都是2003年的,但对于趋势判断的意义是一样的,结论也是一样的。仅供投资人参考。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扩张期,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钢铁行业在即将过去的3个年头里,取得了骄人的发展。2001年—200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钢材产量每年增长率均达20%左右,整个行业景气高涨,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那么这一轮由需求带动的钢铁业景气高涨是一种周期性行为还是长期性的趋势,抑或仅仅是短时间的喧闹呢?

 

在短期内以周期性为主

 

从钢铁工业自身来讲,目前钢材产销两旺,产销率接近100%,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2003年1-9月钢材产量170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67万吨增长19.4%,2003年1-9月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93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说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国内强劲的市场需求。

从短期来看,钢铁业近2-3年的快速增长,明显是一种周期性行为,是与国民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相伴的。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看(03年1-9月同比增长31.4%),钢铁业的增长势头在短期内不会有改变。

但这种增长的周期性是否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趋势呢?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式决定对钢材产品的需求。钢材消费量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该国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一国完成工业化与钢材消费峰值(饱和点)有内在的联系,这一规律在西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中得到了验证,如美国钢材消费量的峰值(1.46 亿)就出现在其基本完成工业化的1973 年。可以说一定时期的国内市场成品钢材表观消费量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成品钢材的需求水平。

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至少还需要15年的时间

 

衡量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通用指标有三个。一是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二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在20%以下,三是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2%,55%和33%,而截止到2002年末,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66%,远没有达到20%以下的国际标准,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9%,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从农业占比指标上看,我国已经超越,但从更为重要的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指标来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可以说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我国到2020年可能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也就是我们还有十六、七年的工业化进程要走。

而据有关资料,在工业化高峰期,日本和美国人均钢铁消费量为300公斤至600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只有150公斤。同时,美国钢材的社会存量已累计100亿吨,日本也有80亿吨,而中国只有23亿吨,差距相当大。这些都说明,国内钢铁企业发展的潜力仍十分巨大。中国的钢材消费量就不是1亿吨,2亿吨,而是超过3亿吨,甚至可能达到4亿吨。

 

未来2-3年将是钢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受益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钢铁行业景气度高涨

 

2002 年是钢铁行业实现大发展的一年。国内钢材市场开始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带动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增加。2003 年,钢铁行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均表明钢铁行业进入了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快速上升通道。

 

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

2003年1-9月钢材产量170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67万吨增长19.4%,2003年1-9月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93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

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钢材产量的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钢材市场消费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且使这种高的消费增长态势得以持续,表明了国内钢材市场潜力的巨大。另外,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也使得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走强,各类钢材产品价格连创新高。

 

2000年以来表观消费量增速首次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从历史数据表明,表观消费量增长率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敏感度很高,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比例上升或下降时,表观消费量也会相应出现较大比例的上升或下降。

2002年和1999年相比,3年内GDP增长了24.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4.71%,钢材产量增长了58.80%,而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了59.77%,其增长率高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和建筑业拉动钢材消费快速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势头,在03年开始出现发生了变化,03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4%,增速明显高于钢铁表观消费量同比21%的增速。可以解释的原因是03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提速迹象,但受制于产能增长以及国家对进口的调控,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同时也表明,钢材的消费量增长可能会有一个时滞效应发生。

 

(2)钢铁行业将面临发展的黄金时期

 

 钢铁业增长态势:周期性还是长期性?1

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已不再具备高速发展的市场条件,不可能再作为一个高增长性行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期,增长速度将会放慢,并逐步走向成熟。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钢铁工业作为整体将不再是一个高获利性的行业,单纯依靠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

事实的确如此,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未来两年则将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实际上,我国钢产量中90%的普钢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但高档次、高品质的钢材在数量和质量上又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这一状况将使我国在钢铁进出口贸易上成为一个“输家”。据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钢材474万吨,创汇18亿美元,而进口钢材1722万吨,支出外汇89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70多亿美元。我国钢铁业直面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整合的机遇,而投资的机会也必将从产量的增长以及直观的价格上涨中转移到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产业价值提升上来。

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内,住房、汽车等进入大众消费行列,成为拉动生产资料消费的强劲热点。住房、汽车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消费具有持久性。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历程表明,当汽车产品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后,将保持长达20年的较快增长。而现有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也会拉动住宅产业20年以上的较快增长。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继续增强,全球工业品加工能力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势头有增无减。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中,机械、汽车等大量消耗钢材的制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其转移速度出现了加快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产值增长很快,同时机械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产品,这就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明,全球机械价格的生产能力有相当部分转移到了中国,在中国加工后出口,用于其他地区的消费。国内经济的增长和“世界工厂”的加快形成,将继续刺激未来数年中国内地钢材消费的增长,即绝对性和转移性两个方面的增长。

今后两年建筑用钢材需求绝对量仍将增长,但在钢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下降。目前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大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钢结构建筑面积仅占整个建筑面积的3%-4%,而西方发达国家已达30%-40%,大力发展钢结构住宅立体车库已形成强劲趋势,巨大的差距蕴涵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可以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钢铁需求都处于旺盛增长阶段。汽车、房地产、家电业消费的高附加值钢材需求旺盛,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给钢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2683.html

更多阅读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土地出让合同属性:行政还是民事?

土地出让合同属性:行政还是民事?案例一2000年4月28日,山东省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与山东华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东(开)土合字(2000)第19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简称“19号出让合同”)。2004年9月21日,开发区分局发出解除合

沪港通正式开闸:利好还是利空?——11月14日盘后日记

今日(周五)沪指小幅低开,盘中多次出现明显下探,但多次上拉至开盘点附近。最终,沪指收盘2478,收下跌6点、长下影、略带上影假阳十字星,成交量比昨日(周四)明显萎缩,再创上周五以来地量。市场短期走势、中长期走势,我本周三、四博文做了连续表述

转载 “嘉顺”皇后:封号还是徽号?

原文地址:“嘉顺”皇后:封号还是徽号?作者:catalinamar y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翰林院侍讲崇绮女,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册为皇后。穆宗崩,德宗继大统,上封号,称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崩,年二十二。谥曰孝哲嘉顺淑

上海大众老总车祸疑有隐情:失控还是“受控”?

上海大众老总车祸疑有隐情 ——失控还是“受控”?文:董涛7月17日,在上海大众于甘肃酒泉举行的经销商访谈和试乘试驾活动中,发生一起意外交通事故。事故中,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等四人不幸遇难。另外三人分别是:上海大众公关总监曾家麟、

声明:《钢铁业增长态势:周期性还是长期性?1》为网友心酸已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