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作品展:碎片时代的文化思考



     碎片时代”薛松作品展4月28日起在西安美术馆启幕。本次展出作品总计185件。展览将持续到6月23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大多是艺术家薛松从1989年以来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艺术家为本次展览专门制作的巨幅作品。由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策展,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淳作为学术主持,应该说,这次展览是对薛松过去20多年来在艺术探索与实践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这个带有回顾性的展览,不仅为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艺术家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多元的空间。

 薛松作品展:碎片时代的文化思考
  杨超介绍说,这是2013年西安美术馆关于当代艺术的一个大展。从前年开始的方力钧个展到去年的郭晋、郭伟展,都是当代艺术领域叫得响的名家大展。之所以选择“碎片时代”这个名词,是源于20年来对薛松作品的长期深入的观察,这是对薛松作品的形象概括,更是对这个时代特征的典型概括。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薛松用焚烧过的印刷品碎片,拼贴组成大量的作品,在花样不断翻新的当代艺术中,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图像和新的视觉气息。不仅在波普艺术中独树一帜,还展现了非同一般的个人风格和语言方式。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薛松作品的特点,不仅反映在构图和整个视觉效果上,那些碎片中的图像,才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因素,而碎片是他在语言表达上不可取代的重要元素。另外,对印刷品的焚烧,也体现出艺术家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准确表现出中国当代艺术鲜明的特征和态度,也呈现出他的思想和立场。在当今商业化和流行艺术泛滥时期,薛松在创作上始终坚持自己的严肃性和独立性,体现出一个艺术家在今天混杂世界中人的尊严。

  薛松是一位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艺术家,他始终注意对历史图像与经典符号以及流行标志的收集,然后借用波普艺术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为人们不断制造既荒诞又真实的图像。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民众、时尚与流行……经过火的洗礼之后,转变成另外一种形态,成为他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视觉图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焕然一新的观看方式和思考角度,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斑驳,这是艺术家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同时还流露出鲜明的时代印记。在中国当代艺术繁杂的风格与样式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面貌。

  刘淳表示,薛松是被低估的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许多人在认识上还是有偏差。我希望通过这些展览,重新梳理当代艺术。之所以看好薛松,是因为薛松二十多年来,能以不变应万变,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当代观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273.html

更多阅读

阅读历史·人物|彭家珍:暗杀时代的最后刺客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文/宋石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1912年1月26日晚,同盟会员彭家珍完成了民国鼎革之际的重要一击——刺杀清末“宗社党”之胆良弼。数日后,清帝退位。孙中山称赞彭家珍:“我老彭收功弹丸。”事实上,“老彭”不止“

赵松青:新媒体的快枪手

赵松青:新媒体的快枪手华人财富记者陈鑫源/文2008年1月21日,上海外滩茂悦酒店,炎黄健康传媒08年新战略发布仪式暨媒体推介会正在这里举行。此时,站在讲台上的赵松青有意放慢了自己的语速,因为这一天,这个地点,对于她和她的炎黄健康传媒

引领时代的思考ppt 碎片化时代的营销思考

     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的选择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会更加强调精准和细分。想要再象从前一样用简单粗放的方式来组织市场活动的话,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碎片化时代的出现首先是由于卖方市场

王健林:万达的文化牌是怎么打的?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企业是万达的文化产业集团,我们是上个月刚刚拿到注册批文,可能还要等在北京市的一个挂牌仪式。这个文化产业(集团的)注册(资金)是50亿,资产大概309亿。2012年文化产业集团的总体文化收益大概

新思维:COWMALS时代的社会化营销

新思维:COWMALS时代的社会化营销文/本刊记者周再宇 发自北京在互联网这个浩如海洋的世界里,从来不缺各种新概念。然而,近期由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在2011年中国站长大会期间提出的一个观点—COWMALS,引起了互联网界的关注

声明:《薛松作品展:碎片时代的文化思考》为网友奥特曼在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