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商普惠 甬商“十痒”(上)
甬商“十痒”(上)
宁波,一个创造神奇的商业宝地。甬城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从1986到2005,经历了“七五”到“十五”快速改革的二十年。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一个所谓“十年之痒”的中间理论。对于“十一五”而言,1996—2005年处于“中间十年”,2006年则为“十一五”的开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中坚分子,孰生孰死,孰强孰弱,孰升孰降?宁波业已形成了一支以郑永刚、李如成为代表的商业精英队伍,可是商海沉浮中,甬商是怎十个“痒”之字了得? “痒”一:生意人!企业家? 宁波是个具有浓厚的海洋商业型文化特色的沿海城市,以前出海谋生者居多,仅仅形成了我国一个颇有特色的“宁波商帮”。可是,一些留守故土的宁波人往往更为保守、稳健、精干,如此热衷做生意,以求改善生活与居住条件。改革开放后二十年,许多“洗脚上田”的宁波人由“农民”向“生意人”转变,随着财富渐渐积累,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开始转变为那样或者这样的企业,“生意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令人羡慕和崇拜的“企业家”。但是一些“企业家”就像“皇帝的新装”,其大脑里的物质没有改变,到底穿着一件怎样的衣服不能自明,仍然一幅“草莽”英雄的气概,自然只是风骚三五几载之后,再次归于“生意人”的草泽之中。所以,甬商在热衷于按照做生意的方式做企业,用用生意人代替企业家比其他城市商人更甚,如此宁波出现一种“有大工厂而无大企业家”之现象。用“稻草人”来比喻这类商人最恰当不过了,看不到一点“人”的风骨,徒具其形而已。 笔者认为,企业有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之分,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只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就永远不能成为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时,才能真正成功的企业家。 众所周知,生意的特征就是转手买卖,只是赚取中间差价,什么钱来的快就做什么,是典型的“拳击”型经济,以“短、平、快”的短期利益为目的的典型投机行为,以目标代替战略,以规模扩张代替能力扩张,以经验代替科学,以多元代替专一,以分散代替集中,以眼前利润代替远期利益,以主观意识代替客观规律,这样的企业也可能做到一定规模,但一般不会长久。“温州人看后十年,宁波人盯前三年”,说的便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愈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家从做生意转向做企业,因此必须用现代新经济的知识武断自己的眼光与胸怀,尽快完成和成熟一个企业家的转变,承受一个“从生意人转向企业家”的蜕变之“痒”。 “痒”二:目光短视,独断专行 宁波生意人居多,企业家甚少,所以在甬商头脑中,几乎没有企业目标,或者把赚多少钱错误定成了目标。我曾经在清华大学一次企业家讲座中,就有一位宁波的企业老总特别动情说出他以前一直把“一年赚多少钱”当作企业的总目标,后来发现企业一直原地踏步,总是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相当苦恼,却找不出原因,因为每年都可以达成他要的企业目标。或许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甬商面临的“困境之痒”。 在自然中,我们常见的向日葵,它的目标是太阳,而不是其它,那样向日葵才更具生命力与创造力,企业也是如此。对于脱离了生存初期进入发展阶段的企业,目标显得尤物为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的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它是企业寻求创新和成长的冲动,保持永不满足的精神。然而,令人遗憾地是,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头脑中,企业目标却患了“目光短视”综合症。据笔者不完全调查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甬商皆认为“赚钱多少”作为其企业目标,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什么行业热就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外贸,目光稍微远点的就是将企业的资产作为目标。其实这些都不是企业的正确目标,正确的目标应该是根据产业和自身的优势,确定你在哪一个产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的话,往往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因为如果以资产为目标,那么大量的收购企业就可以完成。一个成功的企业,目标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中国的解放运动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把“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其目标,可谓是华夏革命的绝响。甬商不妨可以从中获得启示。现在雅戈尔、广博、博洋集团纷纷投资房地产,在他们不熟悉或不擅长的行业“试水”,难免令人担忧。笔者认为,雅戈尔集团的目标就应该是要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老大;广博集团的目标就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具业的领头羊;博洋目标就是中国家纺业的行业坐标。否则,企业不能以产业的特征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而是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那样势必影响或滞后整个企业的向前发展。 企业目标的短视,往往会在企业家的队伍中,容易出现专制独裁、强权强势的人物。在企业创业初期,该领导风格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果断经营决策,为企业尽早积累原始资本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企业一旦进入成长、成熟期后,管理层就特别需要依靠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来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据笔者调查,宁波很多企业,包括方太、杉衫、奥克斯、罗蒙等知名集团,在初创时期都依赖于企业领导人的决策和能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特别浓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而当企业进入成熟成长期后,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对企业领导者的要求更高、组织更需要团队合作的情况下,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就会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有些企业内部虽然表面上强调建立团队、鼓励合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管理团队时,许多公企业领导者不知该如何放权,他们往往事必躬亲,依然采用是领导能力第一的管理模式,使一些企业在主要领导离任后经营状况便出现危机。笔者认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可为其楷模。他在推行公司经营政策时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但却不是独裁者。他经常到员工中了解调查情况,不时给员工沟通与交流,在员工中赢得很高的威望。 “痒”三:理智有余,冒险不足 “没有冒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新经济。”西方经济管理大师杜拉克如此说到。宁波的商业大多数以稳健、理智、精明见长,但稳健却不强健,理智却不明智,精明却不高明。现代企业的发展首先在于创新,而创新必须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因此保持激情以及拥有冒险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但到底理智重要还是冒险更重要呢?宁波很多企业家偏重于理智更重要,往往忽视商业冒险,那样会经常坐失良机。 在企业经营方面,其技术、产品、市场、组织、管理等方面,其理智与冒险的比例到底几何最为合适,在现在的经济学中还未有过严格的可供分析的数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创新精神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新生力量的出现,也意味着尝试,那需要魄力与忍力,是一种冒险与理智的尖锐冲突。任何创新都有可能不成功的概率,企业家至少在最初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必须具有敢冒险精神,然后在使冒险能够成功并且创造出价值的过程中,采用理智而科学地分析所面对的市场、客户、技术、竞争对手、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判断,不是让理智服从现状,而是不让理智消耗冒险。 在宁波商界很多人敢想,但理智过剩,而不敢说,更不敢干。其实,敢想是任何冒险精神的基石。如果商人仅仅敢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敢说,把企业、产品以及管理者的理念、 目标等方面传播出去,实际是在宣传企业与产品,提升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与传播力。在敢想敢说的基础上,最关键的就是敢干。奥克斯集团可是具有典型冒险意识上的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如果他不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三敢精神”,奥克斯决不是现在如此鼎盛的影响中国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布空调成本”等系列事件整合传播与营销,短短几年就由一个懵懂的“无名者“变成一位空调行业的“成功颠覆者”。尽管奥克斯在产业扩张时,患了“激进冒险主义”,在进军汽车行业折戟而归,但笔者相信奥克斯因为其冒险意识而带来的创新精神,将会使其企业更加持续强劲得向前发展。可惜对于宁波企业而言,像奥克斯这样的企业,像郑坚江这样的企业家在宁波太少了。 一个企业家必须在拥有“对位”的理智,而不是“错位”的理智,更要具备偏执的冒险精神,就像两条强健的腿,朝着一个方向快步行走,否则就如“瘸子”蹒跚而行,极不协调。万科的王石曾说过,企业家就是一种冒险,他与其他人的不同点是偏执,偏执里包含执著,执著里包含冒险,理智有余的人认为不可能,而他却坚信可能,不但要把组织能力变成可能,而且还要盈利。笔者希望宁波的商人能够从王石的思想里找到企业一直不够强大的原因。
更多阅读
上海:为什么在初一和十五上香?现在终于知道了!
【导读】初一十五上香的说法,其实和佛教没有关系,是民间的说法。如果我们不能每天上香拜佛,那么我们可以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上香,而在初一十五上香的规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
为什么在初一和十五上香? 初一去庙里上香
为什么要上香?还有什么时候可以上香?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日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这都是为了方便信众而说的做法。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慈悲、恭敬的心。?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
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色》五十首(上)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色》五十首(上)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Eugénio deAndrade,1923-)被公认为是葡萄牙当代最重要的抒情诗人,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02年获得卡蒙斯文学奖,这是葡萄牙语文学中的最高奖项。他的诗歌已被译成
赵普独相凡十年 普独相凡十年字词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
宜信普惠锡林浩特 宜信普惠布局小微金融探路“信用”换“资金”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信用一直是借款融资的“短板”。然而,宜信普惠却试图从中开拓出大市场。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虽然目前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远远得不到